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态的再次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26

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凡是人类行为就是受感情支配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小作文,说十年前李开复在某投资演讲中公开推荐AI行业,推荐持有英伟达,回头来看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仔细想一下,如果十年前听了演讲很看好英伟达,并且压上了全部身家,那么现在你应该十分富有了,但事实是这样么?十年内,英伟达两次回调幅度超过80%,三次回调幅度超过50%。

当面对如此大的回撤时,你是如何说服自己坚定持有?当资产缩水超过80%时,该如何面对家人呢?

资本市场最擅长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创造财富,第二是创造嫉妒(想象一下,没有理财常识的人买了比特币赚了几百万、前几天看别人推荐的股涨了几倍自己没买、别人买入的股票涨幅比自己的高等等,当这些真实发生在你身边时,你是否还会坚持初衷);它无限将你的恐惧与贪婪放大,无数聪明人被这种心理控制,丧失常识,最后做了蠢事。

几年来,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来克服资本市场行为带来的心理变化。包含冥想、健身、看哲学心理学的书籍、保持每周只看一次盘。有些效果,但人性心理没办法完全克制掉;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能还是要学会与这种心态共存。处于贪婪的时候,常常忽视了消极因素,风险因子,盲目的买入较贵的公司;同样的,在暴跌处于恐惧的时候,关键是需要我们拿得住好公司,避免卖出,可能更正确做法是买进。重要的是,在恐惧与贪婪的心态出现时,如何依然用理性来做决策。

我所理解的正确的投资心理:

1、股权思维

最早投资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投资股票本质上投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看手上的股权的分红现金流有多少,我们投资的本质就是买入优质的股权,获取现金流。

所以本质上投资我们关心两点:股权够不够优秀,分红现金流够不够多。换个形象点的比喻,股权就好比我们的房产,而分红现金流就好比我们去收租;我们买入房产投资前最重要的两个考量,第一应该是这里房价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少(股权优秀程度);第二是这里的租金够不够高,我多少年能够收回来(分红现金流多少)。

现实中股价和房价不同,股市中总是忽高忽低的给你报价,所以除了挣股权思维的钱还有很多人在市场中玩击鼓传花,把优秀的股权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他们挣的是估值的钱(这样的玩法也是有体系的,我不擅长,就不予评论)。从我的角度来说,回归股权思维,更应该聚焦到企业经营和分红的钱,忽略掉股价短期波动。

2、降低预期,减少操作

股票市场每天都有很多股涨停,我们的股票池里面每天都会有几只长得特别好的股票,每次看到后都会觉得自己买的没有涨,而其他的长得很好,对比之下就会觉得自己选的股票不行;但事实是真的是这样么?巴菲特过去55年的年复合收益率才不到22%,涨得非常缓慢。其实我们所见的大多数胜出的投资者都是幸存者偏差,在一段短时间内,取得了超额收益;特别在牛市中,所有的股票都出现了高估甚至泡沫的情况;回想起2021年,市场中充满了各种”股神“,年终总结多如牛毛;如今各种”股神“都早已销声匿迹。降低预期,理应贯穿到我们的思维中去。

此外,减少操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人在a股1996-2015年中,做了个统计,在这20年超过4000个交易日里,你要是错过了其中1%的收益最大的交易日,那么收益会从每年10%跌到负3.8%。所以这个经验告诉我们,不要追涨杀跌,幸福的闪电劈下来的时候,要保证你要在场。

3、知道能力圈边界很重要

大脑很喜欢偷懒走捷径,我们很容易被大脑错误决策欺骗;即使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我们大脑也会很自信的走捷径,通常这种决策都是错误的。过去我们吃过这样的亏,2019-2021年的时候做了四家公司的深入研究;

a.未来中国消费升级,次高端白酒扩容,价格带持续提升。

b.中国光伏行业大幅发展,新能源走上历史舞台。

c.婴配奶因为新国标和外资退出,所以国内龙头厂商的市占率进一步增加。

d.养猪一哥拥有系统性竞争优势,猪周期下行期间保证财务安全,直到下一次猪周期上行。

时间过去几年,如果按照正常的经商环境,这些事件都是大概率发生的;不过叠加了疫情影响,其中很多趋势都变了,而我们犯了一个能力圈边界的错,就是认为疫情因素是可控的,事实它的连锁反应远超我们预期。

之前的投资体系已经提及,这里第二次提到,因为很重要:知道自己能力圈边界很重要,不懂不碰很重要,超过市场平均认知很重要

4、决策框架效应

决策时我们如果想到的是正面框架(挣多少钱),我们就会加大投入;如果我们想到的是负面框架(亏多少钱),我们会变得非常保守。

正面思考多的人更乐观,投资更激进,负面思考的人更悲观。投资中保持乐观很重要,时刻警醒自己悲观也很重要,总体上看7成乐观3成悲观是一个比较好的框架。

决策框架还有”快思维“和“慢思维”,快思维出来的结果常常都是潜意识没有经过计算的,通常有误差;所以做企业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做“慢思维”来决策。

逆向思维,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那里,应该避免的投资心理:

1、亏损厌恶,极端操作

赚得越多,快乐的感觉递减;然而亏损的越多,痛苦的感觉成倍增长。两只股票各赚1000的快乐程度远大于一只股票赚2000,所以我们投资中无形会给单个标的一个心理账户,而忽略整体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标的大幅亏损后,即使知道接下来依然会大跌,但是也不愿意割肉,更愿意等待回本。

亏损或者盈利后,人们更倾向于极端操作;所以保本出、追涨等操作很容易在市场中出现。而事实往往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

2021年2月18日,市场已经认为赛道股和抱团股会永远涨下去,记录了一段关于估值的一片评价:

三年后,同样的市场,我记录了当时市场的主流心态(2024年2月2日):

记录下这些熊市和牛市的相框,回头看的更清楚;盈利后多一些悲观,亏损后多保持一些乐观,往往可能会笑到最后。

2、过度自信

人们通常有个奇怪的思维,认为自己买个某个股票后这个股票会大涨,卖出后该股就会大跌,而且基本都会犯基本归因错误,涨了是自己能力强,亏了就是运气不佳,股市7亏2平1赚,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是那十分之一。

过度自信的人,换股票的次数会更频繁,年化收益率越低;过度自信有个致命缺点,在没有看懂一门生意的时候介入,最终造成系统性风险。

好处是过度自信心理有阈值,有的人在亏损50%时就不会过度自信,有的人需要亏损80%才会反省过来不过度自信。与荷尔蒙、基因和激素水平有关,通常年纪越大,风险意识越强,冒险意识越弱。

3、处置效应

盈利后想卖出,亏损后留着这种心理叫处置效应,它导致大部分散户挣不到大钱;人都会避免懊悔的心理,所以会试图说服自己亏损的还会涨回来。研究表明:散户持有亏损股票时长为43天,持有盈利股票为20天。处置效应在基金上不存在,通常人们卖出亏损的基金(指责他人不会懊悔,熊市基金经理经常被骂)。处置效应对股价的影响:利空消息后,市场不会跌透,短暂高估;利好消息后,市值会有大量抛盘,短暂低估。

避免处置效应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了解公司发展基本面,定期动态复盘看看主逻辑改变了没,越跌越买的前提是你对这门生意很了解;几年前就有很多投资人因为处置效应在恒大上栽了跟头。

4、禀赋效应

倾向于保持自己原有的投资,认为自己买的股票持有时间够长,也比其他股票好,更容易爱上自己持有的股票。禀赋效应和处置效应两者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保本出的现象,它在市场中极为常见;有经验的操盘手会利用这两个心理状态来吸筹。

5、锚点效应

如果一个股票从10块涨到50块,即使50块低估,很多人同样也不敢买入(因为锚点在10块)。但是如果股价从10块涨到100跌回50,这个时候即使50块依然高估,但是人的心理也趋向于买入(锚点在100块)。

如果依赖锚点效应做决策,那么会因为股价高于锚点,从而错过长期向上的大牛股,同样也会因为股价低于锚点,持有一些长期向下的股。正确的做法是调用慢思维思考,权衡当下基本面、估值以及市场的定价规则,最后判断出企业是否有良好的经营前景做出决策;

6、赌资效应(赚20%以上)

人们获得收益后,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人们对待本金比较重视,但是对于赚到的钱就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操作变得非常轻视,久而久之让我们的投资风格恶化。

7、蛇咬效应(亏20%以上)

连续亏损3次以上就会非常小心,连续几次加仓都被套,就会形成蛇咬效应,不愿坚持自己的体系补仓。

8、翻本效应(亏50%-80%)

亏损非常大的时候,这时候期待回本的心理。这时候认为亏损已经非常大了,不愿意按体系慢慢挣钱,愿意用剩下的本金(甚至上杠杆)去赌博更大的赔率,这时候的心态交易很容易爆仓。

9、认知不协调效应

买入前犹豫不决。买入后为了让行为与态度保持一致,加入到多头大营中,看不进去看空的消息,从而进一步形成信念固执。这种行为在投资中非常可怕,如果当初买入的逻辑改变了,那么就应该重新客观评估是否卖出。

10、回避极端心理

股市上很多人避免买PE最高的龙头股,而趋向于买PE不算高的龙二龙三。大多数人不会去选择最好的和最差的,而是选择中间差不多的。而事实是在很多存量行业,最后只有在竞争中胜出的人才能获得收益,长期来看,PE最高的龙头反而是最值得投资的。

11、代表性偏差效应

代表性偏差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发生的结果很可能代表未来发生的情况。由于大脑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不是认知;所以很多信息大脑会按最近发生的情况(简单节能的方式)来预估未来,过去好的未来也好,也会用过去的估值方式来为未来估值。所以市场最常见的情况是,短期股票下跌,大脑主观认为会代表未来也会跌,所以不敢买入;短期上涨,大脑主观认为会代表未来也会涨,追涨买入。

12、社交效应

很多人加入俱乐部,圈子和社交媒体,以为自己获取了更多信息,从而变得忙目乐观,这部分人更容易跑输市场。

大多数人都会有从众效应,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很严重,很多人更愿意去抄大V的作业,认为这样更安全。(通常抄作业是得不到好的收益的:a.即使是彼得林奇的持仓也只有60%是涨的,你很可能买到大V亏损的40%;b.你不知道大V那个时间点不看好卖出了。远离没有论据和没有说服力的社交媒体,要看只看看空的论据)

13、情绪效应

情绪对于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情感会弱化我们对其他事物的敏感。醉酒后更容易加大消费,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乐观买入股票,心情差的时候更容易清仓卖出。(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做得决定都不是很明智)

心理控制能力对决策的影响:两个自我,一个及时享乐,一个延时满足。大多数人会选择立刻选择当下收益,而不会选择3年后收益。大多数人不在乎3年后是什么情况,只在乎当下能不能获得收益。优秀的投资者应该盯住3年后的长期收益,忽略短期波动。

写在最后的一点感悟:

投资应该是所有工作中难度最高的之一,我所经历的工作中,只要主观能动性足够,最终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但投资不是,他不会因为你的努力、你的智商、你的人脉、你的信息获取能力而迅速给你带来财务;比起商业阅历、商业估值的学习来说,投资心态是基石,它的理解更多是长期经历后的顿悟。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发现有两件事情永远不要去做,第一是永远不要自怨自艾,第二是永远不要嫉妒“芒格早就把资本市场的规律总结了。在未来,我们会错过看好的标地,会有”赌一把“的想法,甚至把自己的投资心理做好的前提下经历偶然性黑天鹅;当在经历这些的时候再回头想想这段话。$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05-14 02:11

04-19 14:43

心态

04-19 04:27

如何迎接英伟达的5次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