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喜欢:0
美元已经到加息末期,人民币忌惮于贬值的压力还没有大幅度降息,美元、人民币长期走向零利率的趋势没有改变,尤其人民币面临的压力更大,避开大量货币错配的公司,在公司基本面良好的基础上,寻找长期受益于零利率的公司。

热门回复

2023-06-07 11:18

扯了半天你都没搞清楚核心因素,零利率的本质是人的创新创造更重要了,资金的回报降低、资金的重要性减少,这是人类几千年的趋势,信息时代加速了这个进程。和平一万年农耕社会也是高利贷。

2023-06-18 18:38

算,但不是核心因素,紫金负债率好像60%上下,工业金属全球市场定价

2023-06-10 09:09

这个可以拿老美的经验作为参考。两类资产相对受青睐,一类是可以通过拔估值来实现高名义回报的资产,如老美的科技股;另一类是名义增长不高但名义回报率很高的类公用事业,如水电、燃气等。

稳定派息的川投、国电、福能以后都会成香饽饽[大笑]

2023-06-18 17:56

请教紫金算不算这一类长期受益的公司?

2023-06-07 18:42

公式正确,可以解释过往,但提供不了未来的洞察力,尤其考虑到产业链的转移,内部产能过剩,零利率走势可能会比预期更快。零利率不是偶然的,就像金本位必然破掉一样,但很难说什么步调。主要原因就是我前边说过的两个因素,资金在生产要素中的权重下降(或者说人和科技的因素大幅度提高),其次只要不通胀资金会不断地印出来,另外当期的资金回报率也在下降。

[想一下]

我的看法或许比较科班,i=i*+a(π-π*)-b(U-U*), 我暂且认为我们探讨的是i,那么其中两个部分我是有观点的。其一是i*,实际利率,长期看与实际经济产出增速正相关;其二是π-π*,通胀水平。
我想你说的是实际利率,而且这点我也是认可的,潜在产出的角度看实际利率中枢应该下行。但是或许还有别的因素,会扰动最后所得到的名义利率(fed funds rate),比如经济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的扰动,通胀,等等等等。
最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打开下面这个链接,但是它包含了1955年到今天的利率。如果我们直接在网页上搜索,甚至只能看到1980年后的利率,而感官上自然觉得这就应该一路向下,但是至少从1955年开始的这段历史看,它并非如此。
网页链接

当然,你要说美国到了加息末期,那我是同意的,但是未来通胀中枢我认为会上行,利率中枢随之走高。举国内的例子来说,供给侧改革在一些学术研究也被认为是推高了国内的利率中枢。由此,我会更多的关注“不那么遥远的未来”。

美国没了中国的供给, 能保持现在的通胀水平吗? 过去十年的估值中枢抬升,如你放进去几十年的维度,那很有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就像“和平年代”这个00后习以为常的东西,它真的是常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