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4年管理层内部会议记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3喜欢:48

阿里是张坤、芒格旗下公司、柏基投资等机构重仓股,也是我组合重仓股。最近阿里发布财报后股价先大跌后大涨,原因可能在于给机构开的内部小会改善了机构的看法,内容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管理层前言:

淘天策略在奏效,GMV双位数增长,88VIP突破3500w。我们在用ROI驱动(一涵注:审视回报率,吴泳铭这个理工男上台后更相信数据说话)的方法去投资,提升价格力产品供给,优化会员项目体验,提高用户留存和促进消费。

淘宝天猫(简称TT):FY25 GMV延续强劲表现,下半年TR(一涵注:TR就是take rate,指电商平台从交易中抽取的费用率,主要包含佣金和广告)开始改善(全站推+低TR的业务模式改善)。

一涵注:补充一下,我注意到淘宝在APP内减少了很多降低电商转化的版面,比如纯粹短视频内容减少了,淘宝兄弟公司的小程序页面像淘宝买菜减少了,以及“我的”标签里,将看乐子用的淘友圈换成了高相似度人群购买产品的推荐,也就是类似拼多多的拼单算法。

至于全站推广,这是个类似拼多多那样低门槛傻瓜式的投广告的工具,拼多多靠它实现了广告费收入远超平台成交额GMV增速的奇迹,管理层下面会详细说明。)

AI:云业务机构转型在进行,项目质量更加重要了。通过降价刺激了包括基础大模型在内的AI需求释放。核心公有云双位数增长,AI相关的三位数增长。

AIDC(国际电商)+菜鸟:零售业务增长强劲,choice订单占比已经达到70%。(一涵注:choice是两年前蒋凡在速卖通这个类似海外淘宝的十年老平台上发明的新模式,平台包揽物流和售后,以提升消费者体验。)

扩大的亏损主要是投在了choice 包括trendyol(一涵注:阿里收购的土耳其电商平台,目前在土耳其和中东、东欧市场排名靠前。)等等上。

公司期待AE(一涵注:即速卖通 Aliexpress的缩写)整体的UE(一涵注:Unit Economics,每笔订单收入)持续改善。

问答(Q&A)环节:

1. 淘宝天猫增长的驱动力

A: 策略一直在奏效,之前的投入开始逐步兑现。订单频次一直在增长,过去一个季度在服务上又做了很多改善。整体上,88VIP确实权益有所改善,另外我们也推出了一些新的M2C(一涵注:工厂直连消费者,比如1688严选)的产品渠道。

2.2季度是否看到了双位数GMV增长延续?退货门槛降低这些对实际的退货率以及对商家的影响?

A: 更多是参考是和行业增速的差,因为从绝对量上确实有些基数效应的影响。所以核心是稳定住相对市场份额。这些权益退出确实会推动退货提升,但主要是集中在88vip身上,而且巴巴的退货在同行中仍然是相对不错的。这些确实改变了消费者和平台交互的模式。

3. 集团盈利趋势展望?

A: 现在还是财年比较早期,我们在刺激重新增长上正处在不错的位置,需要很多的投资。一旦GMV恢复增长,广告增长会随之而来。另外AIDC的UE改善,云业务恢复双位数增长,这些都是趋势。盈利会恢复增长,但没办法确认节奏,更重要的先关注这几块的收入增长。

4. AI业务的体量?

A: 与同行相比,我们是开源模型,这对我们的云基建层是个很好的补充。当前在中国变现大语言模型的方法还是云计算,所以这会驱动云的收入增长。我们有大模型,有成本优势,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里的独特优势。另外现在需求大于供给,所以能看到三位数的增长。

5.今年二季度能保持CMR增速吗?(一涵注:淘宝天猫的广告和佣金等收入,也是我关注的阿里核心收入指标)去年基数比较高

A: 没办法讨论短期的cmr和收入,核心还是聚焦GMV。CMR和GMV的gap会随着新广告工具推出逐步减少。

6. FY24虽然在投入包括做股东回报,为什么整体EBITA利润率还是维持在了17+%?(一涵注:摊销前的利润率,其实巴菲特和段永平都不喜欢扣除摊销,我也觉得这个指标价值不大。

A: 我们的balance sheet很强,会继续做capital return。(一涵注:就是说阿里财大气粗,可以拿自有资金来给股东回报)

利润率背后,有很多动态,过去几年margin不错但是gmv在loss share,投资者会对mkt share更加关注。现在,我们已经发现很有效的办法去实现gmv的增长,在此之后才会有利润的增长,GMV和用户是最优先的。

一涵注:过去几年阿里降本增效挤出了利润,但是发现投资者不买账,现在还是要回到用户视角,为用户服务来做收入增长)

7. 淘宝的利润率因为推出服务会变低吗?

A: margin(利润率)还在行业的动态波动中,取决于行业集中度,竞争等等。

如果看电商平台,行业竞争是剧烈的,但整体都是比较高margin的,其中淘宝是独特的,有最大的商品库,并且在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匹配,并且提供很好地物流履约体验和售后服务。目前没有其他平台能够做到所有淘宝已经做到了的,能做到平衡。

一涵注:我不止一次也提到,阿里的核心优势,就是阿里拥有最丰富的商品和服务生态,这是淘宝具有的差异化消费者价值,这个优势需要巩固住,林园、段永平、巴菲特和张坤都非常强调差异化,有差异才能保证利润)

8. 云下半年内部支持的收入会双位数吗? (一涵注:回答黑话太多,我用通义千问给翻译了)

A: 目前我们的报表统计范围涵盖了外部和内部数据,但我们倾向于分开(break down)来分析,因为管理层不仅仅希望看到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运用AI(adoption),还期望整个行业都能有良好的运用情况。因此,我们的考核重点更多偏向于外部表现,而不是合并后的数据。

一涵注:最近两个季度阿里把集团内的云收入也合并到阿里云的收入里了)

就人工智能(AI)的利润率(margin)而言,由于供应小于需求,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三位数(triple digit)的增长率将会是一个可持续的趋势。

一涵注:AI云计算的供不应求也是我近几年很期待的可能带来爆发的业务增长点。)

9. AIDC会提升UE,怎么预期?怎么看绝对体量的loss?

A: AIDC需要合在一起看,增量的亏损主要来自于跨境,当然跨境也在驱动增长。所以会继续花S&M去获客,绝对亏损年对年回增长。会在全托管和本对本模式上寻求一个平衡,在寻求更好的UE,如果UE控制了可以进一步控制亏损。

10. 广告工具,ROI的变化怎样?天猫超市的源头直采怎么样,同行这块做的不错?

A: 全站推的理论和同行的是一样的,大品牌可以有大的团队去规划搜索规划目标,但SME没有这个能力,全站推的作用就是这样。所以能看到不仅是已有商家,新商家也在用,现在还在做ab testing。商户可以持续拿到更好的ROI。

一涵注:全站推就是我说的跟拼多多一样的傻瓜广告投放工具,如果能够实现拼多多的投入产出或者说ROI效果,那么不仅方便了小卖家经营,也减少了大卖家钻漏洞,消费者和平台都是获益的!)

我不确定是不是在天猫超市下做,但可以leverage我们的本地履约能力,饿了么履约网络可以说淘宝以及说生鲜的基础设施网网络之一,我们也在考虑驱动这块的频率。

11. 全站推的作用可能还要些时间,今年看到TR稳定的能见度有多少?

A: 最优先的是GMV,会在GMV起来之后去变现,会是个平衡,所以预期企稳回升会在FY25的下半年。

12. AIDC现在每个季度4bn的亏损是持续的吗?

A: yoy loss肯定会增长,亏损也会持续。

13. FCF(一涵注:经营性现金流下滑很明显,这点华尔街很关心,详情看我历史文章)这个季度下滑明显,OCF也有下滑,当然PPE有影响(菜鸟+AI),还有其他吗?

A: FCF下降:1)10.5bn dividend change for ant;

2)7.7bn CAPEX,主要受阿里云驱动。

一涵注:蚂蚁分红变少了不是常态的,阿里云投资力度加大可能是常态的,毕竟投了AI五小龙,后续可能要加码)

14. 8月转化上市地位后,入通有什么瓶颈?

A:3/9月两次机会,没有其他技术瓶颈。

一涵注:很多人会把阿里加入港股通当作利好,最快今年9月入港股通,慢的话等明年3月。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以后买阿里方便多了,不需要换港币跨境汇款)

正巧,有群友让我分享讲讲阿里出财报暴跌当天,我逆势卖出多多抄底阿里的决策过程。我的回答很简单:

核心就是我们要有对阿里业务是否真的在向好的深入理解,不被市场短期情绪带着走

#房地产大招!住房贷款政策再度调整# #重回上坡路?腾讯股价站上400港元# #反弹还是反转?地产链还在飙升#

$阿里巴巴-SW(09988)$ $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现在阿里很多人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所以才会不断给拼多多和抖音抢了市场份额。就说这个全站推,出来的数据都是假的……感觉现在这个企业文化肯定是有问题的,现在都是吃老本。

我看完之后的观点还是和之前一样:
1. 管理层战略已经转向,并且开始落地,这个是好事。
2. 但是战略的落地的效果其实不确定性很大,如果现在大仓位进去,未来战略落地的效果好,那自然赚大发了,但是如果未来战略落地之后市场不买账(也就是业绩没有起来),那么现在买其实依旧存在风险。
所以现阶段小仓位可以参与,但是如果之前我看中的一些点逐步成为现实之后,我会持续增加仓位。(例如国内电商的增长能超过GDP;阿里云外部营收增速持续增长,利润率持续提升,AE可以保持30-40% yoy的增长;饿了么、youku、高德、damai、飞猪、大润发之类的该卖的卖,该上市的上市,总之自负赢亏,这些业务不值得国内电商一直在输血)

ppt选手加舔舔导致阿里前10年的没落,不过吴妈上来,感觉拐点快来了

05-20 22:25

这种情况算是内幕交易吧?
是不是说明这公司企业文化有问题?

怎么入讨论群大佬

05-20 22:41

我理解错了,我以为是年报发布前就和大型机构交流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