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五行中的木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9喜欢:8

五行,是五个能量变化状态

金木水火土,总称叫做五行;

五行实际上五种能量变化的状态,是五种变化的过程,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东西;

木,是指由寒变成温的变化过程,是【生】的过程;

火,是指由温变成热的变化过程,是【长】的过程;

金,是指由热变成凉的变化过程,是【收】的过程;

水,是指由凉变成寒的变化过程,是【藏】的过程。

生长收藏,对应的就是春夏秋冬,

所以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所有的植物,都围绕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运转着,

这个大家都知道。

今天先讲【木】


东方生风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为什么夏天、秋天、冬天不放风筝?

因为春天的大地受太阳的普照开始变暖,

原先寒冷的地气,温度升高,地气开始向上升发,所以没有风也可以放风筝;

秋天则相反,热空气开始变冷,没有风,大气也是在下降的,

所以即使有风,也很难把风筝放起来。

春天,这种上升的暖气流,便形成了风;

科学上冷空气和热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风,是同一个道理。

《黄帝内经》中,南方温暖是阳,北方寒凉是阴;

东方就是阴阳相交,风从此生,以暖湿为主;

西方也是阴阳交应,风为肃杀,以燥气为主。


风生木

春天,东方的暖湿气流吹来,

寒凉的地面,遇到太阳普照的热能,地气升发,就变成了风,

这些暖湿的风,催生了种子发芽,于是成了草木。

中医的【木】不是长大成材的树木,而是草木刚刚发芽出土状态,

如果用英文翻译叫tree,不能叫做wood。

对应到人体,包括很多动物,【肝】这个脏器就很类似于【木】;

在《看病3》里面我们讲过,叫做厥阴风木;

厥阴可以理解为,从冰冷的冬天,变为温暖湿润的春天,这个期间的能量变化状态,

这个能量变化,催生了风,风催生了木。


木生酸

草木都是有形的,也就有了味道,这个味道是酸的;

大部分的果实,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带酸的;

最后变甜的时候,木的成长过程已经结束了,甜是下一个状态了。

我们用大米、小麦、高粱,甚至南瓜、葡萄,来酿酒,酿到最后就是酸的,变成了醋。


酸入肝

我们吃的各种味道,叫做五味;

肝的能量状态跟木相同,可以理解为二者能量波的振动频率是一致的,

五味中酸的会入肝。

你发现没?孕妇十月怀胎,就经常自己找酸的东西吃。


肝气的特征

以上推演出来了木和肝,

那么肝气的特征就出来了,

肝相关的病症和治法,也就跟着出来了。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天就是天空、就是大自然

肝脏是天空风气所生,肝就管理人体一身之风,
凡是风相关的病,都以肝脏为主。

《中风的治法》我们讲过,中风的本质是一种上冲的能量,

有个大家熟悉的成语,叫怒发冲冠,就是这个原理,

大怒,造成肝气上冲,要不脸红脖子粗,要不胃痛心痛,就会伤肝;

所以西医会发现中风患者部分有脑淤血,

血管变脆,血上冲,在脑血管中溢出,形成脑溢血。

长期多年吃降压药,降压药强行扩张血管,造成血压降低的假象,

血脉瘀堵的实质被掩盖,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脑梗、心梗。

中风的治法中,针刺十指放血效果极好;

有续命汤,用麻黄桂枝解表,用生石膏透热,用当归川芎活血化瘀;

血瘀、血热、这些都与导致肝气上冲相互恶化。

在治高血压、口眼歪斜、手脚抽搐这些疾病中,

用到的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

用的都是用清肝透热、活血化瘀的药,

主要都是肝脏的病变。

前面几篇文章讲的阴虚,

也是由于血的瘀堵,瘀热,造成了肝的兴奋过度,心跳加快;

治法用酸的东西比如山萸肉收敛肝的太过,

也用白芍、熟地黄、金匮肾气丸,清血热,祛血瘀,

让肝缓和下来,脉搏心跳次数降低下来。

肝气太过,较有力、较快的脉搏,

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不管是咳嗽、前额头痛,

只要用1/5调羹的醋(3-4滴),调半杯温水喝下,就立马见效,伴有放屁,肚子饿等现象,我试用过多次;

假设脉搏不快,按下无力,此时并无肝气过剩,

或者风寒束表的感冒咳嗽,不是肝气太过,

错误使用酸醋,哪怕是3-4滴,这一点点,也让你全身发冷,睡眠更差,

各位可以测试。

浙江这边,吃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春卷等,多会沾点醋吃,

醋就是收敛油炸食品的火气而用的。

当然肝气的太过,

多数情况只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

根子上的原因是,脾经的寒湿,肾阳虚,造成了血脉瘀堵,形成血瘀热,

最后造成了肝木生风,肝气太过,

所以治肝只是治标,还要同时治本治脾寒湿和肾阳虚,才有效。


在体为筋

很多人,崇拜西医的解剖学,好像中医古人就没有做过解剖似的。

瘦肉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膜,薄膜的两头成束为筋,

但是筋是谁控制的,西医并不知道,

所以筋的病症,西医并不知道怎么治。

比如重症肌无力,在西医那里用再多的抑制剂,基本还是等死。

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眼皮下垂、苦笑面容、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抬头抬臂困难。。。


《黄帝内经》说肝主筋,

从中医解剖的角度看,肝脏发出的油膜,就连接到筋,通过筋控制肌肉的收缩,也就是说肝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叫做肝主筋,

所以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法就简单了,

先要看肝经,是否有痰湿瘀堵、是否有血瘀,

再治本考虑脾经寒湿和肾阳虚。


在色为苍

微青微黄,皮色老润,就是苍的颜色,肝没有毛病,

如果青色胜过黄色,脸庞、手掌发青,那么就是肝寒,

如果黄色胜过青色,脸庞、手掌发黄,那么就是肝热。

肝寒,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加温肾阳燥脾经;

肝热,小孩身体发黄,用茵陈蒿汤,用小柴胡汤加茵陈,疏肝祛瘀热,几剂见效。


一网友反映,孩子自生下开始,身体发黄,

为西医所误十多年,一直盯着那总胆、直胆指标,

十多年来,每个月都去医院,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无效,

并造成孩子体弱多病,长期腹泻,个子矮小,

此为恶医,实在可恨之极!

直到孩子十岁,才被一中医用小柴胡加茵陈,数剂黄退,

只是孩子身体养好仍需饮食调养,加以时日。


在音为角

宫商角徵羽,对应土金木火水,

有个成语叫五音不全,就是指这五个音,

有很多人,对应到,哆瑞咪发嗦啦西,确实是谬误之极。

当然音乐这方面我也学习有限,只能简单说说。

宫,发音在喉,发音极长、极下、极浊,风格悠扬沉浸、敦厚庄重,其音为土,入脾;

商,发音在齿,发音次长、次下、次浊,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其音为金,入肺;

角,发音在牙,发音在长短、高下、清浊之间,风格亲切爽朗、生机盎然,其音为木,入肝;

徵,发音在舌,发音次短、次高、次清,风格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其音为火,入心;

羽,发音在唇,发音极短、极高、极清,风格悲切哀怨、苍凉柔润,其音为水,入肾。


先古时期,不仅用汤药、针灸治病,也多有用音乐治病的,

比如现存的很多原始部落。

五声音阶的歌,现在也有

比如《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些都是声五音阶;

还有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

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

周杰伦的《菊花台》

都是运用五声音阶创造的,是不是唱的时候感觉很好?!


在声为呼

这个理解不难

以个人的声音,为叫为呼,如张飞李逵,大呼小叫

这样的病人,应该抑制他的肝气。


在变动为握

关节的运动,都是筋控制的,

在手更为明显,筋动,则拳握,

寒则拘急,热则缩挛,手脚抽搐,都是筋的变症。

比如,夏天跳入湖中游泳,为什么易抽筋溺亡,

就是因为水中寒凉,导致筋突然拘急抽搐了。

小时候,同学们打篮球,经常看到脚抽筋的,

就是气血跟不上,肝经缺血,筋骨缩挛了。


在窍为目

西医以瞳孔放大为极度危险,

在中医里实际是肝气阳气飘散。

儿童假性近视,多由于脾经寒湿,导致肝经气血不足,于是眼睛得不到足够滋养,晶状体变形而近视,所以清除脾经寒湿,肝经气血旺盛,近视可以恢复;

近日,70多岁的老母亲告诉我,脚底下之前看不清楚的,只能远视,

前天日子的汤药吃下来,现在脚下也能看清楚了;


春天,肝气升发,有些体质弱的孩子,容易得红眼病,眼白发红,

就是脾经寒湿,肝木滋润不足,形成肝经顶部瘀热,眼白发红。

这时如果你只是点西医的杀菌的眼药水,红丝褪去是比较慢的,

如果再用桑叶煮水,敷眼睛,轻度的红丝,第二天就会好,

重度的红丝,还可以用蒲公英煮水,滴眼,

即使不杀菌,一两天就好了。

这个用法叫金克木,桑叶蒲公英都寒凉收敛,属金。


在味为酸

酸是木的本味,前面已经提到了;

木得寒湿之气,则化为酸,就像菜叶装坛,做酸菜一样;

木得湿热之气,也变为酸,就像麦麸糟曲,做酸醋一样;


有的人胃病严重,吐酸吞酸,

寒酸就清冷,热酸就带腐臭,

都是脾经寒湿,造成肝经瘀堵,肝气无法升发,冲撞胃壁,吐酸吞酸;

治法疏解肝气、燥运脾经即可,

热酸再加清肝热、降胆火。


其液为泪

目为肝窍,其泪为肝液,

女人爱哭,就是肝气郁结的抒发方法之一,

比如大家熟悉的林黛玉。

如果迎风流泪,激动易泪,

多是肝气过旺,适当用点酸的,如山萸肉加山药,以作收敛,

或者伴有阴虚,用白芍、熟地黄,养血柔肝,

同时燥运脾经,温补肾阳。


其华在爪

爪是筋之余,肝主筋,

所以肝风内动,很多表现为手指颤抖,

以清肝风肝热为治标,考虑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

辅以养血凉血柔肝,

再以温肾阳燥脾经为治本。


其臭为臊sao

这里臭念xiu,同嗅;

各种动物,只要是吃草为主的,基本都是有臊味的,

比如牛、羊、马。


其谷为麦

麦,为芒谷,芒,是指禾本植物,种壳上面的细刺,

麦通肝气,所以我们经常用炒麦芽,疏解肝气,助胃消化;

炒麦芽是消化谷物为主,

山楂肉是消化肉类为主,

曲是消化腐烂物质为主。


其畜鸡

鸡在凌晨早醒,肝气最盛,

民间有炖老母鸡给虚弱的人补身子的习惯;


平常人,不宜多吃鸡,

以前文章说过,我一朋友,每餐必点一盘鸡肉,后30余岁就得了高血压,

与脾经寒湿、肝气太过,形成血瘀有关;

喜欢鸡肝、鸭肝、鹅肝、猪肝的人,

奉劝不要多吃,多吃肝气太过,易血瘀血热,肝风内动。


鸡粪便,治肚子里抽筋

鸡屎白散《金匮要略》主治转筋;

《医宗金鉴》说,中寒之人,外寒盛则手足拘急转筋,痛不能忍,甚至入腹,牵连着小腹拉着拉着的痛,用鸡屎白散来治;

症见寸关尺三部脉弦直有力,无柔和之象,

手臂和下肢强直,不能屈伸,转筋甚至痛连腹部。

转筋,俗名“抽筋”。多指腓肠肌挛急,表现为肢体筋脉牵掣拘挛,痛如扭转,

由阴血气血衰少,风冷外袭或血分有热所致;

鸡屎白散,由鸡屎白一味药炮制为细末而成,性味苦咸,凉。

利二便,泄热,祛风,解毒。

泄湿邪则筋和,手臂腿脚便得舒展,转筋至腹也得治。


你说古人是怎么尝试出鸡粪便的功效的?

不可能是靠瞎猫碰死耗子吧,

是有《黄帝内经》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理论做指导的。


其虫毛

大的如虎豹,小的如毛虫,都是肝气旺盛之类,

所以肝病易发癫痫,发病的时候,有像虎豹的,也有全身长毛的(我没见过),

我们在《癫痫的治法》里讲过,多是脾经寒湿,形成痰湿瘀堵,导致肝气乱串。


其数八

宁波有个世界第三大私人藏书楼,叫天一阁,

取名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我已去观瞻四次,每次都有收获。


其数八,这个不好理解,

我也是略知一二,我们用中医的思路,简单地说下哈。

一为膀胱海底之水,膀胱如海,海底有真阳,水气上升,

二为相火,太阳普照,结合水气蒸腾,

第三步才阴阳相交、化生草木,


一为阴水,二遇到了火,三化生了木,

一水,经历了二三四五,回到了六,才完成了一个大循环,形成了真正的水,

二火,经历了三四五一,回到了七,才完成了一个大循环,形成了真正的火,

三木,同理。。。


一是肾水,二是心火,三是肝木,四是肺金,五是脾土

是水火木金土的大循环

也如《看病12345》五篇文章中所说的循环,


所以叫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又有一个成语:

因为七在天,八在地,所以叫:七上八下。


其果李

有个中成药叫木香郁李仁丸,用木香和李子的仁,加其他几味药,

此丸专治奔豚气,从少腹奔上冲心,昏乱呕吐,

郁李仁,也多用于疏解肝气,润燥通便。


其菜韭

韭菜得春气最先,故属木,擅长升发,割也割不完。

韭菜,可以代替柴胡,疏肝之用,

韭菜根,疏肝止血,

韭菜子,治遗精,温散寒凉,收敛乱串的肝气。


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

水生木,厥阴在水,遇阳热为风木,

用白芍甘草酸甘养阴,疏肝柔筋,

用地黄凉血活血,滋润肝木,以治疗阴虚;


木生火,肝木升发,胆火旺盛,温暖全身;

若肝木太过,胆火不降,变生瘀热,用白芍乌梅酸寒,疏肝清热,腹痛小建中汤用白芍,小孩春季高烧熬浓乌梅白糖,清肝热降胆火,即可治;

木克土,脾土寒湿,肝气乱串,滋生瘀血、痰湿,加重脾土瘀堵,叫木克土;

所以治肝,先治脾,先燥运脾经,祛痰祛湿,

脾土实则肝气顺;


金克木,木为升发,金为收敛,风寒束表,感冒鼻涕,肺金太强,克制肝木,肝木不升,易转为咳嗽,肝木瘀热,久易使寒痰转为热痰;

所以温肺散寒,温肾运脾,咳嗽痰湿都可以自消,哮喘可治。

前文桑叶治眼红,也是金克木的典型用法。



这个相生相克,有点绕口,普遍陌生,

大家没必要急着去用,生搬硬套反而容易出错,

知道大概意思就好了。

判断病症,还是以《看病12345》里面的三个循环,为基本点,理解和记忆都会更为简单一些。


五行的【木】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一期我们讲【火】

==================

延伸阅读

《怎样给自己看病》(1)

《怎样自学中医? 绝症有治法总目录》

全部讨论

2022-03-27 09:05

谢谢,虽然没太看懂

2023-07-29 15:57

请教老师:肝气过旺是真的肝气太过了还是淤血淤堵造成局部的过多,肝气虚是不是也能造成肝气局部过旺?肝气虚是不是左关也摸不出来弦脉?

素问兄,请教一个问题:家母平日怕冷,脾胃也不好,服用附子理中丸后,身上不觉热,但头部热的厉害,所以不敢吃了,请问为何会这样?是否需要配合其他药一起服用?谢谢!

2022-03-26 17:09

@阿呜呜一大口 这是一个杭州老师写的中医治疗肝病的文章?你有兴趣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