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fuxianshe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0
招商银行公司存款定期部份占比超40%,这与事实还是有些出入,可能他是有其他指施能使公司客户“乐意”于存定期吧。
他的零售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35%,这个比例偏低,他的成本同样地高于渝农商行。
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活期存款及其占比。所以综合零售存款,渝农商行2018年成本1.85%,招商银行为1.03%,在2019年中二者该部份成本均上涨,招行年报仅1.28%,而渝农2019中报为2.11%。
他们零售存款存款巨大的区别就是在存款结构上,渝农资金来源于周边居民、小商户,他们存款有息理念更深入些,也就是,一些老百姓,存钱的目的是取利息,所以渝农近80%都是定期。而招行则三分之一为定期,他的零售存款在发达区域应该是用于“备付”的程度大一些吧。所以,招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来粘住、沉淀这些资金也很正常。那么,他的这些投入也就可算吸存成本吧。而渝农则坐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有顾客上门。
渝农这种模,无近忧,有远虑,金融市场发达、年龄结构变迁、人口流动,对他的影响倒会是长期的。
招行app想自建生态,可能难度也不小,静观其变。
金融监管,还是坚持属地原则,地域、物理网点的作用是不可缺的。所以,渠道有限的银行的展业拓客还是会有不利影响。

热门回复

渝农的零售存款定期是他高存款成本的“罪魁祸首”,2018年1.88%,2019中报1.65%,招行2018年1.43%,2019年1.58%。
如果在贷款收益率上没有优势,渝农的净息差就会大幅处于下风了。
从客户贷款收益率看,渝农还是要高一点点,约0.25%,这个值低于二者存款付息率差值0.3%。
所以,结合其他生息资产负债项渝农净利差2018年2.40%,2019中报下降了2.18%。净利息收益率也有下降。而招行则均有增长。
分析细项,渝农债券投资、同业往来收益下降,客户存款成本增加这三项,而应付债券成本降低,但占比较少。
债券、同业成本增加,有管理层根据市场配置资产的原同,还有一个渝农管理层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存款增加。
钱多了的烦恼,在上市公司例子不多。
2019年中报,渝农新增存款平均余额700亿,其中活期仅增的110亿,而其余600亿全是定期。
所以,渝农的资金运用还是受资金市场影响较大,因为他的60%的存贷比,还吸纳不了他的大量存款资金来源。
而招行平均存贷比过90%,且2019年高于2018年。2019年新增3700亿存款,而新增放贷就达4600亿。
在3700亿存款新增中活期1000亿,定期2700亿,所以这个新增结构好于渝农。
所以,粗汽通过分析二者存贷差异,就可以看到:
渝农高成本、高收益,低存贷比。
招行低成本、高收益,高存贷比。
从上分析可看,存款及其结构成本差异来自于二者不同的银行特点,贷款高收益受贷款市场及利率影响,渝农略高于招商,也是正常的。
而存贷比的较大差异,就显示了他们业务范围的不同。招行可以全国性实现资金运用,所以,他有资金的较大需求,而且他的高活期存款、公司存款会有稳定性、脆弱性不利的隐患,可能会受资金市场的影响从而流动性受影响。
而渝农,则偏安一隅,大量资金,用而不用,因为要依赖多地经济与贷款市场,那就通过债券、同业来运用资金,相当于他是资金筹集者,象招行这种存贷比大的银行是运用者,然后各取收益。

2020-03-22 22:16

是嘛!我还没看年报呐。。。

田行讲“轻银行”,其实,$招商银行(SH600036)$ 走的还是重银行的传统路子,提升贷款资产在总资产的比重。2019年总资产增加9.95%,而贷款资产增加14.18%。
从此来看,他还是以扩张信用来做业绩,对他们说的“科技、开放、融合、轻型”还是应该辩证来看。

招行2019年不良率下降较大,0.2%。其他各类贷款不良率均实现下降,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则实现了上升0.24%,不良的绝对金额上增加了26亿,达90亿。
招行该项贷款占总贷款余额14.94%,较上年略有增加,总额增加的1000亿。
这项贷款是利润丰厚所在,也被一些雪友称为“智商税“,他的不良上升,还要看招行如何对应。
对照渝农不良率指标,也未见有多差,渝农2017年0.98%,2018年1.29%,2019中报1.25%。招行2017年1.61%,2018年1.36%,2019年1.16%。
从上可见,招行不良率在下降,而渝农在上升,所以,渝农经营差![捂脸][捂脸]
那么看逾期、新生不良、核销、拨备又如何?

渝农、招行的业务差异,也是其自身定位所形成的。
从资产负债来看,还是不能就说渝农经营差,也不是51大姐好心劝@云蒙 姐姐说的经济落后地区的差银行。[捂脸][捂脸][捂脸]
我认为,二者资金收益差异,并没有其正体现出二者面临的安全性、流动性等风险差异。当然,如果要讨论这二者差异,可能更要从信贷、风险等公司文化因素入手了。但这些软性,也仍是建立在硬性的财报上。
那就再看一下不良贷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