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45喜欢:13
$长安汽车(SZ000625)$ 随便谈谈智能驾驶吧,华为发布的ADS 3.0,很多人认为现在2.0已经实无限接近L3,那么实现L4就是很容易的。但实际上华为现在实现L4的路线几乎是颠覆之前L3的技术。
华为现在的技术路线是以装备为主,靠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大量传感器,安全性目前肯定高于纯视觉路线的,实际上华为这个L3的视觉就是由司机来完成,因为司机不能离开方向盘,随时接管,这相当于把设备的安全性和司机提供的视觉融合了,而且华为智驾以设备判断加上司机视觉紧急接管,可以完美满足L3的要求,技术上自然是遥遥领先,但缺点显而易见,成本高。
华为之前为什么不做纯视觉路线,原因很简单,因为去年以前,华为车太少了,无法为纯视觉大模型,提供足够的训练量,特斯拉是几百万的车子在路上,现在训练量超过10亿英里,才做到L3的。
如果要实现L4,对于华为相当于重新起步,实际上是相当于华为目前智驾是融合司机提供纯视觉来融合的,而且人机几乎不冲突,完美融合。但L4就是要把司机这部分纯视觉的系统融合智驾模型上,看起来是不是只有一步之遥,实际上技术实现目前是处于悖论之中。
原因很简单,因为包括雷达在内的设备提供的信息和纯视觉提供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哪个模型能把两种信息融合在一起的,只能是选择一种信息来提供判断,就是说要么你用设备信息建立模型,要么你用纯视觉建立模型,而且L4要求的是几乎不需要司机了,就是说司机提供的纯视觉这一块必须要完美融合。
各位看官到现在明白了吗,特斯拉一直都是纯视觉模型,他实际上不需要改变模型,只是不断优化算法,提高算力,充足的训练量,就能朝着L4走,就这样,马斯克说今年投入100亿美元来达到初步L4。
华为呢,因为之前智驾模型是设备为主的,理论上可以通过不断加设备来达到L4,但成本几乎不可行木办法和纯视觉拼成本,商业化几乎不可行。所以现在华为开始做纯视觉模型,问题来了,纯视觉模型和设备模型几乎不可能融合。而且要实现L4,纯视觉模型几乎是天然优势的,这就要求华为转变路线,开发纯视觉为主的模型,辅助设备判断,这里一个最基础难题,你怎么来定义设备判断和视觉判断的界限,或者最相对好的判断是设备在防撞方面比纯视觉有天然优势,那么防撞全部由设备完成,其他事情由纯视觉完成。这样需要的设备有限,成本也能控制,安全性似乎也好。
听起来很简单是吧,敲黑板划重点了,以上说的路线都是以纯视觉模型为主的,特斯拉无疑一骑绝尘了,和国内其他公司一样,华为纯视觉也才刚刚起步,现在好在华为装车量很大了,好像现在的数据表明华为智驾每个月能提供上亿公里的训练量了。华为只要能做出好的大模型和算法,还是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纯视觉模型的。
这里也回答一下,为什么百度批评华为智驾做不到L4,依赖设备的做法是浪费,因为自动驾驶的评判标准就是比司机驾驶安全,L3华为智驾模型可以和司机完美融合,但L4的评判标准是基于超过司机纯视觉的操作安全的,所以纯视觉模型为主几乎是必然的路线。
也有人会说,你这么说比亚迪该遥遥领先。是的,比亚迪有数据优势,但问题是比亚迪有多大的能力能做出好的大模型,算法,算力又哪里能能做到?这方面,几乎所有传统制造公司都不可能做到。
所以,从国家战略来说,真正做到自动驾驶,必须依赖华为,但华为的L4才起步,对于特斯拉的一百亿美元的投入,华为无疑需要的时间和投入更多,这也是华为必须要和长安等央企合作的原因,投入起码是上千亿的,华为需要资金和市场,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支持。
继续敲黑板,假设华为只是做汽车品牌,亲自下场造车,实际上他是抢了国企的份额,因为合资公司都是和国企做的,国家怎么来支持华为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国企和华为就会死对头了。这就是任总不造车的战略出发点。
当然,相比智能驾驶的投入,如果华为想下场造车,他也能获得很好的利润,但失去了自动驾驶的全国市场。
讨论市场。首先排除特斯拉高通等国外厂商,到L3之后,智能驾驶是一个超级AI,必须自主可控的,核心不可能用外国的。
但国内还是有很多强手的,地平线是目前L2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乎所有厂商都会用到地平线外,上汽,一汽,广汽等国企押注的其实是地平线,都入股了。大疆不断开疆扩土。一汽东风最近都宣布和大疆合作,实际上也是针对L2级别的自动驾驶,毕竟大部分车目前只用到L2,华为成本太高了。最大的变数是看比亚迪加入哪一个阵营,现在的消息是比亚迪接近大疆。总之。如果华为不和长安等央企好好合作,那无非是国内在自动驾驶上放慢脚步,甚至连L3的牌照不发就是了,或者就发给几个重要车企,和技术公司,慢慢试验,十年八年的总能做好的,不管国外做到多先进,国门不让用就好了。但最终能占大部分自动驾驶份额的一定是与车企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企业,也就是中国的博世。
写的很长,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核心观点,L4很可能是纯视觉为主的大模型,华为也是才起步,但华为算力是核武器,算法,芯片等核心可以做到自主可控。所以国家战略肯定是让华为和国企合作,就像通信领域一样。但如果华为现在下场造车,那他就把机会让给地平线,大疆等公司了。
长安和华为的合作是国家战略必然的选择。

精彩讨论

okokok33305-06 19:04

华为和商汤合作建设自驾,是最快的捷径,商汤有最好的AI大模型,亚洲最大的算力支持,商汤还有现成的纯视觉自驾模型,商汤还可以自动生成复杂的路况道路场景提供给模型训练。

风云新能源05-06 22:46

反了,是商汤不愿意,而不是华为未必愿意

用户991561004505-07 07:17

菊花也没有车,也是卖系统,所以商汤不可能和行业百枯草合作,最大愿景是比亚迪采用商汤技术,若如此,商汤将一飞冲天

风云新能源05-06 22:43

商汤既然啥都有,为啥要跟华为合作呢?

全部讨论

华为和商汤合作建设自驾,是最快的捷径,商汤有最好的AI大模型,亚洲最大的算力支持,商汤还有现成的纯视觉自驾模型,商汤还可以自动生成复杂的路况道路场景提供给模型训练。

你可以放心了!比亚迪没有数据优势,你去看看比亚迪卖的多的车基本上老头乐!好多就一个外放摄像头,像素低!!比亚迪是要数据没数据要算力没算力,华为可以吊打的!

现在有了ai大模型,和之前的纯视觉有了很大的不同,学习能力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纯视觉了。
但个人觉得还是激光雷达更靠谱,雷达不会有遗漏,不会有盲区,天生更适合自动驾驶。
降低雷达成本才应该是各家需要专研的,如果一味的做纯视觉,最终可能会像氢能和换电那样被市场淘汰。$小鹏汽车(XPEV)$ $赛力斯(SH601127)$ $比亚迪(SZ002594)$

04-28 13:16

成本不是问题,激光雷达以后会很便宜

04-27 21:50

还L4必须全视觉,怎么吹得这么尬呀?

05-06 18:20

什么专业啊?纯视觉只是过渡,最终都是要淘汰的东西。被你吹上天啦

04-27 19:50

真能吹,智驾还只能华为做,ChatGPT相似的都有一堆公司做。

04-27 18:57

华为不会造车,华为要做智驾时代的博世,战略已经很清晰了

$长安汽车(SZ000625)$ 这个分析太到位了

05-06 18:08

一派胡言,百度怎么做智驾?没车的企业就做不了智驾了?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