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分红实现财务自由的大饼容易吃到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回复:183喜欢:81

在石化、银行、长电这些帖子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絮絮叨叨翻来覆去就是股息、复利、财务自由几句话的大V们,几年如一日就那么几句话。

咋一看是很诱人的,而且慢慢的你真的可能信了,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就执行、红利再投入这么简单的操作,你就能财务自由,实现被动收入,实现别人上班我喝咖啡接小孩以及在雪球上tree new bee。你还有资产持有人、价值投资者、克服中年危机这些一大串的光环自我加持。

就好像很多人坚信,持续不断的给菩萨烧香这么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能上天堂。那我们试试看,到底这个财务自由的大饼能吃到不。

确定几个基本假设:1,财务自由的规则是,假设你现在辞职,你的被动收入能保证你的生活水准不变。直观的表述就是,如果当前分红达到你当前工资收入,就实现第一阶段标准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2,隐含需求是,你的分红收入要跟上未来工资收入增长,否则,80年代靠存银行吃利息就能过一辈子的万元户,“那辈子”可真短。

以上两个假设属于题目的基本共识,如果你不赞同,咱们不用往下讨论了。

继续给这个模型赋值。第二个问题,普通人到底挣多少钱?

这里找到的是北京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最近几年的数据不在这表里,但是我去统计局查了,在计算的时候补上了。平均工资来源于统计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北京收入虽然不是最高,但是也是比较高的,在北京的普通人,已经比全国一般的普通人好了。说自己收入超过平均收入的人,说自己还有其他地方收入的人,也请不要抬杠了。众所周知,在收入这点事情上,平均数是肯定高过众数的。

第三:选什么股票

我们用一个非常好的股票,中国石化来计算,这个股票符合股息分红者大多数幻想,也是最容易被讨论的几个票之一。我没选一个20年前的红利股四川长虹,已经很够意思了。

第四:怎么买股票

一个这种被动投入者是不会择时的,是一有钱就能买股票的,是一有股息就买的,这就是原始的、无脑的定投了。

你每个月花多少钱买股票?

我假设你结婚前啃老,结婚后当小白脸,所有工资一分不剩全部去买股票,从一毕业也就是20年前的04年开始买,如果每年的股息你都用掉。

接下来大家自己去算吧,这个表太长不贴这里了

唯一需要调整的是,2013年中石化送了一次股,10股变13股。

最终,20年过去了,你把每一份工资都拿去买中国石化,只花被动收入也就是股息,经过了二十年的努力,你有252600股中国石化,按照今年到手的分红,合计是85886元。折合月度平均工资是7157元。这是16-17年左右的收入水准。

有人说,啊复利投入啊,分红你也要投入啊!这太简单了,用复权价格就好办了

算出来是326500股,也就是3265手的石化。按照今年到手的分红111011元,折合月度平均工资是9250元。顺便说,这大概是21-22年左右的平均工资,是赶不上23年的

从以上计算可知,假设你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20年了,正好遇上中年危机的时候,每一分钱都扣下来拿去买股票,每一把分红都拿去立刻买入,在操作上和这些大V一毛一样,在生活上不买房子不买车家里人不生病自己不生病自己不吃饭不请客吃饭不社交不旅游不买手机电脑,你现在被炒鱿鱼,你勉强实现了财务自由。

如果你不小心把股息花了,如果你不小心在中途生了一场病,如果其实你一直只能把打工收入的一半拿来“投资”,那你就呵呵呵呵吧

鉴于当前勉强实现了财务自由,既然靠股息财务自由了,那么收入未来的增长,只能靠股息发放的自然增长。用不完的股息再投资也是未来收入增长的方式之一,但是这个和财务自由的第一原则是相违背的,既然分红来的钱不能花,这就不叫做自由啊。

这是一个其实没啥意思的图

这个图比较直观,每股股利从04年每股1毛,大概扩张到了现在每股3毛五左右,涨了3.5倍,年化涨幅大约6.5%,比较不错了。

与之对照的是,收入从2000到现在11000左右,涨幅550%,年化涨幅是8.9%

也就是说你躺着不动只花股息,你未来会越来越像存银行的万元户,财务自由会离你越来越远。

这算是补上的刀。

其实当年在顶级就大长篇幅专门计算过买格力、买宁沪高速、买沪深300,买医药指数各种方式尝试财务自由,论坛已经废了,帖子全丢。总题结论就是: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普通收入普通运气,妄图用一个傻子都做得到的笨办法实现财务自由,纯粹是痴心妄想。

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算其他的各种股票,很多事情,但凡自己算一算,也不至于被人忽悠得那么惨。

$兴业银行(SH601166)$ $中国石化(SH600028)$ $长江电力(SH600900)$$招商银行

精彩讨论

康康2222023-11-04 15:34

冲着股息买入股票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是买入高股息股票,但你用中国石化举例时没有注意这点,在计算买入时没有判断买入时是否是高股息股票。
2003年中国石化两次分红共9毛,2004年最低价4.24元,算下来股息率只有2.12%,2004年最高价涨到5.97,股息率更是低至1.5%,凭什么买入这么低股息率的股票来吃股息?
四川长虹就更别说了,2003年甚至都没分红,根本不应该列入吃股息的股票清单。

123456abf2023-11-04 16:01

可以肯定的是,严格按照这个执行,会战胜90%的人,至于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就取决于初始投入与定投额度

枯荣随风2023-11-04 18:01

会不会财务自由不知道,但应该比瞎几把炒股最后剩下的钱多

冯冲不相2023-11-04 15:28

你这是选择性看不到,按照你的推论,他在2023年的股息分红,勉强能够达到2022年工资水平,但你一开始就假设他是工薪阶层,他2023年还在领工资,只不过经过20年,他还要加一份股息工资,也就是说现在一个人顶俩人挣钱,本钱还在股市中不用动。

wolfinlove2023-11-04 21:02

为啥一定要财务自由呢?财务自由本来就是小人群小概率的事。
以你上面举的中石化为例,假定普通工薪族一直拿一半收入复利投资中石化,现在有16万股中石化80万股票资产,除工资外,每月额外收入4500块,对普通工薪族来说,日子很好了啊。要知道你就是个普通工薪族,凭啥一定能过富翁的日子?
所以错的不是长期复利稳健投资,错的是不切实际的变人上人的幻想。

全部讨论

2023-11-08 21:17

啊。厉害了,我可以买入更多的中国石化了,我距离财务自由又进了一步。

2023-11-04 18:59

可算遇到同样的明白人了,投资不算通胀搞什么投资,跑不过通胀是投资的2大风险之一,时间只要一拉长,就必须考虑市场外的意外风险,谁敢说他这一辈子一帆风顺的。就哪么点股息复投,还幻想财富自由,搞笑吗。

2023-11-04 16:03

底层逻辑不同了,你说的这二十年,是房地产红利,全民都可以,未来二十年是股市红利,要跟着庙堂的思维指挥棒。只不过普通人是后知后觉罢了。我们的未来,必然是美国模式,收割全世界。因为实业的发展期已经过去。

2023-11-06 09:32

以嘉兴这边为参考 工资收入中位数是4-5K左右, 假设, 你投资100w 每年股息4-5% 每年分红4-5W左右,一个月大概是4K左右 这个收入对比 嘉兴的房租800-1000 银行存款3% 已经是很棒的投资收益了。 别看每年4-5%只要基数大,完全够躺平的

2023-11-04 15:28

你忽略了牛市带来的超额收益

2023-11-05 05:22

你的观点有两个大bug:1.长期持股≠死拿某个股,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大致是3%,如果一只股票因为股价上涨或者股息下跌了,导致股息率低于3%了,还死拿吃股息不是脑壳有包?猪都知道吃完这头没食了,要去换地方吃,人不会?
2.既然想长期吃股息了,那么,在一段时间内(至少3年以上),市场总能找到若干只符合你股息标的的组合股票,不会分散?还是第一点最后一句,这只没食了,不会换?

2023-11-04 21:10

这个话题肯定争论不休,其实这这个二十年投资还是非常不错的,战胜了百分之九十的投资者,其次在下一个二十年里,中国的经济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快的增长率,所以工资也不会高增长了,那么再投资高息股就能跑赢通胀跑赢工资,

2023-11-04 15:52

有没有可能我初始投入即是200W,你再帮我算下能生活不?

2023-11-04 16:20

你有没有想过买巴菲特的股票呢?为什么必须中石化

2023-11-04 16:00

高股息确确实实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但是适合谁要搞清楚,我的答案是已经抛了房子有笔钱的,在高股息率时候买入吃股息比较稳健,收益也不错。但是不适合需要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道的。股票的收益取决于估值和业绩增长,高股息率资产意味着低成长性,那么估值变化也不会很大,低成长基本就是低估值。一旦高股息资产开始资本利得增长基本是估值上的,那就说明未来预测成长性开始增长,业绩本身就会带来收益,不过悖论就在这里,高股息资产业绩如果增长,那么推动很多行业成本增加,要么有行业可以被动提价消化从而增长也比较快,要么行业利润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