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toschoolbybus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題外話,說起來,加路連山道的建築成本也應該快將入帳[牛]
題外話,說起來,加路連山道的建

热门回复

有时间我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当仁不让。[大笑][大笑]

是的,他这个是合并报表的。

按理说他们的资金应该是直接汇到合作项目公司的账上,不会通过对方来划转。
或者说他们的资金是同步汇入到子公司的账上,但是子公司没有及时的进行工商注册的处理,也就是说股本金汇入后,子公司也还没有进行帐务的处理,所以就作为应付性的往来款项要挂账。
这笔挂账出现了跨年度的事项,所以从希慎兴业的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在合并报表里面就出现了这个应付性的款项了。
然而这笔款项真正的是在子公司的财务系统里面。

我同意你的說法,他們應該合組了一間叫「博威」的公司(年報第171頁)。資金應該直接匯到這間附屬公司。所以我理解這筆,不是真正的「負債」[大笑] 如果上面的說法是對的,那麼希慎的真實負債率也沒有那麼「可怕」吧[捂脸][捂脸][捂脸]

另外再補充在2023年報看到的資訊,「貸款非控股股權款項」流入 4.16億。根據年報第179頁,416百萬港元已預付[抱拳]
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這筆錢是華懋「全款」打進來的。4.16億 / 40% = 10.4億,換句說話,希慎應付 6.24億。「有關投資物業所付款項」流出 16.51億,不知道其中一部份是不是上面提及的款項[想一下] 如果是,這個建築成本有一部份可能已經付款了,記在會計帳上了。往後新增的負債不會太多[牛]

$希慎兴业(00014)$
所以這個「非控股權益應付款項」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如果日後這個資產有收入,是不是在這裏扣回?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個是投資款[捂脸]
有沒有會計專業的師兄,可以解答我一下這個會計小白?感激不盡[抱拳][抱拳][抱拳]

感激不盡[抱拳] 思考了這個問題一段時間,還是看不透[捂脸]

加路連山道地皮付了197.8億。在2021年報 - 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到,「貸款予非控股權益款項」流進 79.11M(約等於地皮的40%)。這個「貸款」是無抵押,免息及用作發展位於香港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商業用地(2021年報 第147頁)。
之後在2022中期報 - 現金流量表會看到,「償還附屬公司非控股權益」流出 31.64億(華懋佔40%,把貸款退回給它),而「新增銀行貸款」流進 87.42億,相信這裡面一大部份就是提取了 H + 0.75% 那筆貸款。
所以說,整個流程是,華懋打「全款」到希慎的帳上,然後希慎跟銀行提取貸款(根據其他師兄的指教,希慎要拿到建築證明後,才能向銀行提取貸款),然後把 40%退回華懋[牛]
建築成本很大機會也是以這樣的方式入帳,只不過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借盡 80%建築成本了[大笑] 感覺希慎也想控制槓桿比率在30%以下吧[抱拳]
所以,帳面現金不是閒置的,不能用作回購、還債、甚麼甚麼的… 之後還要準備20億翻新利園了[捂脸] 但不知道林海山城的回款怎麼樣了[大笑]

兄弟言重了。[抱拳]

他這個融資方式很有趣的,記在了「應付非控股權益款項」上。這個「負債」是無息的,說白了就是華懋的付款。華懋先把錢打到帳上,希慎提取那筆 H + 0.75%貸款,再「還」給華懋[牛] 建築成本 ~50 - 60億,最多能借八成,最多能借 48億,按60:40比例,希慎要承擔28.8億,而華懋要承擔19.2億。但我不認為他們會借盡80%,希慎的帳面現金應該就是為此準備的。很可能只借<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