金匮2-2湿气病的治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2

上节我们讲了痉病(类抽搐)的治法,痉病都是三阳病的基础上,加上严重的津液匮乏导致的,治法围绕着三阳病的几个主要汤证做加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痉湿喝病脉证第二》的第2部分,湿气病的治法;

 

直接看条文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按:

有太阳病的症候,发热、恶寒、是汗出、恶风的;

同时,有关节的疼痛,人有点烦;

加上脉“沉而细”,【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有水湿,同时有寒;

“细”表示阴血亏损;

“沉而细”代表水湿寒凉在里,阳气微弱;

这种情况,结合“关节疼痛而烦”,就是【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按:

这条讲,湿痹治疗的基本原则;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什么会“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呢?

水湿在体内,首先阻碍的是水的体内代谢,即太阳膀胱经的运行;

这个水湿,有的是外来的,但有很多是内在滞留的,体内水循环不通畅而导致的;所以会“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水湿泛滥,从【六经辩证】的角度看,必然会导致太阴脾经寒湿,时间长了也必然导致少阴肾经阳虚;

太阴脾经寒湿,就会有大便溏泻,“大便反快”。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按:

在《伤寒论》的263条,讲的是阳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水湿瘀堵在肌肉皮肤层,身体会发黄;

发黄分2种,一种是太阴水湿发黄,一种是阳明水湿发黄;

太阴水湿发黄,以水湿为主,瘀热比较轻,所以发黄叫阴黄,颜色比较暗,如“熏黄”;

阳明水湿发黄,以瘀热为主,水湿更轻点,所以发黄叫阳黄,颜色鲜艳黄,如“橘黄”;

阴黄的,用茵陈加五苓散,疏通水湿为主,兼顾用茵陈去黄;

阳黄的,用茵陈蒿汤,清热的药力度较大,用栀子和大黄,兼顾祛水湿;

阴黄的脉象和舌苔都是太阴病的脉象和舌苔,加上大便溏湿,小便可能不利;

阳黄的脉象和舌苔应该更接近阳明病的脉象和舌苔,加上口渴汗出,小便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

按:

湿气病的人,湿气拥堵在肌肉里,身上汗是出不来的,所以“但头汗出”;

“背强”有点像轻度痉病的样子,是背部肌肉津液不足的表现,水湿瘀堵阻滞了津液的供给;

水湿的本质是寒凉,所以阳气不足而恶寒,希望热一点,“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按:

这种湿气病的情况,太阴脾经是寒湿的,所以是不能用寒凉下法的;

如果“下之早”,意思是水湿瘀热严重,热重于湿得了阳黄,是可以下的,用茵陈蒿汤,里面有大黄,就是下法;

现在这种情况不能下,如果下的话,太阴脾经寒湿会更加虚寒,水湿也会更加严重;

就有可能出现,阳明胃气不能正常下降,变成了上逆,所以“胸满”;

水湿严重,阻滞了水循环中下降部分的流通(包括膀胱),所以“小便不利”;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并不是说丹田上是热的,胸口是寒湿的,实际上是由于脾经不升和阳明不降,形成了总体寒凉,但是夹杂着瘀热的形态;

所以进一步出现:“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因为瘀热在,所以有时口渴想喝水,但是由于脾胃上方有停水,又喝不下的感觉;同时因为水湿瘀堵,正常的津液不能向上供给,使得喉咙干痒、“口燥烦”,有的会导致不断的咳嗽,喉咙冒火的感觉;

注意这都是虚热、假上火,千万不能用寒凉的药物,进一步加重病情;

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上火,然后大量吃清热的药物,包括水果,包括西洋参,包括大量喝水,当时半天可以略微好点,但是马上又复发,进一步加重喉痒、干咳等等;实际都是吃反了,加重了病情;

 

所以,这个以湿为主,夹杂着热的状态,表现在舌苔上,就会显现出舌苔水滑,但是有可能夹有淡淡的黄苔,就是原文“舌上如苔”的意思?

这种舌苔,实际情况很多,注意体会;

 

这种脉象,总体应该是沉为主的,偶尔会出现沉而微数的情况,就是寒湿在里,又有瘀热;

治法,只要专心治疗太阴寒和湿、加少阴阳虚,就可以了,不用考虑那些假上火的症状;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按:

这里继续讲上面湿气病(太阴寒湿),用寒凉下法之后,如果严重的话;

额头上汗出,微喘,实际上是阳气向上欲脱了;

小便利,或大便利,都是代表脾经寒湿,向下也虚脱了;

上下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死”;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按:

这条讲用【汗法】治湿气病的注意事项

“一身尽疼”,实际上是湿气和寒气在表,壅阻了肌肤毛孔,所以预示着用解表发汗法;

 

如果发大汗,风寒是随汗出而解了,但是其实阳气也散失严重;

大汗出,湿气是没有散出去的;

加上天气寒凉,汗出的衣服粘在身上,又加重了风寒,风寒和湿气又搅合在一起,这个湿气病就会治不好的;

 

正确的发汗治法应该是:“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按:

这条讲,寒湿在头部,在上焦;

有的认为是错简,其实没错。

“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都是上半身尤其是头部,被寒湿束缚的症状;

比如上身疼、头疼、发热,脸发黄而身不发黄、鼻塞、喘咳,湿邪扰心所以心烦;

因为湿邪在表,不在里,所以发热;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没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情况,进一步说明寒湿邪气在上焦、在头部,还没有向里传递,所以“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

“脉大”这里指没有太阴寒湿的微弱脉,微细脉;

“内药鼻中则愈”,这里说了方法,是宣散鼻中的寒湿,通利鼻腔等头部气机,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药物;

可以考虑瓜蒂散,只用瓜蒂一味,打成粉末,少量吹入鼻中,擤鼻涕流出黄水,使得阳气通畅,透出头部的寒湿;

“瓜蒂”能吐能下,寒凉清热祛湿;后文中暑的治法中,也有用来治暑湿的用法;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按:

湿气内证会发黄,有阴黄和阳黄;

阴黄用茵陈五苓散,阳黄用茵陈蒿汤;

湿气在表,是外证,会有身烦疼,用麻黄汤加白术,构成麻黄加术汤;

注意这个症,肯定有脉浮、加上苔白湿滑;

这里有“麻黄加白术”的配合关系,表里的湿气都能运行外出;

 

如果烦疼的严重程度更大,比如: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还有一个方剂羌活胜湿汤,解表散湿气的力度更大;

这个方剂有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的祛湿能力非常强,所以没有湿气,绝对不能用,不然干燥之极;

原方也有川芎做活血的配合;川芎本身也有燥湿的作用,与同为活血药的当归、白芍、地黄的润燥(助湿)功能不同;

 

喝法中“覆取微似汗”很重要,不能出大汗;

大汗亡阳,加上寒湿沾衣,进一步加重风寒水湿;

 

“慎不可以火攻之”也是类似的原理,避免大汗;

也避免火热内侵,形成体内湿热;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按:

“日晡”是指下午太阳下山前,两点到六点之间的这段时间;

人体的阳气,上午在少阳,中午在太阳,下午在阳明;

“日晡所剧”,说明湿气瘀堵在肌肉,太阴和阳明都主肌肉,水湿瘀堵还产生了瘀热,所以下午会加重,身体“发热”;

这里用薏苡仁,薏苡仁(薏米)也是寒凉、祛水湿的,所以有清热的作用;

很多没有瘀热的水湿,是不能用薏苡仁的;

“病者一身尽疼”,也是因为水湿瘀堵在肌肉的原因;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这是导致这种湿气在表病症的原因,出大汗的时候吹风了,或者是长期湿冷着凉,所导致的;

注意两点

(1)这个湿气证,一定有一些肌肉酸痛,发热等水湿瘀热的情况的,所以才能用薏苡仁;

(2)这是无汗的,脉应该浮紧,所以用麻黄;

“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这个用量是不大的,说明发汗力度不大;

当然我们现在用汤药也可以;

“温服,有微汗,避风”这也是重要点,微汗出,不能吹风;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已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右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黄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

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按:

这是“汗出恶风”的表证加湿气;

“风湿,脉浮身重”,“脉浮”是表证,“身重”是湿气导致的;苔应该是湿滑的;

这里防己的作用是:宣肺散风、通行网络、驱散湿滞;

黄芪的作用是:甘温扶虚、固秘卫阳、燥湿止汗;

白术、生姜、大枣,温脾燥湿、补中扶正;

 

“喘者加麻黄半两”;有喘应该脉浮紧,不应该汗出了;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胃不和是肝气郁结,胃不舒服了,加白芍疏肝止痛;

“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太阴水湿重,阳气不得生发,所以上冲,加桂枝,参考茯苓桂枝甘草汤;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说明细辛散陈寒固冷的湿痹不通,乌梅丸里有用桂枝、细辛、干姜、花椒、党参,这个方根可以记住,挺好用的;

 

防己黄芪汤的用量也不大,主要还是考虑以小汗微汗的原则。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擎)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按:

这条和下面是一对治法,这条以湿气为主;

湿气所在位置,更偏于表层肌肉层;

 

“不呕”是没有少阳证的意思,“不渴”是没有阳明证的意思;

实践中,排除少阳证和阳明证,不能这么简单判断,还要更加细心一些;

比如不呕,但是有喉咙痛,就有少阳证的可能(阴证的话是厥阴证);

“不渴”,加上脉不数不有力,加不热才能排除阳明证;

 

“身体疼烦”是湿气阻滞在全身肌肉的结果;

“不能自转侧”是湿气阻滞之后,筋脉缺乏津液,不能屈伸的结果;

“脉浮”是邪气在表;

“脉虚”是表层阳气不足的表现,这里是湿邪盛;

这里不是脉紧,所以没有风寒在表层,不能用解表的麻黄、紫苏之类;

“脉涩”是血脉不流畅的表现,这里是湿邪阻滞了血脉的运行;

总体而言是少阴阳气不足,加上了肌肤的湿邪阻滞在表,所以用桂枝附子汤;

 

这里桂枝四两(12克)炮附子三枚(约40克)用量还是很大的;

比如桂枝汤的桂枝用量大,比四逆汤的炮附子用量大;

说明阴寒水湿在里的邪气很重,阳气很衰微;

用桂枝温通血脉,解肌解表,附子大幅温阳,结合生姜炙甘草大枣,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帮助气血把湿邪驱赶出皮肤表层;

 

按上面的方法治疗之后,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出现“大便坚,小便自利”,小便利,是湿气解除通过小便增加排放量了;“大便坚”说明肠道的津液不充足,导致大便干燥;

由此说明,湿气在表的有所解除,但是太阴脾经的湿气还有,阻碍了脾经的运化,所以肠道津液不足“大便坚”;

同时应该还有,脉由浮变沉,表示邪气在里,水湿在里;

这时要去掉桂枝,加上白术,变成白术附子汤,白术二两(6克)炮附子一枚半(大概20克);

 

“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服用白术附子汤第一服之后,出现周身如痹,说明药力已经起效果了;

再服,以至三服都服完,有点头如冒象眩晕头晕的样子,不要担心,只是附子和白术的药力,驱逐水湿的表现。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击皮)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

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按:

这条和上面是一对治法,这条以治风寒为主,湿气为辅;

风寒更深入到了关节为主的层面,不在表层肌肉层了;

所以“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这都是亡阳的表现;

“小便不利,或身微肿者”湿气阻滞在肌肉里;

 

从方剂的组成看:炙甘草二两6克  白术二两6克 炮附子二枚30克  桂枝四两12克,

主要的力量还是在炮附子温阳,桂枝温通血脉,这两个上面,加上白术炙甘草的温脾祛湿,叫做“甘草附子汤”有点过于强调甘草了,这个大家不要误导了。

 

总结一下:

湿气的症状,主要是:身体疼痛、骨节烦疼;

1) 湿气的治法:

(1-1)表实、无汗、脉浮紧,麻黄汤解表,加白术祛湿,构成麻黄加术汤;

(1-2)表实、无汗、日晡所剧的,麻黄汤加薏苡仁,构成麻杏薏苡甘汤;

 

(1-3)表虚、有汗、恶风的,用防己黄芪汤;

 

2) 寒湿很盛,阳气不足的:

(2-1)在表的,脉浮虚的,用桂枝附子汤;

(2-2)在里的,脉沉的,大便坚小便利,用白术附子汤;

(2-3)在关节的,骨节烦疼的,近之则痛剧,用甘草附子汤;

(2-4)后文还有一个脚指头关节,化热伤阴的桂枝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身体魁羸”干瘦干瘦的了,阴血亏虚;

 病久不解,阴液亏耗,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故身体消瘦,关节肿大;

这个跟痛风后期更接近点,当然仍然不能照搬。

 

3) 普通太阴寒湿:

普通的太阴寒湿,苔水滑,大便细软粘

一般用白术、茯苓、生姜、干姜、炙甘草,就可以了

 

湿气病主要是这些。

全部讨论

2022-11-29 09:05

讨论已被 黎明素问 删除

请问表实、无汗、脉浮紧但迟,还能用麻黄加术汤吗?

2022-11-04 07:40

总结的很到位,天道酬勤,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