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4回复:26喜欢:12
康方大跌再一次引发对创新药商业模式的质疑,1、研发投入太大,成药概率太低,出大药概率更小。2、亏损情况下管理层年收入动辄几千万,风险全部在投资人。3、即使如百济一样成功也难以赚钱,更不能通过回购、分红回馈股东。本质上投资创新药是搏小概率可能,而投资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恰恰是确定性,因此这类投资已经脱离了2级市场投资决策体系。我投18A已经3年多时间,如果不算赛生到现在还是亏的,而这3年在A股、其它港股已经收获了大比例盈利,也许真的要重新回到投资本源来反思了。

全部讨论

我看过您的书,如果一开始就持有茅台不动,会不会比分一部分资金买创新药收益更好,更省心呢?

05-24 19:53

创新药从大幅盈利到高位加仓,再到今天利润全部回吐、微亏大幅减仓,我也在思考,创新药还是不宜重仓,尤其创新药的土壤和市场都要看美国的政策,在如今这个背景下风险有点不可控。

05-24 19:37

亚盛要退出了吗

05-30 07:48

我腰斩价买入的微创医疗,现在脚踝斩了,现在放着不看当风投,并做好归零的打算。以后没有现金流和股息的股票一律不投。

05-24 19:38

我这段时间也在想,对于很18A多公司,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董事长都不完全知道自己公司的确定性在哪里。

05-24 22:25

在中国, 赚钱是件可耻的事情

05-31 08:40

今天打脸?

05-30 11:15

相对来说,慢性病用药更类似消费品,更稳定一些,确定性高一些。

05-24 21:59

投资创新药公司和投资高科技创业公司差不多。这是一级市场干的事,而不是散户干的事。

05-24 20:41

创新药不是好生意 至少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