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2回复:35喜欢:4
[拿捏]仅从产业讲,去年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开始侵蚀美国厂商份额的元年,今明两年估计会开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了。
北方华创25年如果400亿营收,加上拓荆科技中微公司会有6.700亿,已经等于一个科磊的营收了。
全球一年设备营收也才8000多亿,不算国内各种小厂商,三家份额几乎可以类比大众在全球汽车厂商的份额了,北华一家就快达到福特的份额了。感觉类似于当年新能源比亚迪开始侵蚀外国厂商份额的产业时刻要到了
那会也是年年炒新能源,最后20年国内真正开始出现和海外一个数量级的爆发了
$北方华创(SZ002371)$ $中芯国际(SH688981)$ $中微公司(SH688012)$

全部讨论

新能源资源,技术,市场国内都有,芯片不行

今天加仓了中芯国际。捏着鼻子加的

北华,中微,拓荆哪个更容易冲出重围呢?

04-09 17:00

400亿营收能挣多少?超过100亿的话,目前15倍pe

04-09 19:33

北向就很坚定,北方华创,雅克科技,北向都是直接买买买

04-09 16:31

新能源是完全国产化,半导体还缺核心设备,只有全产业链都跑通不被限制,那才有可比性。

要知道芯片国产化率越低,意味着国产替代空间越大,机会越就越大。

04-09 16:43

2020年取消补贴,比亚迪销量只要2万辆每月

04-09 18:08

看到台积电带领台湾股市创下新高,留下了愤怒的泪水

04-10 10:19

问题是大多数都拥挤在成熟制程,竞争其实很激烈,先进制程还是国外的大多数,而且去年买的设备很多,国内的跟着沾光还是漏下来的也很多,要是后面晶圆厂仍然还是挤在成熟制程里很容易饱和,空间就不那么大,这也是目前半导体设备股业绩虽好股价难涨的原因。先进制程光刻机不突破,目前靠多次曝光的方式仍然空间不大,会局限在小规模应用,这样对周边其他半导体设备需求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