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中游要避开供应商定位的公司—看股票走势的一点感想。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2喜欢:9

个人投资笔记,不构成任何投资交易建议及依据。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年报和招股说明书、其他公开信息。如有错误,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最近看制造业中游仪器仪表板块公司股票走势,有点感触:(特别是小市值,行业产能市占率分散的。)不要关注存货价值占当期营收比值高于20%、应收账款占当期营收比值高于35%的公司。基本上当期存货价值占当期营收比值长期高于20%,应收账款/当期营收比值长期高于30%的公司,实质上都是供应商式的公司,在行业话语权不高,所以不被资金看好。

$康斯特(SZ300445)$$川仪股份(SH603100)$$聚光科技(SZ300203)$先河环保雪迪龙天瑞仪器汇中股份汉威科技

上面八家公司中,符合我说的两个条件的只有康斯特汇中股份汉威科技川仪股份常年当期存货价值占当期营收比值维持在17.3%左右,有增长趋势。当期应收账款占当期营收比值高于51%,随着营收增长而增长,所以只符合一个条件。其它四家公司,常年是高存货高应收运行。

从公司的研发实力上比较,八家公司排名应该是:川仪股份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汉威科技雪迪龙康斯特先河环保汇中股份

结合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过往经历,行业话语权和市占率,财务质量和安全性,行业周期和政策影响等因素考虑。个人还是持续关注康斯特汇中股份汉威科技吧。

川仪股份做为一家老牌国企,在新客户开发和决策,研发变换成产品周期等方面不具有优势,就不关注了。

制造业高端化(高科技含量)是未来的趋势,只有不断的努力,中国制造才有希望。看公司过往,雪迪龙1997年成立时,只是做为西门子公司在大陆地区的分析仪器和系统集成产品的代理。后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才慢慢自己制造分析仪器和系统集成产品。最高的时候,一年的采购额有65%是西门子的分析仪器、传感器等产品。到2014年度,西门子的采购金额还占公司当期采购金额的51.99%。这几年下降的好快,2019年是最低的占当期采购金额的15.85%,2020年有所上升到16.67%。中国制造👍👍👍。

有的时候看一家公司的发展,不光能看到行业的发展,也能看到国家的发展。中国制造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可是问题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一家子人都移民国外,捞了钱就走人。上市前精心设计股权结构,方便后面的减持,逃避监管😓😓😓;上市后不断的讲故事、定向增发/公开增发融资吸血;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关连交易和收购别的公司来掏空上市公司;所有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把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一卖,拍拍屁股到国外潇洒人生。这就是常见的“一鱼三吃”,有些过分的大股东和管理层,还能“一鱼……吃”。

选股票就是选公司、选行业、选大股东和管理层。一颗韭菜还在努力学习中……🤒🤒🤒。

个人觉得,水表产品会有一个更新换代期,应该会有1—2年的业绩增长预期。根据国家供水标准,DN15—25mm的水表最长使用期限是6年,DN25—50mm的水表最长使用期限是4年。国家大肆开发住宅项目是在2008年的“4万亿”时期,房子大量建设完工是在2010左右。当时的水表,那么2021—2023年的时间段就是住宅水表的更新换代时间段。水表行业公司:汇中股份(超声水表),宁水集团新天科技三川智慧。这个思路可以吗?哪一种技术的水表被地方供水系统选中的几率大一些呢?有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哦!(^O^)y,谢谢指正。🙏🙏🙏

全部讨论

国内仪器行业作为一个毛利率中位值39%,营收中位值5.7亿的行业,20多个细分领域每一个都是缝隙市场,细分领域的龙头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从中长期看对于公司及股东回报都是一门好生意。
先看两组数据和一个现象:
1、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排在行业第二位的丹纳赫在华营收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2019年同比增长6.27%);第三的安捷伦在华营收10.2亿美元,同比增长6.67%(2019年0.39%);第四位的岛津在华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019年-14.6%);
2、国内37家上市公司中,截至去年年底总市值最高的是140亿左右,最低的是15亿,中位值46亿;以5年一个周期计算,市场增加值整体中位值是17.5亿,前50%的中位值是35亿,前20%的中位值是53.6亿,ROIC的行业中位值是10.4,市场增加值排在前面20%的公司ROIC中位值比行业中位值高48%,而WACC整个行业几乎稳定在2.95。
3、丹纳赫作为一个曾在一段时间内收益率高于苹果的公司,实际上国内很多仪器公司都借鉴了他的发展经验,聚焦利基市场逐步并进行边际扩张,但多数是在做了一轮轮并购后发展嵌入泥潭,步履薄冰。这也跟国内的行业发展先天不足、中小企业运行不规范有关系,可从结果上确实很难从中感受到类似丹纳赫的体系赋能效果,那种让丹纳赫每遇到环境变化时越变越强的能力。
环境、生意、人、组织相互影响。跨国前四位(算上第一位的赛默飞)在华营收总规模约470亿人民币,国内37家仪器公司2020年底国内收入合计是330亿,与国内仪器仪表近万亿的市场规模相比,可以看做是长尾市场,很多企业也认为只要时间还站在自己一侧,稳步前进就一定会成功。但貌似一亩三分地的局面,随着新技术的加快应用、管理层年轻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仪器公司陆续上市借助资本市场释放产能,原先众多蝎子粑粑独一份的竞争环境在发生变化,跨界竞争越来越多。行业坚守的精神值得大家尊敬,但随着资源在事实上向头部聚集,少数头部享受的溢价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大胆的猜测一下,随着体量分化,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也会开始抱团合作,甚至不排除出现大市值公司吸收合并小市值公司的局面。

2021-09-25 07:48

到今天应该是川仪涨得比较好,是不是跟他有一家分公司是小巨人企业有关。

2021-08-23 15:42

感谢分享,mark!

2021-07-30 18:50

天瑞走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