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危机中最脆弱的那环已经若隐若现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8回复:96喜欢:145

这两天,硅谷银行破产的新闻甚嚣尘上,甭管是什么媒体自媒体乃至短视频媒体,都会来评论两句。

怎么港,天下苦老美久矣?好不容易逮着个大负面新闻,还不好好整一场大的?

不过说实话,这确实算是件大事,毕竟放在美国历史上,这也是第二大的银行破产案——没错,第一大就是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案。

但比那时候更刺激的是,硅谷银行从传出有问题到最终倒闭,居然仅仅花了72小时。如此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仅让它的诸多企业储户来不及反应,连一向嗅觉敏锐,擅长落井下石的资本市场都为之瞠目。

证据就是,虽然周四硅谷银行股价跌了60%,周五的盘前交易又跌了40%,但依然有60多亿美元的市值,且在停盘前还出现了大笔的买单。

这证明有机构投资者在抄底,也说明很少有人认为他会现在就破产。

毕竟在这家银行的账上,还有1000多亿美元的高流动性资产,再加上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三十多年的良好名声,被大银行收购其实才是它最可能的归宿。

或许是因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有了上次金融危机时的经验,这次决定主动出击快速消化问题,或许是因为美国监管部门希望不让这个事件影响到国债和MBS等资产的价格,以免造成更大规模的问题。

总之,破产事件就是这么迅速的发生了。

事实上,媒体上关于硅谷银行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已经有了非常全面的分析,有专业版的,有浮夸版的,还有阴谋论版的,任君选择。而我在这篇短文里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事件代表着什么,后续又会发生什么。

1

每一轮全球加息周期总会有牺牲者,这个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共识。

所以从这一轮加息周期伊始,大家就开始乐此不疲的猜测“这一轮鱿鱼游戏走的是谁”。

有说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也有说是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当然也有说是…咳,那个说法纯属胡扯,咱在这里不予评价。

但想判断“牺牲者”是谁,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看在之前这轮周期里,谁在潮起时吹起了最大的泡泡,谁又成为了潮落时链条上最脆弱的那环。

毕竟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偶然,有些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比如90年代的亚洲热钱涌动资本横流,加上过于自信的政府和充满漏洞的外汇政策,因此就算没有索罗斯这样的秃鹫发现机会,亚洲金融危机也一定会被索王斯、索李斯引爆。

同样,07年的美国市场被次级债券充斥着,复杂的衍生品机制连创设者自己都看不懂,而“普惠金融”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银行们纷纷降低门槛,宣称自己的储蓄以及房贷业务是最亲民、最易得、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

因此,虽然雷曼兄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其实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才是更具代表性的事件。

彼时,华盛顿互惠银行将零售银行、商业和住房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确定为核心板块,各项业务均强调最低的客户门槛和最佳的易用性。它还把自己亲切的称为“WaMu”,似乎不把自己作为银行才是它的终极目标。

它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基林格甚至在1998年的年度报告里预言了自己这家银行会消亡。他在报告里写道:

我们希望能够像沃尔玛之于零售业,星巴克好市多Costco)、劳氏(LOWE'S)与家得宝(Home Depot)之于他们行业做出的贡献。当五年后完成了这些工作后,人们就不会把我们称为银行了。

当然,事实上它的消亡花了九年。

当越来越普惠(而劣质)的服务对象,也就是负债端,碰上极端复杂又非常受到加息周期影响的资产端时,出现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2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力气说WaMu的案例?因为硅谷银行出现的问题在底层逻辑上如出一辙。

在两年前一份中国券商的研究报告中对硅谷银行赞誉有加,报告是这么总结的:

“……它成功的背后,是针对初创企业设计的一整套营销、产品、信审、风险控制体系,这一套体系凝结了硅谷银行20余年的专业化运营经验,即使实力最强劲的银行也难以复制。”

每一个业务模式的成功,背后都有代价,就像每一份资本市场的收益,背后都蕴藏着风险一样。

硅谷银行专为初创企业设计的业务体系,也就决定了它最关注的是“这些贷款本身的风险”,却没有考虑过当整个初创企业板块,乃至整个科技行业出现系统性周期的时候,自己的单笔贷款做的再漂亮,成功率再高,又有什么用。

当alpha的成功遇上beta的覆灭时,alpha带来的收益将不值一提。

其实硅谷银行是非常有进取基因的。

在它三起三落的业务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九十年代初加州的房地产危机,不良率一度飙升到10%以上,但最终通过创始人下台和业务转型存活了下来。

它也曾遭遇2001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导致的业务打击,但在前述的那份研究报告中,认为硅谷银行“凭借着出色严密的贷款审批流程,很好的防范了个体风险,在整个泡沫破灭期间依然保持盈利,贷款不良率甚至还有一定的下降”。

而这一次它遇到的问题,其实和15年华盛顿互惠银行遇到的非常类似——

当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乃至其他赛道的初创企业在过去十几年的货币泛滥中一路狂飙并最终孕育出巨大泡沫后,这个客户群体终于到了周期的临界点,变成了不那么优质的客户。而这正是硅谷银行赖以生存的负债端。

而当大家都在质疑为什么硅谷银行要买那么多的美债和MBS,导致在加息周期中蒙受如此大的损失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按照硅谷银行引以为傲的初创企业贷款审批机制,已经没有那么多企业值得它放贷了。而负债端又由于过去几年的科技行业泡沫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存款,所以不得不用买长久期国债和MBS的方式将其匹配起来。

所以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个比华盛顿互惠银行更悲哀的故事。因为在这里,没有人真正做错。

如果后续没有爆出什么更多内情的话,硅谷银行做出的投资行为是它在彼时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那就是贷款端收紧门槛,投资端转向安全资产。

而科技企业们做的也是他们的最佳选择,那就是在经济未来前景不明朗的时候囤积现金并放在银行账上,而在资本市场融资不顺的时候拿出来用。

问题看起来,似乎都得怪美联储加息了。但它能不加么?

3

絮絮叨叨说这么多,其实回到标题说的“脆弱一环”,我所指的,就是“科技行业”这个大泡泡。

当所有投资者都忙不迭的用放大镜检视美国银行们的资产负债表时,其实他们找错了方向,真正应该拿放大镜看的,是这帮科技企业的成色究竟如何——那些在Web 3.0和元宇宙火的时候选择all in,而最近AI开始火了又全面转向AI的企业,才是最值得担心的对象。

科技行业的浮躁一如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时,每个企业都在试图抓住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救命稻草,而那是因为这一次科技革命的红利已经不复存在了。

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已经接近尾声,下一轮创新周期还在青黄不接之时,拿不到下一次技术革命船票的,就会成为这一轮加息周期的牺牲品。

硅谷银行这个产业链上的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下一个又会是谁?

精彩讨论

图灵的Colossus2023-03-11 23:47

这才是我最初热爱雪球的原因啊。感恩还能在雪球看见这样深度的文章

资本国际化2023-03-12 04:00

其实本质上的问题也不是这次美国科技股的下跌和加息。
一八年去硅谷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科研创新的模式就有些困惑,
那个体现硅谷成功企业的成功企业墙上的企业有些尴尬了。
现代产业创新大部分都是工艺革命,科研发明十九世纪其实已经理论上完成的差不多了。
他们还在已经吃透红利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ai上打转转。梦想再发一次产业模式上全部整体空无生妙有的故事。互联网曾经的红利的确很大。
其实本质上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很多科研发明的成本越看越高,但理论上买单的产业都在深圳。
他们离深圳太远,离资本市场太近,到处都是用一个故事想募资发财或者成功的人。都是想用一间办公室完成仙童半导体的创业故事。
现在又对中国的企业政治干涉。
其实很多在硅谷混的科研发明人才都该回国面对具体的生产企业了。
这件事的背后寒意很多人没有看懂

冬日晒太阳2023-03-12 00:09

硅谷银行不是这一轮创新周期第一个牺牲品。看一下《风险投资史》,愿景基金才算吧,孙正义和尤金新的投资玩法,大幅推高了科技公司估值,而他自己也在去年吞下了苦果。加息更重仓的是房产加杠杆企业吧,不知道周期结束黑石这种体量的公司会不会爆出更大的雷?

石杉orDarren2023-03-12 13:17

科技创新本身没什么问题,其永续性无需质疑。问题是科技创新的速度满足不了某些科技创新者赚钱的胃口,更满足不了资本的胃口,这才是本质。以银行破产去怀疑甚至排斥科技创新是短视的。

Never-full2023-03-12 08:03

文章启发读者在硅谷银行破产这件事上,站高一格,跳出金融层面来看待整件事,就这一点就是好文章。
但也仅此而已,硅谷银行不是没做错什么,是从它开始的模式就注定埋藏今天爆的雷。
科技研发需要数额巨大的投入,收益却存在很大几率“颗粒无收”,但凡过了初创期的科技企业,会趋于保守,量入为出,细心维护好自家的利润表。
只有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才会孤注一掷,就是那句老话“赤脚的不怕穿鞋”,反正就是一群小强,仗着就是数量众多,前赴后继,倒了不要紧,只要融到钱,过几年又是一条好汉。
硅谷银行服务这群人,倒闭是不是就是它天生的基因?
也许有人被它那套分散贷款风险的说辞迷惑,那是没看清本质。
硅谷银行服务的是一群高风险企业,在它们中分散风险,这和传统银行将风险分散在各色普通人群中的做法看着相似,实在风险高很多。
它又不像风险投资,能从股权中获得超额回报来弥补其他投资失败的损失。
所以,硅谷银行本质干的就是个“丢西瓜捡芝麻”的买卖,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这也许就是FDIC让它嘎嘣脆死的原因。
这生意本来就是个错误。

全部讨论

2023-03-11 23:47

这才是我最初热爱雪球的原因啊。感恩还能在雪球看见这样深度的文章

2023-03-12 04:00

其实本质上的问题也不是这次美国科技股的下跌和加息。
一八年去硅谷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科研创新的模式就有些困惑,
那个体现硅谷成功企业的成功企业墙上的企业有些尴尬了。
现代产业创新大部分都是工艺革命,科研发明十九世纪其实已经理论上完成的差不多了。
他们还在已经吃透红利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ai上打转转。梦想再发一次产业模式上全部整体空无生妙有的故事。互联网曾经的红利的确很大。
其实本质上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很多科研发明的成本越看越高,但理论上买单的产业都在深圳。
他们离深圳太远,离资本市场太近,到处都是用一个故事想募资发财或者成功的人。都是想用一间办公室完成仙童半导体的创业故事。
现在又对中国的企业政治干涉。
其实很多在硅谷混的科研发明人才都该回国面对具体的生产企业了。
这件事的背后寒意很多人没有看懂

2023-03-12 00:09

硅谷银行不是这一轮创新周期第一个牺牲品。看一下《风险投资史》,愿景基金才算吧,孙正义和尤金新的投资玩法,大幅推高了科技公司估值,而他自己也在去年吞下了苦果。加息更重仓的是房产加杠杆企业吧,不知道周期结束黑石这种体量的公司会不会爆出更大的雷?

2023-03-12 13:17

科技创新本身没什么问题,其永续性无需质疑。问题是科技创新的速度满足不了某些科技创新者赚钱的胃口,更满足不了资本的胃口,这才是本质。以银行破产去怀疑甚至排斥科技创新是短视的。

2023-03-12 08:03

文章启发读者在硅谷银行破产这件事上,站高一格,跳出金融层面来看待整件事,就这一点就是好文章。
但也仅此而已,硅谷银行不是没做错什么,是从它开始的模式就注定埋藏今天爆的雷。
科技研发需要数额巨大的投入,收益却存在很大几率“颗粒无收”,但凡过了初创期的科技企业,会趋于保守,量入为出,细心维护好自家的利润表。
只有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才会孤注一掷,就是那句老话“赤脚的不怕穿鞋”,反正就是一群小强,仗着就是数量众多,前赴后继,倒了不要紧,只要融到钱,过几年又是一条好汉。
硅谷银行服务这群人,倒闭是不是就是它天生的基因?
也许有人被它那套分散贷款风险的说辞迷惑,那是没看清本质。
硅谷银行服务的是一群高风险企业,在它们中分散风险,这和传统银行将风险分散在各色普通人群中的做法看着相似,实在风险高很多。
它又不像风险投资,能从股权中获得超额回报来弥补其他投资失败的损失。
所以,硅谷银行本质干的就是个“丢西瓜捡芝麻”的买卖,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这也许就是FDIC让它嘎嘣脆死的原因。
这生意本来就是个错误。

2023-03-12 00:23

一句话,全球科技行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

当alpha的成功遇上beta的覆灭时,alpha带来的收益将不值一提。

2023-03-12 00:29

加息已经一年多了,SVB为何没有做出充分的应对呢?

2023-03-12 17:13

写了这么多,其实主要的还是在加息大周期下,所有的行业都被卷入了周期里面,只不过硅谷银行的期限错配比较严重,而所谓的科技创新到了尾声并不是新鲜事,也不是硅谷银行出事的原因,而是一个周期里面的过程而已,不然按照作者写的硅谷银行没有资产给科技企业投放,不正是因为看到了科技行业的大周期么?所以错在银行管理层对于资产匹配的管理问题,而和科技行业没什么太大关系。前面写的不错,结论更像是为了结论而结论

2023-03-12 08:29

当alpha的成功遇上beta的覆灭时,alpha带来的收益将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