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一个雪球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19
这篇研报基本把福寿园的情况和投资价值介绍清楚了,感谢分享。
对于福寿园的营收和利润,我们可能还需要再进一步拆解到单位面积的售价层面,因为成熟稀缺墓地的销售均价涨幅并不能完全反应福寿园的提价能力,实际上单个墓穴的面积在持续缩小,那么单位面积的售价涨幅是要大于单个墓穴的售价涨幅的。所以,除了中高端墓穴的占比提升之外,单位面积售价的提升也会提高福寿园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净利润的涨幅也会大于营收的涨幅。
另外,由于福寿园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东为大股东,所以在这几年国企提高分红的大背景下,公司持续提升分红率应该也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把今年的特别股息平摊到未来5年时间,那么福寿园的分红率事实上已经达到60%的水平,当然未来希望公司继续提高常规股息的派发比例,60%是一个相对满意的水平。$福寿园(01448)$

热门回复

福寿园之前股价没有表现,应该有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1.新殡葬管理条例的不明确,导致市场对它的商业模式产生担忧,目前从各地陆续出台的条例来看,这种担忧是不太必要的,“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一句话基本有了明确的定义。
2.分红水平较低,估值相对较高。在港股市场,单纯的低估并不能带来好的投资机会,且此前福寿园的估值在港股也并不能称得上有多低估,加上较低的分红比例,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不足。最近几年福寿园的分红比例逐年提高,加上今年的特别股息,总体分红率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且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它是不缺大比例分红能力的),只有低估+高分红才能推动公司价值的发现。
3.疫情对业绩的干扰。一方面是展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收入的影响,都对过去几年的福寿园业绩产生了影响,但未来随着死亡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福寿园的经营稳定性会得到市场的重视。$福寿园(01448)$

我对福寿园的主要问题是为啥这所有的逻辑3年前唐朝初看时即成立,但三年后股价仍原地踏步。当然可以说估值变化了,但就怕将来估值继续向下变

1、现在估值便宜很多,2,近期明显加大了分红力度,管理层回报股东意识在增强。

港股总体水位变化了多少,能原地踏步已经是大幅跑赢指数了

又仔细看了一下。
NGO1(上海中民老龄事业开发服务中心)和NGO2(上海中民老龄事业咨询服务中心)各持鸿福50%股权;鸿福持有中福100%股权;中福是福寿园第一大股东。
招股说明书149页:
NGO 1由《公益時報》、白曉江、呂小平(中福的僱員)、姚立新(中福的僱員)及上海中福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中福的全資附屬公司))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在中國成立。各發起人均向NGO 1出資人民幣100,000元。
NGO 2由《公益時報》、白曉江、王計生、裘真大(中福的僱員)及上海中福石化實業有限公司(中福的附屬公司))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在中國成立。各發起人均向NGO 2出資人民幣100,000元。
问题来了:谁有收益权?

戴个好用的帽子罢了,国资委管不到他

福寿园早就完成MBO了,股权结构里哪来的国有股东为大股东?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对于管理层诚信的担忧,以及少数股东权益等问题

所有权和受益权的问题,管理层只是有管理权。

两个NGO还是国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