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激发市场需求 PHEV撬动3月电池格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会议倒计时64天

第十七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高工锂电、高工产业研究(GGII)

指导单位:常州金坛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峰会时间:2024年7月1-3日

峰会地点:常州·东方盐湖城·茅山国际会议中心

从最新公布的3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数据来看,大到终端新能源车的价格战、小到小电量插混车型销量的强势增长,正在成为动力电池配套格局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价格战下,插混车型撬动电池配套

3月动力电池装车格局的调整,可以先从材料和车型两个细分维度来观察。

首先按材料类型划分,最明显的变动在于,3月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市占率下滑超10个百分点至34.44%,被实现39.27%份额的比亚迪超过,为今年来首度。

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据宁德时代在Q1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其神行铁锂快充电池出货占比正不断提升,但从定点到装车仍需时间;而比亚迪一季度通过掀起价格战攻势猛烈,在前期消费者观望情绪散去后,已收获直接的销量转化。

2024年3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5.8万辆,环比增长92.1%,同比增长32%。其中比亚迪新能源车销售30.2万辆,同比增长46%,荣耀版的推出对短期销量拉动十分明显。受此影响,比亚迪铁锂电池3月装车同比涨超10%。

其次按车型划分,价格战对销量的影响又更多体现在插混车型上,进而对电池格局也产生影响。

结合3月单车平均装车电量的情况来看,国内插混乘用车的单车带电量环比下滑9.5%至26.0kWh,带动新能源单车带电量出现3.3%的降幅。

这是由于插混车型降价狠、成效大,而以比亚迪插混车型为代表,走的正是小电量路线。

在本轮价格战中,最大降价力度出现在插混车型中,超过30%;且降幅大的低端车型,销量规模增加明显。而增程式车型的降价幅度总体相对比较温和,最高仅在5%左右的水平,其对大电量电池包的选择也就未足以抗衡。多重因素影响下,插混车型及新能源车整体带电量“逆势”下滑。

另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Q1,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已经超过纯电车型,分别实现27.6万台和24.5万台。这一销售结构的转变若延续下去,还将进一步影响新能源车带电量的整体提升。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的基调是新能源取代旧能源,即新能源车作为整体、加速夺取燃油车市场份额。这一基调结合头部自主品牌的“推波助澜”,正在形成区别于电池性能提升、技术迭代的另一股市场力量,需要持续观察其对于电池行业的影响。

现阶段,插混车型的强势表现,已经开始撬动一直以来高度集中的国内动力电池配套格局。

2024年一季度,插混、纯电市场份额为四六开,双方同比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至67个百分点。反映到动力电池上,插混乘用车和纯电乘用车在动力电池装车量上同比增速的差距,更是高达87.5个百分点。

最终,3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集中度少见出现了同比下降:其中CR3市场份额为77.6%,占比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CR5市场份额为85.8%,占比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插混车型在近两年的热销催生新的电池需求,而这一增量正在被有相关布局的企业牢牢抓住,装车规模增长明显。

以蜂巢能源为例,其在今年Q1稳坐插混乘用车电池领域的份额第三,累计市占率达到12.13%。随着插混电池装机规模的提升,蜂巢能源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同比增长274%。

绝对值上,蜂巢能源今年一季度在插电混动乘用车上的电池装车量为2.52GWh,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

插混乘用车电池装车的CR2集中度要低于纯电乘用车电池装车,两者分别为69.6%和71.86%。寡头格局越松散,对于其他电池厂商来说便意味着还有更大的渗透机会。

Q2终端需求确定性探寻

进入二季度后,来自终端需求的确定性将不断提高,且集中释放。

一方面是价格战或明或暗的延续;另一方面,包括小米SU7等在内的热门车型开启交付,北京车展则是全新车型批量放出、炒热市场气氛的起点。前者将自下游向上游地加快去库,后者则有望直接拉动电池需求。

今年来,新能源车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已经可以通过量化指标来观察。据统计,一季度,主要发生在纯电和插混等新能源车型上的降价规模,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6成、相当于2022年全年的降价总规模。

其中,2月、3月分别有27款、37款车型降价,降价强度达到“超强”。另外,本轮降价延续时间长,接近20天的持续降价不容小觑。

受此带动,截至3月底国内新能源车库存量呈现为不到40万辆,较上月末去化超4万辆、较2023年末去化超11万辆。其中,3月新能源厂家库存去化超2万辆至约17万辆、新能源车渠道库存则去化超1.5万辆至超22万辆。

在电池配套增量空间的寻找上,不同出货规模的电池厂商则面临着不同的任务。

对于头部电池厂商来说,其份额稳定与否,取决于各自寻找市场增量的速度与规模。

虽然小米SU7即将放量,但它也是首款同时选用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两家电池巨头有待提供的更大想象空间,或落脚于别处。

对于其他电池厂商而言,接下来则面临着深入布局PHEV电池、快充电池,大圆柱、快充等新型电池的差异化路线,与CATL INSIDE、轮番降价潮等的“车轮战”。

整体上,接下来终端的需求增量将主要来自车型种类和数量的扩大。

据不完全梳理,2024年国内将至少有超过50款新车型上市,美国、欧洲的新上市车型则预计超过40、30款。而在北京车展上,也将至少有28款新车型亮相。新车品类丰富度的提高将贡献饱满增量,有望带动产业链整体回暖。

目前,4月锂电各环节实际排产均呈现为环比增长,幅度在9%-15%之间。产业链开工率也正在回升,3月已整体回升至60%,4月或进一步提升至70%,锂电拐点或于二季度正式开启。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213)获得授权。

往期精彩

■ 电芯单价进入0.3元时代

■ 价格陷入僵局 锂电负极“淘汰赛”加剧

■ Q1复盘:固态电池虚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