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的艺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4回复:21喜欢:65

同样是白酒,业绩11%增速的洋河18pe,业绩26%增速的茅台36pe。

投资卓越的企业,肯定要为估值额外买单,但你要想想,这份高估的价格,能为你带来多少年的美好时光。

我现在对茅台做个模糊估算: 假设茅台突然解决产能问题,一下子干到1000亿利润天花板,从此失去成长性,15pe,也就是1200元股价,这个估值可以参考弱成长的双汇13~16pe(5%增速)、增速慢的洋河18pe(11%)。

当然,你说茅台20pe,1600元也行,我们应当尊重市场的意见。

茅台1000亿净利润是什么概念?

1000亿净利润,50%净利率下,对应着2000亿的营收。

2018年,白酒行业一共5900亿不到的市场规模,2000亿营收,相当于茅台一家公司占1/3,你还要考虑一下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营收。

相当于厂价2000元,拿走大量的渠道商利润,且收回母公司的特许销售权。

相当于卖1亿瓶500ml飞天茅台酒,一共5万吨(19年的茅台酒预计供应3.2万吨)。

社会上前1.5%的有钱人喝茅台(18年千元酒的销量占白酒的1%不到),去掉一半的女性朋友,剩下的全体男性中,3个人中就有1个喝酒,相当于平均每年喝28瓶,一月2瓶茅台。

如果销量不能进一步提升,那么这就是天花板,再往后的业绩提升,纯靠隔几年涨次价,平均下来每年4~6%的业绩增速。

回到当下。

茅台19年预计440亿利润,20%增速下维持6年,也就是2025年1000亿净利润。投资茅台肯定还有的赚,长时间的大赚特赚。

但我不敢在高估值的体系下,去赌这个成长。

为什么呢?失去业绩增速,一个腰斩,5年的业绩就白增长了,你并不知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但他来之前一切都会好好的,利好不断。

拿近的来说,茅台2018三季度,业绩预期不好,先跌10%,财报低于预期,再2个跌停板直接干到20pe,调整非常迅速。然后四季度业绩超预期,一下子又回到高处。

业绩短期的变化神秘莫测,有人会说这没参考意义。那我拿完整的周期举例一下,看看曾经的完美行业:

1998年~2008年银行的黄金十年。

那时银行的整体业绩增速20%~30%,有上市记录的,正常估值区间20~25pe,银行是一个极好的生意模式:

企业家都跪着求着银行借钱,中国老百姓最喜欢储蓄,银行躺着赚钱。

央行年年印钞票,银行永远成长。

只要还是市场经济,人们必定有缺钱的需求,银行永续经营。

2007年大牛市,银行集体到了50~80pe的区间,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目前只有业绩最好的招商银行超过了08年高点的市值,建设银行接近最高点市值。其他银行连稍微接近的都没有。

如今,银行业绩普遍3~8%的增速,如果想靠这个业绩增速消化2007年的高估值,大部分银行银行还要再等个5~7年,而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呢?

茅台也有过类似的历史,2012年,因为限制三公消费,大家预测茅台利润增速10%不到,于是茅台经历了一波60%的下跌,从30pe到10pe。

但你要知道2012年的茅台,和2019年的茅台肯定不一样。2012年的茅台140亿净利润,过去贫富分化所积累出来的财富集中,逐渐体现在奢侈品消费上。等待茅台的是持续10年的量价齐升,未来一片光明,业绩数倍的增长,足以弥补任何高估值。

但1000亿净利润的茅台,如果估值体系要是来个腰斩,那下去再也不会起来,未来纯靠隔几年提一次价,年均增速5%~10%左右。

茅台目前业绩没有任何风险,但是估值有危险,在估值出事之前,他可以靠着业绩推动一直涨,估值甚至还能进一步提高,60、80pe。。。但也可能下一刻崩盘。

市场他是很公平的,卓越的企业,他能带给你业绩长期20~30%增速的好处,但是也要承担高估值的风险。就像2018年以前的老板电器,60pe,年年都是40%的涨幅。18年触摸到一线城市的天花板,增速下降,半年跌到15pe,未来业绩如果一直在10~15%增速之间,那要7年才能靠业绩解套。

比卓越企业稍差一点的,是优秀的企业。估值不高不低,业绩不快不慢,10%左右,如果那天业绩不行了,也要杀估值,但没高估值企业那么猛。

平庸的企业,估值没有任何风险,但业绩也很平庸,例如银行、高速公路等等。

困境中的公司,业绩有风险,但估值的修复可能带来正收益。估值如果一直不修复,就要承担每年业绩上下波动的折磨。

我一直觉得40pe投资业绩30%增速的企业不算什么,除非你有把握这个增速维持8年以上,是2006年的腾讯,2010年的茅台,2009年的恒瑞,当时这几家公司都是40pe,但长时间的高增速,消化了高估值。

而我看到的价值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主要靠40pe的企业赚钱。

巴菲特:

受到了费雪的影响,15pe买入可口可乐;14pe投资华盛顿邮报;12pe接手喜诗糖果;5pe投资富国银行;破产价入主GEICO保险。。。

彼得林奇,擅长发现10倍成长股的天才,但除了周期股外,市盈率最的高只有21,大部分10~16之间。

买入市场定价10pe的优秀企业,却跑出了卓越企业30%的业绩增速,那么这个业绩增速就是你必然赚到的,且不用承担任何估值风险。而运气好的话,也许还有估值的提升。

例如格力电器,专家们年年都谈论格力的天花板,所以格力估值一直都不高,只有10~12pe,但业绩增速长期高达30~45%,2019年业绩慢下来,10%的增速,市盈率完全不跌,因为估值所反映的预期就是10%增速。

取得低估值状态下的超额收益,是及其困难的事情,我们和巴菲特等大师之间的差距,隔了一个估值。

$格力电器(SZ000651)$

$贵州茅台(SH600519)$

$保利地产(SH600048)$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09-19 20:18

您是理智的投资者

2019-09-20 16:15

国内主要货币超发叠加资产荒,房产和优质股权长期溢价,国际上很少有横向对比便宜的时候。单纯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市场已经很有效了,几乎所有基本面预期比较好的板块现在都被挖掘过且大幅上涨过了。所以后面如果没有牛市这种纯粹的情绪推动的话,很难再找到舒服赚钱的机会了。

2019-09-21 08:20

值得一读!

2019-09-20 11:40

卓越的企业只有大熊市才有机会入手,平常就是进入些pe低的优秀企业就行

2019-09-20 00:52

说的太正确了,研究几家行业龙头估值每年都在抬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同12年到15年的创业板,如果再这样下去漂亮50会用10年来消化。估值低才是王道。

2019-09-19 22:08

你的分析有几个问题:1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 也许喝酒的量就下来了 所以拿6000亿市场容量来限定以后经济好以后的情况 不合适 2 茅台还有系列酒没发力 系列酒现在做到了收入100亿,相当于几年前的茅台酒的情况,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了 茅台这十年翻了百多倍 3 茅台一年利润增长14%是没有问题的,算上每年提价6%,不过分吧,这就有年增长20%了,这种情况持续10年肯定没问题,原因是系列酒还没发力。5.6万吨茅台酒+5.6万吨系列酒。光是这5.6万吨茅台酒今后5年放量出来的增长就够五年风光了,还不包括系列酒。所以你的估计太保守了。至少茅台10年内维持30PE 20%增长 没有任何压力。

2019-09-26 15:23

PE我一般当做情绪指标来看的,从国内外历史上来看,对应指数和行业最为有用。
单个个股PE不是很靠谱,因为企业经营阶段和经营背景会发生变化,比如高成长阶段,高PE可以用高增速来消化,所以你说市场很公平,我认为千真万确。成长性好的就高,成长性低的就低。
我一般不超过25PE买入,往后看,只要企业没看错,这么点估值还是消化的了的。

2019-09-20 09:45

好文

2019-09-20 08:51

楼主的思考深刻而理想,赞

2019-09-20 07:50

茅台可能也要等牛市到80p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