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5

祝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来年大吉大利!

01 

运作情况

 当前基金持仓中高水位,其中港股约2成仓位,以医药新能源车为主。A股方面,基金的仓位集中在一些长期关注的核心方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整体延续之前的布局。

 全年来看,基金在港股头寸上取得正收益,但是更为重要的A股头寸录的亏损。整体年度业绩差强人意。一些新兴赛道的品种在下半年严重拖累了基金净值。基金在一季度以均衡布局相对抗住了市场的调整,但是在二季度的成长赛道反弹中没有及时大力回补成长仓位,而是均衡配置在成长和稳增长赛道中错过做净值的良机。三季度市场的回调中组合也同步做了适当调整控制风险,不过在四季度的疫情线房地产主线等反弹中没有大力跟随把握机会,而是在成长品种中继续潜伏低吸,随着新能源板块的破位躺底,造成全年业绩的被动。

 对此基金经理倍感遗憾,也向长期关注我,支持我的朋友诚恳致歉。基金是以结果论英雄的行业。基金年度净值的回撤,既给基金经理财务上的带来损失,也是对基金经理智力的嘲弄,付出的心力的否定。作为职业化时间不长的基金经理,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净值下的托付责任,挖下的坑,只有自己默默无语,加倍努力填补出坑。欲戴王冠,必受其重,这样的开局不算太理想,但是既然在这样市道中坚持了下来,在持续做“正确”的事情,那我也相信在不断的总结进化中,我会把事情做“正确”,终将得到回报。

 研究方面,2022年,针对黑天鹅频出,基金重点关注的长期赛道以能够在国民经济比重中不断扩张,提高占比的新兴成长性行业为主。特别关注那些空间大,渗透率低的行业。这些企业在长期成长的路上。比如虽然今年光伏,电动车指数都跌去了3成,但是他们的业绩当期都释放的不错。在低位等待下一年的继续演绎。

 2023年,基金将继续关注那些长期空间大,处于导入期或者加速渗透期的行业里的头部企业。在业绩创新高的情况下,企业价值将打破各种猜测回归基本面,股市的市值分配也将同步反映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也是我的信仰和系统的一部分。

 交易方面,基金会以选择优质赛道,波段轮动的方式进行配置。同样注重下行风险管理,必要时通过股指期货对冲,整体来说,能够起到平滑回撤的作用。

对于年底当下的这一波调整,基金经理认为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因此坚定持仓。由此造成了年尾净值的一些波动,也请投资者包涵。

02 

市场展望

 2022年市场出清的较为彻底,全球流动性收水,国内疫情的不断反复,欧洲冲突和能源危机,都给市场带来了很多压力。全年经济泛善可陈,而不甘寂寞的资金通过不断地切换主题兴风作浪,制造了市场的局部活跃。但是整个交易博弈性非常强,风格上对交易型选手较为有利。在整体市场缺乏交易量的情况下,存量资金短期在局部主题上的集结,也意味着对其他板块的抽水。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下跌,这对明年工作来说也是一些机会。

 整体市场:

处于低位,基本面也是处于百废待兴额度阶段。今年GDP的增速极低,也会衬托出明年的活力与韧劲。

 今年压制市场额主要因素包括全球流动性,大国竞争,供应链紊乱,疫情抑制的市场需求。

 展望明年,这些因素基本出清。因此市场有望恢复。

 可能的风险点:

 l 外需疲弱

l 日本央行货币锚提升

l 大幅通胀

这与很多宏观年度策略观点都较为接近, 也就不展开了。

03 

重点行业

 回顾2022,从行业来说,2022年业绩表现比较好的有煤炭,作为周期股的代表,长期缺乏关注度的“夕阳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

 旅游也同样排名前列,可是显然旅游业的基本面上泛善可陈。旅游业的涨幅是更多的受益于较小的板块市值,和市场整体较为充裕的流动性,当然也包括了市场与疫情降级管理的充分预期。

 2023看好哪些重点行业?   

2022年业绩较好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汽车等,虽然持续的在释放业绩,但是整体上市场缺乏新增资金的情况下,成为存量博弈的抽水对象。

 新能源指数从7月初见顶以来,已经历经了半年的调整。拿着新能源的这部分仓位,颇能感受年初CRO,互联网等板块下行期间的阵阵寒意。

 新能源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于明年销量的不确定,但是从渗透率来看,国内30%,国际20%的渗透率还是具备明显的成长空间,按60%渗透率之后增速放缓来看,至少还有2-3倍的市场空间。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单车的带电量也会明显的上升。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也不断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当前新能源的调整主要还是源于存量市场中房地产,旅游等热点对于资金的争夺。长期的确定性还是全市场最好的,因此我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成长产业链的机会。

 具体来说:

 新能源车

l 基本面:

全球渗透率20%,国内30%,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参照分阶段估值法。峰值按现在业绩的2-3倍拍,稳定期按远期现金流折现。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受交易层面因素严重低估,都是10-15倍的当期估值,折合峰值业绩5-8倍。而且是整个行业各个环节普遍的低估,考虑到看得见的后续连年的高成长。有望在估值压制因素消除后迎来销量,利润,估值的三击。

中国汽车行业的特点:

1、房地产之外第二大对GDP举足轻重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多。

2、房地产国际化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出去容易。

3、作为先进制造业,受到产业政策扶持。作为非必选消费品,周期富有弹性。看好消费复苏的同学请记住,新能源车也是消费品,是家庭部门中除房地产之外最大的消费品。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之一(地产,新能源车,养老)

n 行业走马圈地时代基本接近尾声,主要中游供应端的战局有望稳定。对于许多的细分行业,已经断了新玩家入局的念想,老玩家扩产会更为有序,2023是新和平的起点。

n 上游锂矿价格松动,中下游电池各个环节盈利有望走阔。Q2起有望随复苏价量齐升。

n 零部件企业也有很多新技术的应用和导入。如扁线电机占新能源车渗透率10%,叠加新能源车20%渗透率,合计占全部汽车渗透率只有2%。展望未来有10-40倍空间不为过。空气悬架,电控设备都是如此。

n 新型电池技术也是一样,钠离子电池确定性高,市场空间广阔。

太阳能:

 l 基本面

n 一直是在技术推动下以量换价的行业。过去价格下降了95%。降价不会动摇行业投资的核心逻辑。本行业的竞争核心是观察效率,而效率来自于企业家的学识和管理能力。

n 源源不断卖铲子的设备企业长期关注中。如钙钛矿中有些环节在国际国内市场可以做到独一无二的核心企业,只有10多倍估值。

n Topcon,HJT这些技术很多是过渡性的。技术不断进步,只有铲子最好。

n 市场担心的是23年的需求,我没有那么悲观。22年能源危机造成了欧洲需求暴增,也导致上游环节在高位盘旋时间长于预期。产业链利润分配在上游迟迟不下来。同时压制了国内的装机需求。而国际上的需求依然旺盛。

23年组件价格可能能够打八折,这样会大幅度提高下游运营企业的内部收益率和装机热情。

回首光伏发展史,只要降本到位,需求根本就不是问题。

所以光伏降价有利于利润向下游的分配和传导,带动下游相关产业链。

   医药:

n 主要观察疫情后复苏的新型手术器械,设备,医院,创新药。

互联网:

l 看好龙头的表现,原因有:

n 原先日子好过,铺张浪费严重。行业逆风下大厂经历了降本提效,经营效率有望提高。

n 市场格局稳固,新赛道不断扩张,消费者依赖性逐步养成。就按公用事业有些也低估了。

 

消费:

 疫情冲击一波三折,长期消费信心恢复有待时日。日化,保健有长逻辑。

内需在产业经济中作用还是稳定扩张,很难大幅超预期。

 

数字化:

 在中国显著增长的行业,但是由于商业模式限制,产业业绩释放节奏较为难以把握。

 

社会服务:

 特别是出行链,需求端有望显著复苏。但是投资难度比较大。

旅游出行的最大挑战是行业在国民经济在的地位以小微企业为主,进入壁垒低,需求一旦复苏,餐饮酒店民宿如同雨后春笋。龙头企业又要面对多样化的竞争。

此外,不考虑今年年报大概率连续亏损,明年业绩也大概率得不到释放。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会告诉你,在行业复苏的第一年,大部分企业还会是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为主,损益表的修复并不会那么快。

房地产:

 基于城镇化和人口机构,房地产黄金期已经过去。在经济中难说是驱动因素,更多是风险因子。核心看货币情况和行业政策。属于本基金战略放弃的行业,基本不参与房地产和物业股博弈。

 

工程机械:

有周期属性,受国内行业基建投入capex影响。

也有成长属性,新的技术在重卡上的应用,如智能化,电动化。

一些企业也有国际化的能力,有往在国际市场打出中国名片。

框架可以突破国内需求来看,长期关注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04

感想和收获

 

2022的几个错误

 

l 忽略情绪,远离博弈

 投资者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不可能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

 2022年市场情绪的波澜起伏是非常大的,就拿四季度10月11月来说,

 先是10月计算机板块大涨17%,食品饮料大跌22%,相差接近40%。再是11月房地产板块大涨26%,军工板块下跌6%,又相差超过30%。

但是从基本面上来看,这些行业确实乏善可陈。

 如果争取跟上每一波的市场潮流,首先要克服对于行业的固有看法,放弃对于企业基本面的追求,这显然脱离了我对行业企业研究的优势区。

 事实上,由于基金操盘比较分散,交易行为不如散户进出自如,频繁调仓的摩擦成本较高,这也是限制我尽可能少参与博弈的因素。

 从成果上看,今年业绩增速较高的一些行业,参与的较多,但是涨幅并不理想。市场博弈激烈的困境反转板块,很少有业绩释放,但是预期和资金把股价推到市场涨幅前列。

看一下2022十大牛股:

绿康生化亏损
西安饮食亏损
宝明科技亏损
人人乐亏损
传艺科技103.65PE
通润装备42.95PE
园城黄金49108.73PE
中路股份218.41PE
盈方微977.28PE
君亭酒店290.73PE

 可以说,复盘2022,对坚守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是非常不友好的一年。

 作为职业投资者,如何发挥优势,同时适应市场,也成为我重点提高的目标。

l 管理波动,提高效率

 从大判断来说,基金经理没有太大的偏差。

 比如二季度是重要的历史底部,四季度也是。

 最好的策略是底部坚定满仓。

 但是,底部煎熬的时间往往比想象的时间更长。

 比如二季度的封控底后迎来了两个月的反弹,很多板块又陷入了长达半年的回调。

 有一些明确见底的行业比如工程机械,重型卡车也一直走L型躺在底部,期待的复苏一等就是半年多。

 有的企业带来了收益,又在回调中抹平。放长期看,这依然是底部有巨大的空间,但是这些等待价值回归的时间成本现在看来也非常高昂。所以基金也会在提高效率上做更多努力。

 此外,底部的波动管理也是比较挑战的。一方面要尽可能仓位上足博取预期收益,一方面要小心回撤。

 就好比12月的调整,可能对于大部分投资者都回选择坚守,毕竟今年各方面风险暴露充分,23年有望春暖花开,但是净值的回撤依然让基金经理痛心。

 总之,作为中低风险的投资者,做长期正确的事情没错,但是也不能像象牙塔的书生,也需要多倾听和理解市场。

 l 喜欢的企业

 在不断的分析和比较中,我也非常明确我喜欢的企业类型。包括:

 1、产业结构中的主导抓手和支柱性行业。

主抓行业体量大,政策多,社会参与度显著高,增速明显。

 2、竞争格局清晰的企业。

三年疫情,内需收缩,放开闯关冲击过后,明年的需求有望重新恢复。

然而很多出清的产能也容易恢复,比如典型的餐饮酒店。

只有在供应收缩受限的行业里,硕果仅存的一些玩家有望享受新一轮的繁华。

 3、能够不断在市场竞争中领先的企业。

过去市场一度认为商业模式好,垄断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而事实上,这几年大家也越来越清楚没有什么真正的垄断。即便一些企业和品牌在商业上建立了护城河,也很难不受外界宏观因素的扰动。

所以我还是会偏好观察一些经营稳健,不断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家精神,才是企业价值不断扩大的原动力。

 在广泛的行业比较和选择过程中,这样的企业行业并不是太多,如果有什么好企业,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l 反思和分享

 这段时间来不断的积累对于企业和市场的认识,反思也一直在做。

 由于市场一直走的非常拧巴,有很多时间都走得无厘头,在心情郁闷之外,也生怕言多必失,误导球友,主动减少了对于市场的分享和看法。每月的投资者交流,改为以半公开方式和投资者进行。

 在这个市场看不懂的时候,我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哗众取宠。

 毕竟,选择了资产管理这一行,就需要谨言慎行,做好了业绩,自有流量。

 好的眼光,可能确实是需要时间来体现价值,也预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守到春暖花开时。

全部讨论

2022-12-31 21:14

讨论已被 山哥V散 删除

2022-12-31 21:03

如钙钛矿中有些环节在国际国内市场可以做到独一无二的核心企业,只有10多倍估值。//这个是哪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