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f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4喜欢:5
割肉确实是败笔,我在负油价的时候依然坚持持有中石化滴

热门回复

这个解释有道理。

2023-03-23 23:05

当时西方石油有破产风险的,不是油价涨回来,西方石油撑不过去(巴菲特不救的话,当时巴菲特也不清楚熬多久,万一时间久了,很多石油公司通通破产停工,恢复就难了,石油的开采真停了很难恢复的,买到的就不是会下蛋的🐔而是被阉割了鸡,要等很久再投资才可以)

当时看的一些科普文章和视频,很多细节记不太准,疫情导致需求急降,导致石油产能短期过剩并找不到存储的地方,引发环保成本过高导致的负油价,结果很多本来高债务的页岩油产业奔溃,传统石油产业也不好过,当时很多产能被迫停产,石油产业已经开发好的矿轻易不能停产,一旦停了再恢复需要很高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而西方石油当时高负债,如果市场不能恢复,就会破产,同时被迫停产的话,后面要恢复也需要多年才能恢复产能和更多资金压力,这后面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很难估算的,巴菲特当时卖也是正常的,当时西方石油的前景是无法估算的,就算知道他的矿很优质,但是最终矿归谁和何时能开发变现及成本都是未知数。当时如果油价再长期低迷,会对相关产业链都有长期损坏。但是俄乌战争又突然让美国石油价格暴涨,西方石油一下子很及时的咸鱼翻身,同时美国政府为了稳油价把几十年的石油战略储存都耗尽了,而后面要恢复也需要几十年。可以说近二十年哪怕油价再降,还有最后一个买家美国政府,而很多原来石油产能进一步被淘汰不少剩下的也都达成共识不愿意扩充产能,俄罗斯的产能长期来看应该也会慢慢退出市场并实质性长期萎缩,美国政府为了能源安全都去求伊朗和委内瑞拉,而他们就算配合,新增产能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而西方石油暴利几年已经把债务降低了很多,同时承诺不再大规模并购和扩充产能,同时进行石油产业链多元化开发,这样能最大化变现手里的资源,也降低国际油价对公司的影响,所以西方石油的安全性和内在价值确实提升了很多,所以巴菲特后来加倍下注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说西方石油在做对的事,就是指不再冒险并购和扩张短期产能,而是把手里已有的石油资源尽可能好的高效利用,这也吻合石油是宝贵资源的原则,所以这笔投资的确定性对于他肯定是大大增强了。

转发

谢谢, 这个答案感觉是后视镜里比较有逻辑的。

2000年之后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的投资收益率显著下降,出现多次跑输标普500的情况,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伯克希尔的投资资金量太大了,导致能够容纳巨量资金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少,随便一笔买入都会引起市场震动。
芒格在2008年的维金斯科公司股东大会上曾说:“巴菲特和我在整个投资生涯里一直讨厌铁路,资本密集型、严格的管制等生意,可后来我们改变了主意,这是因为我们的钱实在太多了,我们现在只能接受较低的回报”。
而巴菲特在2011年致股东信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我们最喜欢的生意是那种只需要很少的资本投入,就可以维持其产出的生意,就像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这样的企业,而我们投资的那些价格受管制的公共事业公司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就在这样的无奈中,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会发现目前的伯克希尔投资了大量的能源、航空和铁路等重资产,资本密集型公司。伯克希尔会直接把看好的行业全部或者大部分优质公司都买下,只要确保最终赢家在买下的篮子里即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买赛道。而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就是巴菲特石油行业里最优质的两家公司。

[很赞][很赞]

他说“我们最喜欢的生意是那种只需要很少的资本投入,就可以维持其产出的生意,
就像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这样的企业,
而我们投资的那些价格受管制的公共事业公司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解释为什么后来再次买入, 难道之后就能完全排除破产停工风险了吗?年会上芒格解释过看重的是二叠纪盆地的资源存储, 但这个在19年也知道了的。 还是不理解这个"买卖买"的决策过程

大道:回复@豆腐od7: 这个解释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