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Elon Musk-转自BEDROCK公众号

发布于: iPhone转发:5回复:1喜欢:7

$特斯拉(TSLA)$ $蔚来(NIO)$ $宁德时代(SZ300750)$


Elon Musk的故事之精彩,之让人由衷敬佩,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亲自读一遍英文原版原文。这里并非是本书的翻译或者笔记,因此并不追求内容的完整性,这里仅仅是我个人的读书笔记,缺乏细节是必然的,要了解事件原貌还是读读原文比较好



探险家+学霸的家族血液


有时候我在想,美国人骨子里面的探险精神和他们的传统似乎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最早的来自于欧洲的探险者(想象一下,当时留在欧洲都是养尊处优的贵族或者不愿冒险普通大众,而来到美洲的都是一群要么走投无路,要么希望在新大陆寻找机会的底层人民),而在美国建国几百年间又经历了西部大开发,去西部冒险的经历,而Musk的祖父母们不光从欧洲(德国瑞士)来到了美国,又经历了西拓的历史,后来又神奇的去了南非探险


虽然我不否认,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也不乏冒险家和创新者,但数千年以来的中央集权历史、讲究秩序的稳定性胜于一切,人口固化(户籍制、职位固化),人口的同质化(相比美国的人口交融)以及儒家思想都是不鼓励创新和创造的。不过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人口的流动是加速的,再加上新技术的推动,社会阶级变化加速,也带来了明显好于过去的创新进程,但如果按民族性格来说,中华民族总体还是偏向于保守、传统和安分守己的


按照大部分的观点,Musk的家族就是一群疯子,他的祖父母Joshua和Whn在没有飞行牌照的情况下,成为首次私人驾驶单引擎飞机从非洲一路飞到了澳大利亚的人(显然当时是不可能一次飞到的,所以中间会经历无数国家,无数冒险,这里不展开)。而在另一次冒险中Joshua带着他的6个孩子(包括Musk的母亲),驾车探险,而在荒郊野外撞上一段树桩,Joshua一边修车,一边带着一家子打猎找吃的,并且和附近的鬣狗、豹子、狮子周旋。。。最终Musk祖父因为一次驾驶飞机降落失误而丧生。。


Musk从小在祖父的探险故事当中长大,他对探险的接受程度也许从一开始就比养尊处优,独身子女关怀下长大的我们要强得多


而他的母亲Maye Musk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是大家今天以为的模特出身,他从小爱好数学和科学,是个学霸。也许在她的影响下,Musk从小养成了极强的阅读的习惯,基本上书不离身。。。后来,Musk干脆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



极度清晰的目标感


恐怕很多人(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不同,Musk是个从小就有清晰目标感的天才。。


Musk从小就对电动车、太阳能和火箭充满兴趣


Musk很早就想好了要去美国,为此先将加拿大作为跳板。(也许因为被认为是个书呆子,Musk从小在学校里面备受欺负,对南非的生活不愉快,很早就想去美国



为了美女多去Queens


一个趣闻是,Musk选择去Queens而非更有名的Waterloo仅仅因为Queens美女更多。。。这和Musk个人性格爱好,强烈的好胜性格可能都有关系,这和后来他和Justine的关系破裂,以及和女明星Riley分分合合,以及现在和Grimes(Cybertruck开场表演也有出演)的关系可能都有一些预见性


这中间当然有很多趣闻,包括和Justine最早的感情过程,Justine最开始并没有看上Musk,但Musk的个性坚毅,死缠烂打,再加上极度优秀和幽默,最终走到了一起(虽然后来因为离婚关系破裂)


Musk当时和弟弟Kimbal轮流给报纸上的他们认为有趣的名人打电话,希望和他们见面聊天。。。居然约上了Nova Scotia银行的首席执行官Peter Nicholson(后来成功获得实习机会),并且后来和Nicholson的女儿Christie也关系密切。。。他们见面第一句话Musk问她怎么看电动汽车。。



独自在加拿大吃苦的日子


不知道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有胆量在18岁的年纪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Musk与在加拿大的远房亲戚之前从未见过面),Musk参与了各种类型的工作,包括各种农活,伐木,包括清扫锅炉房的工作(30人报名一周后只剩3人还在坚持工作)



睡办公室成习惯


也许很多人知道在Tesla交付地狱的阶段,Musk整天睡在工厂,亲自着手带队处理各种工程问题。事实上Musk在公司处于危机局面经常亲自下阵,睡在办公室是常态


早期在Zip2创业时期,Musk写了大量的代码,常常吃住在简陋的办公室,他的工作状态也影响了整个团队。当然,带队打CS也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Adult supervision的冲突


与大量美国创业公司一样,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人会建议甚至主动干预公司来聘请更有经验的人来做CEO,而将创始人变更为CTO,甚至被扫地出门,这一故事最为著名就是Apple和Jobs,但其普遍局面远远不止Apple。当时Zip2也一样,VC机构干预下Musk任职改为CTO,而新聘请了CEO


而和大量创业公司在面临变现和发展冲突一样(AMZN身上曾经也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原创始人更倾向于发展,而VC和新任CEO更倾向于变现,害怕持续不断的投入。再加上不可避免的,创业公司在某个阶段会经历的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当时大企业如Microsoft也开始进入他们的领域。Zip2最终选择了以3.07亿美金卖给Compaq



Musk:不能节制的完美主义


Musk对平庸和低效的无法容忍从一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Zip2的软件工程师加班到很晚回家,在第二天上班时竟然发现Musk已经直接上阵写代码,将他们的工作进行了修改。。。Musk说他对于与员工沟通,并且等待他们修改代码,感到沮丧,他无法忍耐,有能改善的他自己就会马上去做。。


不过,逐渐Musk也发现这种做法短期能提高效率,但如果让员工心怀不满,未来整体的效率依然不会提高,这也许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法。。。随着Musk的逐渐成长,他可能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虽然依然很多时候忍不住会亲自处理。。



对金融体系的一次挑战:成立X.com,并称为最终的PayPa


在成功的卖掉Zip2(类似于早期的黄页+yelp)之后,Musk一刻不停的寻求下一个机会。Musk回忆他之前在Nova Scotia银行的实习经历,得出的结论是:银行家都是富有但愚蠢的,因此觉得银行体系有巨大的机会


Musk当时在Nova Scotia做债务分析,找到被美国政府兜底的新兴市场债券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但银行家们却畏首畏尾,没有任何决断能力。Musk认为银行家们有强烈的群体幻觉,每个人都是抄袭别的人的决策,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一次经典的政变对后期管理风格的影


随着X.com与Peter Thiel的PayPal的合并,两派力量后来逐渐产生了冲突,Musk后来在内部斗争中被推翻,最终树立了以Peter Thiel为CEO,以原PayPal为核心的公司架构,并最终在2002年以15亿美金卖给了Ebay。(细节不展开


也许后来Musk意识到自己不拘的性格以及创新所必然面临各种纷争如果不对股权和公司控制权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容易出现Zip2和X.com所出现的控制权丢失的局面。因此在SpaceX和Tesla,一直都是Musk牢牢掌握控制权,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宫斗局面。当然,Musk通过Ebay这笔交易个人收获了2.5亿美金,也为后来几次更具挑战的创业提供了足够的起步资金



一次生死挑战的意志和抗压战斗


在好不容易找到的一次度假过程中,Musk患上了少见的痢疾,医生束手无策,Musk已经处于生死边缘。辛亏,这时候遇到一位访问医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如果晚上一天就无药可救了)。在经历了10天的ICU,Musk依靠坚强的意志和极强的抗压能力,他顽强的活下去了。Musk经历了6个月才恢复,瘦了45磅


后来,Musk开玩笑说,这次教训就是应该少去度假,因为度假很危险。但我想在经历了生死之后的Musk和后面如此真实的面对自我,No bullshit,如此的relentless,追求内心真爱,如此忘我的工作,如此的顽强坚持哪怕再难再累也有很大关系



SpaceX的疯狂生死时


Musk的价值观是快速执行,快速学习


SpaceX由于大量都是创新研发,从发动机引擎,到整个机身设计,而航天器的复杂程度导致有任何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发射失败,而SpaceX的前三次发射都是灾难,Musk已经在SpaceX投入了1亿美金,如果第四次再发射失败,SpaceX就没钱可烧了


而就在第四次试射时,SpaceX在上一次失败的基础上还做了重大的改进,这在传统的航天公司是不可想象的,而Musk坚持SpaceX在自己的科技水平上不断提升,同时争取能够发射成功


事实上造火箭实在太难了,结构太复杂,试错成本太高,SpaceX是第一家私人公司完成这一壮举的公司。这一过程用了6年,比Musk原定计划多用了4年半(再次证明Musk的时间目标多么过于乐观,但毕竟他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壮举),500名员工参与其中


而即使有了第一次发射成功,SpaceX依然处于生死边缘,数度接近发不出员工工资,需要建造用于运输的Dragon货仓,是传统上需要花费10亿美金才能完成的,而早期下订单的如马拉西亚政府的付款并不是前置的,需要等到2009年中期才能支付



始终备受质疑,却始终坚持


也许是成功后Musk浮夸的行为(买豪车,住豪宅等),让外界看到一个花花公子形象的一夜暴富的互联网新贵试图挑战两个看上去难度极大(不论是智力层面、人力组织、技术层面、资金层面),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航天和造车这两项任务即使只做其中一件要成功都难上登天,更别提要同时完成两件事!看空Tesla和SpaceX是一件很流行的事,几乎就是没有多少人认为Tesla和SpaceX真的有可能成功的。从2008年年中开始,“Tesla Death Watch”博客就开始流行,其中将Musk渲染成从Tesla创始人Eberhard手中巧取豪夺来控制权的商人


2008年Musk最艰难的一年,SpaceX和Tesla面临生死关头,而两家公司都是烧钱大户,Musk开始痛苦的纠结要不要两家公司断臂求生,保留其中一个,而在2008年也是社会上仇富情绪最甚的一年,Musk花花公子和暴发富形象备受诟病,除了和分析师和各路媒体斗争外,和Justine的离婚闹剧,也引起更多的非议。Musk一度也非常失落,但他依然坚持着


即使对Riley,Musk也并非一直都敞开心扉,他还是那个习惯于独自面对的小孩。在压力之下,Musk的体重会疯狂的波动(在过去几年间不同时期的媒体报道中的Musk可以体态差异巨大。。。)。Musk甚至会常常做噩梦而大叫。。


Musk开始向好朋友们借钱,Riley的父母再次抵押了房屋,Musk不在做私人飞机往返洛杉矶和硅谷,他开始乘坐西南航空廉价航班,即使这样Tesla依然以每个月烧400万美金的速度在继续。。


直到2008年12月Musk了解到SpaceX有机会拿到NASA 10亿美金的订单情况才开始有所好转。。



从不走寻常路的造车历程


经过仔细的产业链调研,Tesla发现其实主机厂早已不自己造车了,而主要依赖于供应商,也许唯一他们自己做的就是内燃机,销售和推广,最终组装,因此Tarpenning他们想其实Tesla也可以依赖供应商来造车,这不难


Tesla从来没有想过要去Detroit寻求造车建议(这也是很多传统汽车行业分析师批评Tesla造车缺乏经验,走了很多弯路的原因),Tesla希望依靠更多依靠硅谷那些聪明、饥渴的工程师来搞清楚如何造车,这让Tesla能够从更根本的角度来思考如何造车,比如18650的方案是传统主机厂压根无法采用的方案。当然,这也让Tesla备受诟病,硅谷的年轻人对于如何生产制造一窍不通,导致Tesla一开始交付持续困难,造车成本高得惊人,走得弯路不要太多,数次濒临破产。(相比把总部建设在Detroit,一开始就寻求Ford支持的Rivian,感觉Tesla真的还是很不一样,从颠覆性的意义来说,Rivian真的还是相对传统,至少相当尊重和希望从传统中寻求帮助的


和很多不了解情况或者乐于看笑话的人(好像这类人总是很多,人们经常幸灾乐祸)经常提到的Tesla不懂造车,运营费用太高相一致,但更准确的说法是Tesla不懂如何像传统主机厂一样造燃油车,他试图改变一切,这在初期体现出来就是运营成本特别高,这也导致Tesla起步非常艰难


也许我们现在有点习以为常了,但在Tesla刚起步时,为了减轻重量(对于电池而言,额外增加的负重都会明显的减少行驶里程),Tesla选用了铝车身,但当时只有捷豹,奥迪少量采用铝车身,全世界用铝车身的不到5%,而北美几乎为0。Tesla在北美几乎找到不到如何进行铝加工的供应商



所有人都必须一起疯狂的投入


Musk不过是Tesla的投资者完全不同,Musk对电动车的由衷热爱导致其从一开始就对Tesla无比投入。内部员工提到Musk在公司演讲说“我们要在周六和周日工作,我们要在桌子下睡觉直到我们把所有问题都搞定”。当有些员工提出想回去看家人时,Musk说“当我们破产的时候你们将有无数的时间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比国内996还要恐怖,可见如果不是冲着梦想,有几个员工能够长时间坚持,Tesla离职率高是必然的)


每周四早上员工需要报上所有料件价格,Musk会疯狂的计算和压低物料成本,让员工去和供应商谈判,如果做不到很多时候就意味着离开,Musk无法容忍cannot deliver。而且作为一个老板,Musk激进的管理风格,对细节的追求,并且如果有的idea绝不妥协的改变(意味着大量工作可能需要重做),都让很多员工无法忍受。但从组织的角度来讲,Tesla始终处于破产边缘的局面,也客观上让Musk无法像现实妥协,为了get things done,他必须all in,最努力的投入,在最短时间做最正确的决定,哪怕会让整个组织处于崩溃的边缘。(事实上,地狱般的磨练后来也形成一种选拔和人才过滤机制,让Tesla新招员工在初期2年内离职率很高,但后期适应后离职率会逐渐下降,有的甚至时间很长,最后留下的都是对Tesla的愿景最有梦想,能力最强的一批特种部队一样的精兵强将。


Musk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要求必须做到尽量完美。员工的工作对他来说基本是0或者1,要么是没有任何妥协的完美的,要么就是个失败



残酷的工作状态:但并不希望是被逼


Tesla对于员工的要求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他只希望那些拥有共同梦想的,而不仅仅为了一份工资的员工加入,因为梦想才能驱使所有人放弃底线的拼命。有很多人可能有误解认为Tesla在逼迫员工放弃很多个人生活,但实际上Tesla更多的采用的是漏斗、淘汰机制,把没有共同梦想,不那么努力,不愿意付出的员工逆向淘汰了,而留下的员工之所以努力可能并不需要Tesla去逼迫他们(就像Musk本人一样),他们只不过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努力而已,一切的超时工作,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那么自然。这一点我们在SpaceX也看到过,甚至在很多一样伟大的创业公司也曾经看到过,如Apple、AmazonFacebook


用Musk的话说:“我们是在改变世界,改变未来,你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就不要加入。”(想想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不过是在漫无目的的混完一生),而事实上一直处于生死边缘的Tesla也容不得任何一点分心和不能All in的投入


营销人员会因为在邮件中的语法错误而被要求离职,而其他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的人也是一样。如果,在开会中提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通常行业都是这么做的,你会被踢出会议。Musk希望找到那些和他一样疯狂的人来一起改变世界,这个价值观很快在整个公司传遍,每一个都能够清晰无误的理解。(Musk之所以能这么做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美国人才的丰富以及Tesla梦想的饼对人才的吸引力之大所带来的


Musk明确提到了不论SpaceX还是Tesla都不是那种乖乖坐着等待接收命令人的生存之处,这里是那天自我驱动,希望改变世界的人的天堂



员工的Musk的态度:尊敬并害怕


由于对员工近乎工具化的使用,使得Tesla整个公司人情味比较淡薄(可能也是因为初期生死一线顾不了那么多),一旦员工无法贡献了可能就会被无情踢掉


而Musk对于员工低效的零容忍,以及Musk本人太过能干也使得其经常亲自插手,或者说挽救一些危机。比如,Musk常觉得公共关系的员工不够能干而亲自上阵,联系媒体,写新闻发布稿件。。。包括现在的发很多Twitter。。。如其在发布Hyperloop时,其内部的公共关系人员甚至不知道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因为Musk直接联系和安排好了新闻发布会而没有事先通知他们。。



不可思议的是:最优秀的员工反而是享受


SpaceX的招人标准是寻找那些追求共同梦想的,聪明的,自我驱动型的人才,而SpaceX会最大化的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对于真正自我驱动,有着共同梦想的人才来说,SpaceX是最理想的地方,相比NASA,Boeing这些政府机构、大企业内部无数的官僚体系,SpaceX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真正实干家实现才华的最好地方。SpaceX的先进项目负责人Steve Davis常年在公司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他一个人至少能够顶上11个人的工作量。但Steve之所以会如此投入,并不是SpaceX或者Musk逼着他去完成不可的,SpaceX更多的是为真正全球投入的这些人才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而将平庸的人才都淘汰掉



总是延迟?也许是Musk团队管理的一部


华为街对于Tesla最不适应,也经常批评他的就是他总是delay,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之前的许诺。但纵观SpaceX,Tesla的历史,其实不能按时交付是常态,Musk对此也早就有过点评:“我承认我们对时间有所乐观,但我们都做到了我们的许诺的结果”。事实上,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团队有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去达成他,即使最终在时间上有所延迟,依然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这也许也是Musk团队管理的一部分



Tesla一开始供应链上的挣扎


与Apple在供应链上的转型不同,Tesla在供应链上更加挣扎,在Tesla上花费10万美金买车的顾客希望看到Tesla在座椅、内饰上(遮阳板等)能对得住10万美金的价格标签(事实上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传统主机厂和一些批评者诟病Tesla的重要部分)。而Tesla当时更还是一家无足轻重的小厂,他很难说法供应商为其提供好的配件。Tesla搞不定一流供应商,最终只能选择三流的供应商



停产,Google差一点成功的收购


顾客对于Tesla的命运也同样充满了担忧,尽管Tesla拥有大量订单,但顾客们迟迟不下单购买。为了节约成本,Musk关停了Tesla工厂,对外宣称是在做工厂维护(下次看到所谓的工厂维护,也许就意味着真实需求真的太差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同时,Musk也寻求好朋友Larry Page的帮助,并且已经达成了Google收购Tesla的握手协议



命悬一线的交付努力


命悬一线之下,Musk要求所有的员工放下其他工作,专心交付,他还开掉他认为不够给力的负责人,然后提拔了大量初级的,年轻的,但更有拼劲的员工来负责。同时Musk还用他的个人身价保证Model S的二手价格不会低于同级别豪华轿车,来打消顾客对于resell Model S的担忧


就在Google的律师在对大量细节进行研究的同时,奇迹发生了!Musk临时转变的500名的销售人员迅速卖掉了大量的车,以致于Tesla本来只有几周现金流的情况下,神奇的扭转了局面,并在2013年5月8日发布了公司首次的盈利--1100万美金(5.62亿收入)。Tesla股价从30涨到了130美金



SolarCity的诞生


2004年Lyndon和他的兄弟们Peter, Russ来找Musk玩,他们在寻求不仅仅能赚钱的有意义的事业,他们一同开车去参加Burning Man活动(后来在Cybertruck发布时也有类似活动)。Musk给他们建议看看太阳能市场的机会


Rives兄弟经过仔细研究太阳能市场的机会,在2006年成立了SolarCity公司。他们发现用户对于初期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不断升级的太阳能系统充满担忧,他们决定在运营上做出新的尝试。和当时大部分都是太阳能制造商不同,他们在运营商花了更多的心思,他们外购太阳能板,将其组装好,并设计了用户管理软件,能够准确分析太阳能发电效率,知道用户的太阳能节能情况(以软件为核心能力的公司)。他们在用户体验上也做了优化,比如给用户提供金融方案,改善用户初始投入高的痛点(但也是后来SolarCity导致债务高企,运营困难,最终卖给Tesla



从外购到自制,Tesla未来的预示


2014年SolarCity花了2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具有领先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公司Silevo,这在战略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可能也是后来SolarCity遇到困境的原因之一)。SolarCity从之前以来供应商外购的模式转变为内部制造的模式,以追求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效率


看到这一经历,尽管当时的管理层决定可能和Musk并无关系,但这一供应链关系的转变与同样追求垂直一体化的Tesla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目前Tesla通过收购Maxwell进入电池制造领域,以及收购电池制造设备公司Hiber system,再加上与松下长期的相互指责和口账(Tesla指责松下供应不给力,松下抱怨给Tesla供货不赚钱)是否意味着Tesla有强烈的动力要自制电池?如果是的话,则又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SolarCity也逐渐成为Musk统一能量场的一部


SolarCity为Tesla供应太阳能充电板,Tesla为SolarCity供应电池储能,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两者的顾客群cross sell也很容易形成一致的生活观,装SolarCity太阳能板为Tesla充电,这一关系在后来Tesla收购SolarCity后体现得愈加明显



Gigafactory的缘由与必


Tesla刚开始做电动车就遇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尴尬局面,因为没有电池厂会为了一个没有被证明的电动车概念而建厂,所以尽管很无奈,一开始自建Gigafactory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和SpaceX一开始就被迫要自制火箭,自制发动机如出一辙,Musk从一开始只是打算购买一架火箭帮助其将小老鼠送上太空而已


后来Gigafactory也成为Tesla重要的竞争力的来源,而目前为止第三方的电池技术与Tesla依然有差距



一体化与供应商驱动的深刻差异


Ford当时在Palo Alto有个很小的研发中心。研发负责人Guili对Tesla非常嫉妒,因为每辆Ford汽车都是由无数的供应商提供的无数计算系统所组成的(大量采用NXP芯片),这些计算系统必须都需要相互通话才能统一协作,这导致复杂度大幅上升,而简化这一流程几乎不可能(因为涉及到各家供应商的长期利益关系,另外主机厂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积累,没有几家主机厂有顶尖的软件工程师)。另外,因为Ford每年都要制造大量的汽车,重新设计全新的电气系统挑战巨大,决策难度很大。Guili评价:“软件是新造车的核心,从powertrain到温控系统都是软件来控制的,但系统一体化的集成程度没有能够做到Model S水平的。



卖车还是卖生活方式


Musk需要做的是将Tesla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卖车,还销售品牌形象,一种面向未来的产品形态,一种产品和人的关系,这是其他主机厂无法提供和无法竞争的。Apple在卖Mac,iPod,iPhone的时候也是类似的,并不仅仅是在硬件层面和其他主机厂进行竞争,而是拥有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代表,即使那些原来不是Apple的粉丝,当购买了一次Apple产品并通过iTunes下载了软件,其就很难离开Apple所带来的生态氛围。这种吸引力是聚焦于硬件制造的传统电脑和手机制造商难以提供的,他们更难提供Apple所带来的丰富的生态吸引力


Musk在很多方面都在走Apple的路,通过提供产品形象,品牌故事,软件粘性等带来用户粘性。一个有趣的细节是Tesla产品是没有年份标签的,如传统车企的2015款等,然后通过隔2-3年一次的小改款大改款来不断吸引用户,Tesla希望一次性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产品,然后通过软件不断升级来提供最好的体验



不论如何,有Elon在真的是一种幸


与守成型CEO不同,开创型CEO的能力要求之全面之高是十分难得的。很多人都提到Musk对于我们普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各种技术细节问题的了解之深刻让人惊叹其作为智力能力的天才+意志力之强大+精神感召之有吸引力的组合无疑是创业家的最佳代表,这也难怪其能够连续创业成功



附一些有趣的故事


Musk谈PayPal的优


Musk后来谈PayPal的竞争优势提到PayPal之所以能够降低交易费率最大的优势来源于ACH(自动清算),特别是内部交易。这些内部交易没有欺诈风险,而且基本上是没有成本的。(实际上Visa, Mastercard大量成本节约也来源于此)


Musk提到后来PayPal做借记卡和货币基金,以及用PayPal来进行生活缴费(都要远早于支付宝),也是为了让资金在PayPal进行沉淀。PayPal的目的是让用户的资金沉淀和使用都在同一地方发生,将极大的减少外部交易结算所产生的费用



Musk谈股票市场及为什么SpaceX不上


因为Tesla和SolarCity上市所带来的烦扰显然是Musk决定放弃SpaceX上市计划的重要原因


Musk提到因为股价的波动可带来的集体诉讼(可能仅仅是小部分投资者的刻意攻击)的烦恼


Musk也提到由于股票市场短视,如果短期业绩不及预期而带来的股价剧烈波动


Musk也提到由于SpaceX可能的股价剧烈波动对员工专注度的分心



在梦想面前无法妥协的家庭生


Musk是一个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感情的人,在和Justine的离婚过程中处理得非常不愉快,Musk甚至把Justine当做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来对待


在对待子女教育的细节上,Musk不允许家里出现毛绒玩具。。。因为,他自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软弱的,毫无方向感,目标感的一代


此文转自BEDROCK的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新能源汽车

全部讨论

Axe19902019-12-15 11:22

真是大神~~膜拜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