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心未来几年房价会大幅上涨(2)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36喜欢:6

政府现在首要的目标,应该是要重塑市场对地产商的信心,而这一点,我想恐怕需要政府动用自己的资金,来直接支持地产商才能够实现。从2021年之后,地产行业并没有再增加(类似三条红线的)很行政性的,针对地产商融资的这种约束。但是因为整个行业已经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就是地产商信用风险已经高企了,现在市场是处在一种很明显的协调失灵的状况。因为大家缺乏信心,所以其实是需要一个东西,来重塑大家的信心,来打破市场的协调失灵,那这个该怎么办呢?我想这个时候只能靠国家出手,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地产行业纾困基金,国家筹集个1万亿或2万亿规模的资金。然后普惠性地去救助地产商,只要国家队的资金进去了,其他商业机构的融资就会很容易的跟进。那么这个市场的协调失灵就会被打破,那么地产行业就会为之一变。我想这是现在解局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手段。但目前来看,应该说还没有类似这种的政策能够出来。

从前年开始我们也推出了保交楼的政策,但保交楼的政策更多是围绕这个项目在产生,包括现在这个项目的白名单制,这些政策应该说,还是对行业有帮助的。但是要解决行业当前的这种恶性循环,我觉得还是差了很多。因为这个项目是地产商在做的,如果地产商稳不住,那出问题的项目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这种保项目的政策导向,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带来地方政府对地产商的挤兑,就类似于挤兑银行一样。因为我们可以这么设想,一个全国性的地产商,他在各个地方都会有项目。各地方政府当然希望当地的项目不烂尾,能够顺利的保交付。所以这时候地方政府就会有很强的动机,把有关项目的资金给冻结下来,就是保证投放在本地项目之上。那各个地方政府都有这样的动力,这样的话,这个地产商实际上很难在项目之间做资金的调剂。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可能有些地方政府,他本来没有觉得我有必要做这个事情,但是只要看见别的地方政府在做这个事情,在冻结项目的资金了,他也会赶紧把自己项目的资金冻结起来。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它对地产商带来的压力,甚至有可能更大。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普惠性的救助开发商,才能够解地产行业现在的困局。须知房子是地产商盖的,保地产商才能保交楼。我想这是非常必要的。上一篇:居民现在不是不想买房,是不敢买期房网页链接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创业板指(SZ399006)$

————徐高2024.5.11网易财经采访

精彩讨论

huguopinglcsj05-27 14:29

自己抓自己的头发能上天么?

全部讨论

05-27 14:20

钱从哪里来?这是个根本问题

05-28 12:35

这次不解决房产 为后面泡沫危机埋个雷

05-28 01:43

别的地方不知道,这几年上海的刚需盘已经急剧萎缩了,二手房也从去年的15万套消耗到现在的11万套,如果迎来一个降息周期,不知道房价咋样走

05-27 16:40

涨了才好啊,有房的大赚,没房的也没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