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的一年,却是股市最好的一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4

文章来源:点拾投资

经济运行,难逃周期性波动。

股票市场,也是涨跌起伏。

自然而然地,

人们就会把牛市的启动和经济繁荣联系在一起。

但你可曾想过,

就算是经济下行周期,依旧存在大牛市的可能?

这是大萧条的一年,却是20世纪最好的一年!1933年,正当美国经济还深陷大萧条的泥潭时,股市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起伏不断,但1933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回报率高达53.97%,创20世纪历年之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触底,为41.22点,到1933年结束时已达99.90点。

这场逆势中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当时美国各方声音如何评价罗斯福及其新政?

期间又发生了哪些趣闻轶事?

翻开这本《牛市的理由》,想必你都能从中挨个找到答案。书中,作者马丁·弗里德森凭借他高超的思考和洞察力,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史料,为读者梳理了20世纪美国历史上,年均回报超过35%的10次大牛市的发生始末,回答了牛市发生的条件这一深刻而现实的问题。

最好的一年来了吗?

1932年11月8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击败共和党人胡佛,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彼时,距离他正式就职,还有将近5个月时间。

美利坚号巨轮在这位新船长的带领下,能否顺利走出大萧条的泥潭?

对此,没人敢打包票。股市表现折射出公众的这份忧虑:股价在大选后短暂飙升,但随后几周内再次出现波动。

所幸,尽管当时人们普遍认识到复苏会来得很慢,但不再对市场持恐慌情绪:从1932年秋开始,美国的商业活动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当年7月8日至9月7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几乎翻倍。铁路股在大约同一时期上涨了近3倍。

各路媒体、机构对1933年也是信心满满。《福布斯》杂志认为复苏的明显迹象将在春季出现,金融方面的前景可能更为光明。《华尔街杂志》则在1933年1月21日列出了一份名副其实的看涨迹象清单。投资顾问和经纪公司的乐观情绪高涨,在《交易员》专栏看来,来自这些方面的买入建议,恐怕比1929年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加自信敢言。

然而,信心的修复并非一帆风顺。在罗斯福当选到就职的这段政策空窗期间,人们愈发担忧新一届政府将采取通胀政策来重振经济,时任总统胡佛试图邀请罗斯福参与联合行动以恢复信心,但被罗斯福果断拒绝。

由于政府政策方向巨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大萧条造成的大规模贷款质量问题,酝酿已久的银行恐慌升温,银行挤兑开始蔓延——美国人忙着囤积货币,外国人则从美国银行取出黄金。

眼看情况恶化,胡佛既无法争取到罗斯福的配合,又不愿自己断然采取行动。拯救银行业的紧急任务就落到了各州政府身上。2月,美国多州先后宣布银行放假和限制取款等措施。受到银行业的牵连,债市士气低落,股票市场也很快陷入低迷。同一时期,这些州的证券和商品交易所暂停交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甚至经历了自1848年以来的第一次停业。2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至1933年的最低水平,为50.16点,较1932年9月的峰值下跌了37%。

在对不确定性的恐慌中,人们迫切希望一个果断和建设性的政治领导力的降临。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正式宣誓就职。就职前的他有多低调,那么就职后,他的活跃与雄心就展现得有多么淋漓尽致,一如他的那句经典演说词:“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3月6日,上任后第二天,他命令全美所有尚未停业的银行关闭4天,同时禁止黄金出口,停止所有外汇交易。3天后,罗斯福签署了《紧急银行法》,银行的放假时间继续被无限期地延长。

突然之间,百万富翁和乞丐站到了平等的位置。除了口袋里的零钱之外,谁也没有多余的钱。此刻,携手合作比“为被打翻的牛奶掉眼泪”更明智。尽管许多人曾担心关闭银行会让社会陷入混乱,可实际上,此举极大地缓解了全美各地的紧张气氛。

3月12日,就在银行业重新开业的前夜,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向美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劝解,呼吁大家恢复信心,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次日,美联储辖下的各城市银行重新开门营业。之前因客户担忧而囤积起来的货币,重新流入了银行系统。3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3月3日)的53.84点上涨了15%,以62.10点收盘,创下股市单日涨幅的最大记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50.16点飙升到108.67点,上涨幅度超过了100%。

显然,股市展现出对罗斯福新政的热情。那么,如此惊人的股市增长速度究竟受到新政的哪些影响?

货币扩张成效显著。用《华尔街日报》的话来说,“通胀热”正笼罩着股市。《紧急银行法》终止了用美元赎回黄金,有效地让美国摆脱了金本位制。5月,国会授权总统将美元的含金量降低50%,还授权发行30亿美元纸币,以扩大货币供给。又受制于罗斯福的政治压力,美联储没有像在胡佛任内那样控制货币扩张。因此,在1933年4月至1937年3月间,货币储备以每年近11%的强劲速度增长。

货币扩张下消费增加与实体经济状况改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价格来刺激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人们手头有了足够的现金,由于察觉到商品价格即将上涨,他们开始消费。以前闲置的工厂恢复了生产、雇用了工人,工人挣到了工资后也开始消费。伴随着物价上涨,商业活动回暖,实体经济的状况有所改善。当年春季,钢产量出现非季节性增长,汽车装载量和用电量高于1932年的水平。

新政措施积极迅速。罗斯福上任后不到一个月,就签署了《经济法》,该法案赋予了总统“在影响经济,削减养老金、退伍军人薪酬和联邦工资等方面的专断权力”,以便罗斯福落实其平衡预算的理念。轰轰烈烈的百日新政期间,政府还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该法案的帮助下,全国复兴总署监督制定了700多个行业的公平竞争守则,试图通过企业、劳工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来重振经济。

事实证明,大萧条还要持续很多年才结束。但在1933年的一个短暂的闪亮瞬间,投资者相信自己赚到了钱。纽约证券交易所6月和7月的月交易量都高于除1929年10月以外的任何月份(包括大崩盘当月)。就1933年整体而言,交易量并未打破1929年的纪录,但也达到了一个直至1955年才得以超越的新水平。

全部讨论

01-29 19:06

人家是美国 你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