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培养的一点经验教训

发布于: 雪球转发:405回复:318喜欢:839

在股市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收到了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有点高兴。儿子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项目录取了。

从高考的焦虑中缓过神来,更容易看清自己在孩子培养方面的的得失。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更多地感受到的还是本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事,过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更遗憾的是当你觉得自己下一个会有所进步的时候已经没有下一个机会了。把教训分享给雪球的朋友,期望看过能有一点启发。没有系统,想到了几个方面,顺手写下了。

一、了解孩子的基本面


孩子基本面一方面是共性,孩子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表现,事先了解了就会更有针对性,也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自己的焦虑。举几个例子:小时候在农村,小孩生下来父母看着腿很弯,很多都用板子绑一段时间,他们不了解腿会自然长直。新一代的父母很多为孩子的早恋焦虑,他们不了解,营养丰富之后,孩子比他们那一代会更早生理成熟,其实看看历史,封建时代皇家男孩十几岁也有生孩子的了,原因就是他们的营养更好。陈美玲为了养育孩子特别读了儿童心理学硕士,这才是真正热爱孩子母亲应有的姿势。孩子青春期尤其要警惕,反叛是常态,但只要没有品德问题,家长不应过分压制或者强制孩子,过几年会看到孩子的成长也许就云淡风起了。

孩子基本面的另一方面是个性,这个就有点难了,要下很大功夫才能有所收获,孩子小的时候活动范围有限,无法更多展现自己,家长很难观察到太多孩子的取向,但如果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潜力加以激发,功效也是最大的。在这方面,自己做得是不够的,当时很忙,老婆几个月后也上班了,老妈和阿姨帮着带。唯一做的好的是支持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小学看书后买了很多化学和物理设备,在屋里点火做实验搞得乌烟瘴气,我们虽然保持警惕但并不责备他。实际上可能那是他好奇心最强的一段,很遗憾,后边他再也没有这种热情了。

二、孩子的教育应当立足一生,只能是价值投资

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给予孩子不同的帮助,目的是为了他以后能更好地成长更幸福地生活,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功利目的损害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孩子一出生就在探索世界,他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都在帮助自己认知和成长,行动没有太多的优劣可言,有些阶段,游戏甚至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孩子的早期教育一定是寓教于乐,他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不应当强制他只学你想让他学的东西,这些东西应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儿子是比较早就学会阅读了,但我们没有总是教他认字,而是把现实中见到的物体标上汉字,找到有文字标注的一帧一帧的flash动画给他看,时间长了,他就会把这些东西对照记忆了,而且兴趣盎然。幼儿画报是那时候我看到的最好读物,故事、语言、字体设计的都很考究。早期阅读一定要注意大字、语言简单。我们的传统是喜欢让小孩背唐诗,我不赞同,孩子看得见、理解得清楚才会高效吸收。学了一定数量的字孩子就会连蒙带猜的阅读了,这个时候他会有很多字读错但意思理解,不要打断他,过几年这些问题都会自然解决。

阅读会打开另一个世界,到了一定阶段,家长只要负责选书就可以了。我的做法是选择有趣的科普书,帮助孩子探索世界,英国的科普书是做的非常好的,大家可以留意,国内有翻译版本。到了一定年龄可以选一点历史故事和小说。再大了可以看一些涉及观念和逻辑的书了。学前和小学读的书最多,中学课业多了时间就少了,高中就更少了,家长也只能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这个假期我还给他买了《西方能主宰多久》《价值》《思考:快与慢》等几本书,以后可能也帮不了啥了。

作为家长,我期望自己的努力能对他一生的基础有所帮助,厚积薄发,我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结果责备他,也不会为了短期的功利损害长期的健康和积累。事实上,长期这样做,有些阶段性的目标会水到渠成,比如小升初,人大附中的测试几乎无法准备,因为孩子从小到大的长期积累很轻松地就应对了这种漫无边际的素质测试,部分只靠做题的孩子有的即使奥赛成绩很强也被淘汰了。

孩子在小学数学极少拿到满分,虽然都是很简单的题,但我们并没有像学校那样要求他反复刷题,有些问题是随着心智成长就可以自然解决的,反复刷简单题目只会耽误孩子的成长打击孩子的兴趣。

三、再好的家长也只是激发孩子的潜能,不要过于勉强

中国的家长普遍都为孩子的教育投注了很大精力,这肯定是好事,但孩子能走多远,并不是父母可以左右的。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改变的了,很多东西来自遗传。家长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并激发出来,孩子不存在的潜能家长后天是无法凭空创造的。接受孩子的优缺点是第一步,不要试图强制改变孩子,有些个性就是遗传的不管你喜欢与否,也可能隔代遗传,不直接来自于父母。强制改变无法改变的东西是不明智的甚至会造成伤害,顺其自然更好。

从历史上看,教师和牧师家庭出生的孩子成材率更高,这些家长长期与人打交道,与孩子的接触时间也可能会更多,他们了解孩子了解人性都更多一些,更能扬长避短地发挥孩子的潜力。

最后想到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手机的使用,视力的损害是极大的而且目前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逆转,OK镜只能维持,如果已经近视了带一带还有用。养成好的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全部讨论

坚持买对的2022-11-25 11:04

世说新语好文章

小猪向前游2022-10-18 19:01

时隔一年多再读一遍,感谢!

北海之心2022-08-22 18:58

牛啊,清华这个专业,出来天生适合做量化啊……

seagateabc2022-06-09 13:14

问下,看5min小猪佩奇,对视力影响如何?

当理性来敲门2022-06-08 19:16

概括得比较好!点赞!

小李学投资2022-06-08 19:14

才看到这篇文章,真优秀

用户89344008462022-02-23 13:32

留QQ,   进实盘

Miss微蓝2022-02-01 01:38

谢谢新语老师如此真诚的回复,我再跟孩儿爸好好讨论讨论(孩儿爸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统一思想,好好引导孩子,争取让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又是有趣的人。最后,祝您新春快乐,虎年大吉!

世说新语2022-01-30 21:38

确实有点多,每个项目都有好处都能训练孩子的某一方面,其实不上课的时候或者游戏的时候孩子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对孩子影响最大、能促使他进步最快的应当是他乐在其中或者确有特长的内容。就拿绘画来说,除非孩子特别喜欢,否则花很多精力未必有很大收益,审美某种程度是一种天赋,日常生活时时都能体现人的审美品味,训练只会让他掌握某种技术而很难改变他固有的品味。
我儿子幼儿园阶段没有上外边的班,小学二年级以后上了学而思的奥数班,也是因为学而思在他们学校做了数学测试,觉得他数学有点潜力动员他去就跟着去了,后来三四年级又上了英语班,因为他小学班上很多人英语能力很强,觉得他不上可能这科要拖后腿。
他体育班都是在学校上的,小学开始练了一段足球,二年级的时候又有俱乐部到他们学校选击剑人才觉得他合适又跟着练了两年,后来我觉得击剑不便于随时活动而且一对一不是集体项目就给停了,继续在学校足球队跟着练。他踢的一般,但比较喜欢,从小学踢到中学长期坚持下来比同龄人就好一些了,到大学参加了院队,对他拓展人际关系很有好处,因为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和校友都参加院队。
我觉得您做得已经比我们好了,体育只要喜欢都可以参加,尤其群体项目更好,不用担心他未来会缺少某些技能,中小学时期最重要的是厚积薄发,身体、习惯、思维、视野等基础方面的内容具备了,他以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