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也走起了长征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2018年3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

自此,中美贸易战再未停歇,延续至今。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贸易战中,最引入注目的事件无疑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从要求美国供应商剔除华为设备、禁止华为投资再到直接断供,美国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坚强的中国人民绝不会向任何不正当的做法低头。

贸易战至今,中国进出口额稳步增长,华为不仅没有被制裁,反而在断供之后又重新推出自研芯片的手机。

2019-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果说上一个5年,大家的注意力在芯片半导体,那近两年的亮点非新能源车莫属。然而,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知不觉中中国汽车界也迎来了自己的华为时刻:

2024年6月12号,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额外关税。

7月4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税率公布,临时关税适用于部分中国生产商,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19.9%,上汽37.6%。这一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

这个17.4%、37.6%仅仅是加征部分,欧盟正常乘用车的关税也要征收10%。换言之,最高关税其实是47.6%。

而经欧盟“严选”,享受到这顶格关税的“宠儿”便是“出海顶流”上汽集团,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

增加关税的目的自不用说,那就是用高关税限制外来竞争者的进入。那为什么又要限制呢?因为本地产品竞争力不够。

从2015年到2022年7年间,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成本持续下降。中国电车平均售价从6.7万欧元降到3.2万欧元。然而,欧洲的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却上涨了17%,从略低于4.9万欧元上涨到超过5.5万欧元。

欧洲消费者面对着这明显的一升一降,自然选择拥抱中国汽车。

欧洲汽车在市场上竞争不过,便通过关税手段作弊,以政策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欧洲电动汽车不是上涨了17%,那就让关税最少提升27%。对于卖得最好的上汽汽车,直接加税47.6%。

以说,高企的关税打击的不是上汽,打击的更是中国汽车,打击的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布局!

由此可以看出,欧盟加征关税的动机并不单纯。

说起来也并不复杂,汽车是欧美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为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达8%以上,超过3,900亿欧元。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极其庞大,又可以带动大量就业。

换言之,汽车产业就是欧洲的“衣食父母”、“摇钱树”。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欧洲汽车产业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新能源汽车的大潮,新能源转型远远不及中国。

与之相反,中国在新能源车这条赛道上突飞猛进,勇于开拓,不仅在新能源车本身的赛道上做得出色,对传统油车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譬如2023年,就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标志性时刻。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达491万辆,首度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其中,上汽集团表现得尤为亮眼:2023全年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连续第八年蝉联国内行业第一,助力我国汽车出口量登顶全球。而欧洲是上汽首个“20万量级”海外市场,中国每出口欧洲10辆车,就有7辆来自上汽乘用车MG品牌。

可以看出,上汽集团的MG品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汽车出海的排头兵。

MG品牌不仅发布了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MG4 EV,总体销量更是遥遥领先:截止2023年,MG品牌连续5年蝉联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累计出口达220万台,深受国际市场认可。

MG品牌不仅在英国、西班牙纯电市场跻身前二,而且已在全球各大主要市场跻身前十。

成绩来自于早早的耕耘。事实上,上汽MG是中国品牌中,最早开启新能源车出口的品牌,早在2019年,MG品牌旗下纯电SUV名爵EZS就批量出口西欧市场,开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出口的大幕。

MG品牌旗下电车更是同级中唯一一位满足欧盟针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评估、管理的REACH环保法规以及ELV法规的三满贯选手,成绩可以说是十分亮眼。

攻势易形,在市场上斗不过,欧盟不从内因上找原因,于是就从市场之外找办法。也难怪上汽能被“欧盟甄选”。

然而,用“盘外招”,欧盟内部自己意见就不统一。

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在6月8日发表讲话,明确反对因与外国竞争而封闭欧洲汽车市场,表示“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挪威政府并不相干,这一做法也不可取。

可以看到,积极拥抱新能源车大潮、与中国展开充分合作的国家均反对贸易保护。

相反,这次支持加税的国家除了法国、意大利外,还有欧洲大量做燃油车配套的小国家小厂家,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在传统油车领域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因此,欧盟加征高额关税,是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燃油车产业矛盾激化的产物。欧盟内部利益也并不一致,很多政客为了操弄民意而在这个贸易政策上顺水推舟。可以说,加征关税责任完全在欧盟。

然而还有更离谱的“盘外招”。

这次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有“阶梯式关税”之说。总计抽样的三家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然后欧盟委员会对这三家中国车企发出“警告”,称没有提供“足够信息”。

那足够“信息”是什么呢?

上汽集团为例,上汽集团早已全面配合欧委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欧盟(EU)的规则,提供了所有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必要信息,但欧盟委员会要的是商业机密信息——要求上汽提供自主品牌电动车详细的三电方面的核心技术、重要技术图纸和参数。

并表示, “不配合调查”就要额外加收高关税!

上汽集团只因不肯提供魔方电池的核心技术,就被首当其冲征收了47.6%的最高惩罚性关税。这是欧洲对中国汽车的“杀鸡儆猴”,妄图分化中国汽车!迫使中国汽车低头,不费吹灰之力窃取技术和商业机密,也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欧盟的关税既不会增强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也不会阻止中国企业继续扩大领先优势,更不会改变客观的竞争格局。拥抱全球化,通过合作向中国汽车产业学习,弥补自身在电动化智能化的短板,才是欧洲汽车产业发展的正道。

所以,回过头来看它们提出的制裁理由根本不能站住脚。

这些名义理由包括:“中国政府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巨大补贴”、“欧洲车企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中国汽车不环保”。

一一来看。

各个国家都有产业政策,这不是中国独有;其次中国的补贴一视同仁,逐步退出。

比如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和厂家的补贴一视同仁,金额在3000元~5000元人民币不等,并且购置补贴政策早在2022年底就已到期退出。

反观欧美对自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动辄就是大几千欧。法国2023年12月正式落地的方案电动汽车最高补贴5000欧元,低收入家庭的电动汽车补贴增至7000欧元;德国早在2009年就正式落地一系列政策,4 万欧元以下车型最高补贴 4500欧元。

对比下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并没有特立独行,也并不是靠补贴才把电动汽车产业做好,相反,欧洲的补贴只多不少。

当然,我们自说自话分量不够,来听听外企的声音才更加客观。

欧盟说欧洲车企遭受“欧洲车企遭遇了不公正待遇”,结果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态,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

德国大众汽车也明确反对征收此类“反补贴税”。他们认为欧盟委员会做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

欧盟说中国汽车不环保,更是无稽之谈了。中国制造的汽车在运往欧洲的过程中,物流产生了额外的碳排放,那本国燃油车产生的碳排放就不是碳排放了?

两个碳排放放在一起,哪一个是高尚的,哪一个又是龌龊的?

中国车卖的好并不是恶意压价,也不是依靠补贴,而是本身既有技术又有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

从宏观上看,我国是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国家,供给充足和需求庞大堪称经济学里的“天作之合”,可以拥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提供足够空间,最终迭代出物美价廉产品。

中国电动汽车就是充分竞争的产物,上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产业角度看,汽车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光依靠廉价劳动力可生产不出好汽车。

还是以这次遭受最重打击的上汽为例。

上汽集团推出的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MG4 EV,在2023年成为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量冠军和中国新能源车型出口冠军,靠的可不是什么补贴,而是靠对海外消费者安全、环保、智能、操控等多方面需求的把握。

在实用方面,MG4 EV拥有着520km的超长续航,拥有媲美中高级车的宽阔内部空间,还搭载着高清360°全景影像系统,配合透明底盘,让驾驶者视野不再有盲区。

在安全性方面,MG4 EV荣获Euro-NCAP欧洲五星安全标准认证,覆盖了整车安全、电池安全、内饰座舱安全。

在驾控层方面,MG4 EV拥有卓越的运动驾控,更是能够实现更好的动态性能。

可以说,不仅仅是上汽集团,整个中国汽车界都走起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但今天的中国汽车,早已不是40年前的中国汽车。

首先,我们拥有过硬的技术,这是斗争的底气之一。

比如这次欧盟觊觎的魔方电池技术背后,是上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积累专利高达2.6万多项。经过长期不懈的投入和深耕,上汽基本完成了从技术引入到技术反向输出的“华丽转身”。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汽“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刚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实,上汽新能源已是两度登顶。早在2017年,上汽凭借自主研发的第一代EDU混动技术,一举问鼎当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大奖。

正是基于这丰厚的技术基础,上汽MG也将以“三个坚持”组合拳应对,其中一个技术硬拳头便是业界最高标准的“超级安芯承诺”。

MG以业界最高标准的“零燃保障”,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用户的行车安全,承诺整个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烧旧赔新,展现了对电池安全的绝对信心。

而且上汽MG还承诺三电终身质保,不再限制首任车主,非营运车主每年三万公里限制改为不限里程,进一步提高了MG产品的保值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用户的拥车成本。

让人惊喜的是,老车主一样同享:本次推出的“超级安芯承诺”具有回溯效力,相关车型的老车主也可安心享受,极大地增强了目前荣威、MG既有车辆的保值率。

什么叫自信?这就是自信!

这不仅展示了上汽MG在技术创新和品质保证方面的实力,也为应对欧盟关税提供了有力的产品支撑。可以说欧洲本土电动车,目前没有一个品牌能做到这种程度。尽管关税提高了门槛,但上汽MG选择用技术跨过门槛。

其次,我们走的是竞争的正路,是讲规则、重消费者的大路,这是底气之二。

在欧盟委员会决定征收反补贴税后,上汽集团第一时间向全球客户、合作伙伴及媒体朋友们声明,其中有一段重要表态:

随着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的日益增长,我们正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绿色工厂引入欧洲。我们希望通过积极举措,促进中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既包容开放,又不卑不亢。


上汽“三个坚持”组合拳当中,第二个“坚持”便是上汽MG将扎根中国、回馈用户,坚持打造全球品质全球车。


MG4 EV作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拳头产品,无惧关税压力,对外硬刚,对内回馈,直接杀入9万级后驱市场。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损害欧盟消费者的利益,未来,在欧洲市场购买一辆MG4 EV的价格将与中国市场的3.4辆相当。

那这个贸易保护究竟保护了谁?

第三个坚持,便是持续加码、放眼全球,坚持代表中国车走向世界。面对欧盟关税的不公,MG品牌已具备灵活切换到海外工厂生产的条件,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定供应。

商业竞争,终究是看的谁产品好,谁的性价比高,虽可能道阻且长,但以MG为代表的中国汽车,最终将胜利完成长征。

正如此时此刻,载着无数MG汽车出海的货轮正在驶向世界各地,不管一路有多少风雨,中国汽车终将乘风破浪、穿越风暴,成功到达彼岸。

全部讨论

07-06 11:28

1)车的质量!2)使用费成本(够底)就是核心竞争力!

07-06 08:53

广告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