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预测牛熊,不如寻找穿越牛熊的方法!不在熊市巨大损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164喜欢:54

上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我讨厌大跌。我的确因为过去的长期的成功而忽视一些基本投资原则,以及心态问题造成过较大损失。所以我说我痛恨整体资产大幅度的下跌。

但并不包括所有应该的波动。

阅读上篇文章:股票大跌太讨厌了!

持有的个股出现一定的跌幅还是可以承受,甚至部分损失的可能。你要入时先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什么?

这里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买每一个标的的时候,应该尽量有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说到,作为安全边际是投资的中心思想。

到底什么是安全边际呢?他先用债券和优先股投资时的“安全边际”来解释。比如要想达到债券投资级别的话,那么铁路公司的税前利润至少应该在该公司固定费用的5倍以上,并且连续保持这样的业绩。这种过去能够使利润超出利息要求的能力构成了一种安全边际。且公司未来的净利润下降,它仍然可以防止投资者遭受损失。

关于股票,他说如果普通股能够像优质债券那样达到足够的安全边际,他也可以看做是稳妥的。

他举例说公司只发行了股票,而且在危机的情况下这些股票市值甚至要低于前面所说发行的债券市值。也就是说,危险的时候股票可以当债券用,好的时候就变成了股票,可以享受增值。这种情况是一种特殊情况。

他说一般情况下,债券利率为4%,那么利润比股价是9%,那这的5%的利润就是安全边际。在公司正常情况下,资产就可以不断增值,还可以每年获得分红。

如果从现在的A股来看,就是你低价持有一只股票,在市场差的时候你可以持续获得不错的分红,公司还能不断增长。

购买成长股也可以有安全边际,这种安全边际原则看似和成长股理论矛盾,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是认真并保守估算出来的未来盈利应该是比过去的利润更有指导作用。只要你的计算和预测是准确的,那也可以给个折价,这就具有了安全边际。但市场太热的时候,成长股往往没有什么安全边际。那可能就不那么安全了。

所以对于好公司我们可以折价购买,但对于坏公司无论价格多低,投资者最好不要去购买。那些高杠杆的行业和企业可能很脆弱,在市场好的时候,他们成长可以看起来很快,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毁灭也就一瞬间。这也是首先考虑的风险。

其实安全边际首先就是要好好研究后做出最保守,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第二层意思就是要分散:

分散也应该是稳健投资者的理念。即使一个股票看起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安全边际,也不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最坏的结果。因为安全边际只是保证赚钱的概率增加了,但并不能保证亏损出现。但是如果是一组这样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做到真正的分散,即使一个股票出现了问题,你的整体组合还是赚钱的。

但分散一定是在赚钱概率大的基础上的分散,而不是盲目乱买。那样的分散相当于犯更多错误。不能因为分散降低了要求。比如很贵的价格去买指数基金,看起来是一种分散,但这种分散并不能带来安全,也会导致腰斩甚至再腰斩的风险。

第三层意思就是好的标的无论价格跌到多少,你都可以做一个净买入者。

做某只股票,某个基金的净买入者,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就是你买入的标的组合有可观的稳定的持续的分红,分红出去生活花销之外你还能够用剩下的钱买入。

第二就是某一只股票或基金只是你配置的一小部分,而这部分的下跌你可以用其他的资金来购买。

第三是你永远持有收益稳定的配置比如债券基金。债券基金年化4-5%的收益,股债平衡组合尤其适合A股这种大波动的市场,这部分可以给你带来稳定,甚至还可以给你带来额外的收益,让你在市场极度下跌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股票的购买者。

第四就是除了股票你还有其他的收益,这种现金流让你的生活和投资都更加从容。这也是业余投资者的最大优势。

大家是不是注意到,最具有格雷厄姆思想的一组股票在A股还真有,而且还可以轻松买到,这种资产一般在熊市的时候特别耀眼,而在牛市的时候根本不会进入大家的视野。他们有便宜的价格,较高的分红,有稳定的主营业务,这一组股票的组合就是红利基金组合吧。

这就是熊市寒冬的火焰。

红利基金,各种中证红利etf红利低波ETF,就是格雷厄姆说的这种一组证券。他一段时间调仓一次,把能持续分红,并且估值较低的股票纳入进来,把高估了的卖出去。能持续分红的股票一般现金流都比较好,估值也比较低。这样的股票熊市比较受追捧。

当然如果牛市真来了,很多人就忘记了风险,追逐梦想去了,而且低估的股票越来越少,红利基金也会变得没那么有吸引力。

我们从红利基金和漂亮股基金的走势可以看出。这一年时间红利低波是大幅度跑赢易方达蓝筹


近三年一个红利低波涨了38%,而易方达蓝筹跌了38%,相差也是巨大。


这三年是不是A股很熊的时候?

拉长时间看,在牛市的时候,红利低波仍然是那么稳稳的,波澜不惊。牛市中红利低波是大幅度跑输沪深300指数的,而易方达蓝筹就完全不一样了,牛市可以看出净值一路高歌猛进,感受到人们赚钱,数钱那种快乐。牛市的时候,如果红利低波投资者要去跟人比较短期收益,一定有点郁闷。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重要。


我们分段来看效果更好。在股市上涨阶段,易方达蓝筹大幅度上涨,而在下跌阶段跌得比沪深300多。红利低波呢,无论在上涨还是下跌阶段基本上就按照自己的节奏,稳稳的上涨。上市来年化在10%左右。所以买红利低波长期投资,不是太挑时间。而你要是高点买如易方达蓝筹,这套牢的时间就太长了。


因为它基本上就是下有红利和低估值保底,上也不能过快上涨。他是一个稳健组合,作为投资者,我觉得可以用红利低波做一个组合中的配置,相当于中后卫吧。真正的后卫是组合中的债券基金和自己的稳定收入。

很多人可能不满足于10%的年化收益。也可寻找更有性价比的投资标的。但我认为一定要做好配置。不让自己的本金又大幅度下跌。

第四层意思就是要做好长期打算,并做好配置。

我讨厌那种可能永久损失的大幅的长时间下跌。记住没有100%成功的投资,包括过热之后的红利基金。你要买贵了,可能也需要一年才能解套,做好长期打算,做好有效的分散化,现在第一大行业占52.8%,能源占了66.6%,金融占了33.3%被这两个行业给包了。


这不太符合分散的原则,买它也应该谨慎。要投就得配置别的标的,以达到安全的目的。而不受到个别标大幅度损失对自身资产的影响。

寻找一组优秀标的,配置成一组难以长期亏钱的组合,是我未来主要做的事情。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点点的思考,你随便聊几句,可能就会给我带来启发。

精彩讨论

静待花开十八载04-01 12:32

说两句直白且很伤人的话。第一,感觉你这么多年一点长进都没有。第二,你确实不适合做基金经理,更适合做财经博主。

静待花开十八载04-01 13:16

木头兄你是我长辈,前面的话确有冒犯,但确实是我的真话,虽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你文中所说的观点我认为都是“对”的,大部分我也同意,但这些观点都不够深刻,至少对于基金经理是不够用的。
首先说到安全边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理念,但要知道这个词已经被提出来几十年,这个理念的认可是基本功,而如何获得安全边际才是认知提升的关键。个人观点,对于自由现金流和对于生意、公司和股票的非对称性的苛责才是关键。
关于分散我的观点比较确定,巴菲特炒重仓苹果,卡拉曼当前也是重仓一只股,雪球大神007也是重仓,仓位的配比永远应该和赔率*概率*效率匹配,如何匹配请回到前面一条。
最后,我一直坚定认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必须对生意和市场都有深刻认知,对生意认知深刻就是知道什么是价值,对市场理解深刻就是具备交易能力。比如@宁静的冬日M ,他业绩说实话不特别好,但我认为他绝对是大神级别,因为他对于生意和价值的认知太深刻了。而对于市场理解就更别说了,过去几年雪球跑出来的基金经理哪一个不是交易能力很强的。基于价值和市场理解深刻后,自然就会有买卖上区分的锐度。
以上都是术,核心的道还是对公司和具体股票的深入研究,附议市场理解,制定策略。
个人鄙见,多有冒犯,还请海涵

纳履而去04-01 13:32

正和博弈市95%时段不需要用到交易技能,基本面是大道之光、人性的光辉、罪恶的克星、正能量的不竭之泉。零和博弈市90%时段要靠交易保命和撸钱。负和博弈市100%靠交易,基本面是诱导和迷惑对手盘的工具。

吾是顾胜04-01 22:41

只想说一句话:你没有悟道。

自由老木头04-01 13:20

谢谢你真诚的回答和建议。我会总结过去失败。并且扬长避短。找出合适自己的方式。你提到的人包括你,对企业和市场的理解都是有目共睹的。希望你关注我后面的发言。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交流。吃过的亏其实没有白吃得道理。我希望更系统的整理出来。这里只是一小小的部分。再次感谢。

全部讨论

老木头写得很好啊,适合99%的普通投资者。以为老木头没有长进的人,都是自以为是,自以为高人一头的人,其实是学费还没有交够的人。

谈谈你失败的投资经历吧,我觉得这个很有用

买中国石油就穿越牛熊了
当一轮大的上涨行情过后,成功的路径会给人打上思维的烙印,总是沉浸在以前的思维模式。
而市场的现实是,大涨终结后就是大熊,过往的逻辑会被彻底推翻。
很多人活在记忆中不愿意去接受现实,可总一次次被无情的打脸。
这就是很多人账户不能长期增值的原因,牛市只是个过程,结果又跌回原地。
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应该具备多重思维能力,应该具备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应该具备与时俱进创新的思维,而不是思维固化。
当下,很多人活在上个周期,还在分析成长股的各种逻辑因素,还在排排斥大盘股,给它们贴上永远垃圾股的标签。这就是你们最近几年来亏损厉害的根本原因。
我们已经去旧迎新坐上新周期的快车,账户多年持续稳健上升。

04-01 13:57

都用上这个APP了,我来说下吧,普通人真的不要去判断牛熊,能判断我直接期指上杠杆,无论多空早就赚翻了。对于小散户来说,要么走资产配置的路,要么就是走实业投资的路,外部的都是噪音。资产配置的话,我直接贴答案好了,美股,红利指数,债券,加黄金。按照3331比例来做,季度平衡年度平衡随意。过去近10年化收益率和年度回撤应该是可以让一个啥也不懂的散户满意的,不用判断啥牛熊的。再往后10年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市场分散,品种分散,几乎完全不相关。唯一要克服的就是承认自己啥也不会,话说我这个配置方案,在有些投顾手里,是要卖很贵很贵的,免费送给有缘人了

说一下个人观点,我觉得应该增加一项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或者说要有足够好的信息供应商,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这样才能在股价下跌时知道为什么跌,是基本面有突发利空,还是大盘下跌带下去,还是仅仅市场风格不利这个板块等交易因素?如果有突发利空,是长期的会撼动整个投资逻辑的,还是短期的应该忽略的基本面波动而已?比如融创这个例子,大金链子怎么跑的,他原话是有做债团队,说发现民企地产偿债能力迅速恶化,他研究确认后迅速清仓。又比如大金链子的乐视,也是他团队有人收到信息说乐视给供应商的兑付能力在变差,他打几个电话问一圈后发现是如此,然后快速清仓。不觉得他收到的这些信息很重要吗?换成是老木头,如果融创股价跌一些时就得知民企地产整体偿债能力快速恶化,是否还会坚持高仓位死捂呢?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出正确判断,不是判断力出了问题,而是没有足够的信息。所以拥有足够的信息很重要,特别是在下跌时,你会知道为什么跌,才能正确判断该坚守还是放弃!

04-01 15:19

一言以蔽之,长文的中心思想是:低估买入,竭尽全力避免(大)回撤,即高估卖出。

04-01 22:21

直白些说,这样的思维局限性和应激反应比例很大。^_^
更本质上说,买公司、买未来,估得准,这些比分红重要很多,尤其是政策市更是。(你似乎谈企业谈未来的比例太少了)
大幅下跌,是有原因的~不可说。解决之道就是更高维度上破解这些原因~难做到。其次就是降低投资比例~分散没用的。
零零总总,我也在反思总结中……

04-01 22:54

认同 ,是有人能战胜市场,那是极少数人。看看这三年埋了多少主动基,过度自信死的快。还得是分散配置低费率Etf,然后个人就能取代基金经理。
往下聊就是砸他们的饭碗了

04-01 16:47

上次木头老哥穿越失败了

04-20 14:06

我的感觉,老了,和投资者说里意气风发不一样了,有点遍体鳞伤的感觉。至于成长与否,不能妄下断言,这个市场喜欢用成王败寇来下结论,但我知道,举着火把安全穿过炸药库的人当然不能算聪明人。
不管怎么说,别人的教训,哪怕只有一句有用,都是财富,希望多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