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25喜欢:28

$亿纬锂能(SZ300014)$  4.27纪要分享 

1、 产能介绍

LFP目前有效6GWh,年底建设14GWh,这20个GWh商用车、大巴、储能、电动船、消费级(包括电动二轮车)

惠州两期一期4GWh,二期16GWh,这个20GWh用作乘用车,客户以国内为主,包括新势力和国内传统

德方纳米的合资公司可以满足40-50GWh的供应量

三元软包惠州亿纬集能目前9GWh,今年建设1GWh,今年有效大约8GWh

江苏盐城(占比30%)目前10GWh,未来还有17GWh,明年初会建好

三元方形目前2GWh,年底建成8GWh,明年会批量给宝马供货

三元圆柱目前5亿颗,宁波创能1.2亿颗,今年有效产能6亿颗

TWS电池有效产能1亿颗

锂原电池给胎压监测供货的产能是1.6亿颗,批量出货是明年开始

2、 出货量的展望?

基本上是产能打满的规划,盐城是2季度出货,所以1季度是亏损的,客户都已经确定了,以韩国为主

3、 圆柱的动力客户?

三元圆柱目前没有,LFP圆柱目前也都是消费的,但是LFP方形国内有乘用车有,主要是新势力,未来国外客户也会有

4、 TWS电池客户?

相对于国内客户会有一些技术过剩,金豆电池今年更大的在国内,国外主要还是三星,去年2000-3000万颗

5、 P5的供应比例?

目前还不能说,和小鹏是很稳定的合作关系,订单比例会不断上升

6、 其他的新势力?

20个GWh的磷酸铁锂都是国内乘用车,有新势力也有传统车企,这块确实是需要进行保密的,包括小鹏也不是公司自己说出去的

7、 软包、储能的长期利润率情况?

Q1净利率11%,未来还会有提高的空间。储能之前的经济性不太好,现在有了储能的专用电芯,从目前的报价和成本来看,目前的利润率在个位数,确实比较差,但比车用要好了。磷酸铁锂的利润率也在高位个位数

8、 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的区别?

储能讲究循环次数,目前已经做到了10000次的水平,技术路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以看成两个产品,成本与价格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9、 质保金的比例?

与国际主机厂在商务条款里都有,但是有保密协议

10、铁锂出海应用场景?

出海两块,储能和船舶,乘用车主要以国内为主,储能的下游是沃太

11、软包未来的扩产放在哪里?

主要看未来的订单是哪个主体拿到的,亿纬拿到的话放在集能,SK拿到的话放在盐城

12、未来产能扩张的瓶颈?

土地资源和人员的支持,我们已经在外面走了一圈,动力电池中电费是很大的消耗,如果电费下降1毛钱,10GWh能多1亿多的利润,云贵川的电费能给到3毛钱,今年下半年会有陆陆续续新的产能规划。目前产能以及未来要扩的产能70%是已经有订单了的

13、软包的技术自主能力?

目前已经有独立的技术路径了,亿纬和SK对于知识产权都有保护,未来产能放哪里主要是基于双方合作的情况,客户接单情况,不取决于技术路径。

14、产能的爬坡期

爬坡3-6个月,完全达产还要6个月(一年)

15、铁锂的路径?

市场上主流产品都是大模组方案了,但也会看客户的需求,从纯电芯到模组到系统都是有能力生产

16、国内乘用车客户主要方案?

模组、系统的都有,国外戴姆勒是纯电芯

17、车展展示了个LFP系统,系统能量密度160,客户是谁?

这个是海外的客户,供应系统,国内也有新的定点,很快会公告。利润率上会有差异,国内客户会便宜一些

18、xHEV客户?

欧洲为主,不过国内开始也有需求了

19、软包扩产需要新的定点吗?

目前的订单就要扩产了,未来主要向国内客户沟通,他们有需求就会扩,扩产只要有地就能扩

20、储能需求的看法?

爆发性不如车,延展性比车好,公司给储能专用的电芯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了,行业趋势是很好的

21、储能盈利性?

往年能少亏一点就很不错了,今年专用电芯出来以后经济性就非常好了,长期盈利性也能保障,可以比车要高(非软包,软包利润率高)

22、电动工具大客户,有博世吗?份额?

有的,国际排名前十的工具都是客户,去年保了TTI的份额,其他的没什么出货,今年量上来了给其他客户都会有弥补,今年只能有6亿颗出货,但订单是远远超过6亿颗的

23、锂原电池未来的需求领域?

小医疗、无人机、胎压(募投项目),目前胎压电池以日本为主

24、今年收入增长目标?

内部的绩效目标是150亿,绝大部分是动力的贡献,圆柱可以有外协供应,但要基于合格品质

25、后续研发投入?

董事长关注研发的创新,印象是不计成本,会持续保持在8%以上,研发大楼、试验楼会陆续展开

全部讨论

2021-05-09 02:59

不错

2021-05-02 11:13

谢谢分享

2021-05-02 10:52

价值投资为什么不买基金,比如朱少醒,袁芳,王崇,都是买成长公司,价值投资,人家都研究好了,干嘛要我们自己研究呢?难道就为了省每年1%的管理费吗?你每天花费股票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1小时,人家每天都是8小时以上,你业余的能打得过人家专业的吗?又不吃苦又想发财怎么可能呢!散户买股票就是用来赚快钱的,赚快钱极难,99%的人赚不到快钱。价值投资买基金就行了。
还有医药生物的ETF,新能源车ETF,光伏ETF,选对赛道也是能赚钱的。
散户做价值投资的挑战,1选错公司,就算是老股民都很难选对公司,比如选乐普医疗的投资者,2选对公司,股价跌了一半或者几个跌停心就慌了,拿不住股票,比如最近的顺丰控股。3股价涨了一倍就觉得高估或者几个涨停就觉得要跌,被市场牵着走,拿不住股票。4听到有利空消息,就会卖出股票。5公司净利润今年或明年下跌会卖出股票,6别的股票都涨,而自己买的公司老是不涨,而卖出股票,比如去年和今年持有中国平安的投资者。最大的风险是坚守十年而选错了公司,第二风险是拿不住股票

2021-05-03 22:42

Mark

2021-05-02 23:39

@0E08C

2021-05-02 19:48

1G可装多少辆新能源车呢,谁知道?

2021-05-02 16:57

4.27纪要分享 
1、 产能介绍
LFP目前有效6GWh,年底建设14GWh,这20个GWh商用车、大巴、储能、电动船、消费级(包括电动二轮车)
惠州两期一期4GWh,二期16GWh,这个20GWh用作乘用车,客户以国内为主,包括新势力和国内传统
德方纳米的合资公司可以满足40-50GWh的供应量
三元软包惠州亿纬集能目前9GWh,今年建设1GWh,今年有效大约8GWh
江苏盐城(占比30%)目前10GWh,未来还有17GWh,明年初会建好
三元方形目前2GWh,年底建成8GWh,明年会批量给宝马供货
三元圆柱目前5亿颗,宁波创能1.2亿颗,今年有效产能6亿颗
TWS电池有效产能1亿颗
锂原电池给胎压监测供货的产能是1.6亿颗,批量出货是明年开始
2、 出货量的展望?
基本上是产能打满的规划,盐城是2季度出货,所以1季度是亏损的,客户都已经确定了,以韩国为主
3、 圆柱的动力客户?
三元圆柱目前没有,LFP圆柱目前也都是消费的,但是LFP方形国内有乘用车有,主要是新势力,未来国外客户也会有
4、 TWS电池客户?
相对于国内客户会有一些技术过剩,金豆电池今年更大的在国内,国外主要还是三星,去年2000-3000万颗
5、 P5的供应比例?
目前还不能说,和小鹏是很稳定的合作关系,订单比例会不断上升
6、 其他的新势力?
20个GWh的磷酸铁锂都是国内乘用车,有新势力也有传统车企,这块确实是需要进行保密的,包括小鹏也不是公司自己说出去的
7、 软包、储能的长期利润率情况?
Q1净利率11%,未来还会有提高的空间。储能之前的经济性不太好,现在有了储能的专用电芯,从目前的报价和成本来看,目前的利润率在个位数,确实比较差,但比车用要好了。磷酸铁锂的利润率也在高位个位数
8、 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的区别?
储能讲究循环次数,目前已经做到了10000次的水平,技术路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以看成两个产品,成本与价格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9、 质保金的比例?
与国际主机厂在商务条款里都有,但是有保密协议
10、铁锂出海应用场景?
出海两块,储能和船舶,乘用车主要以国内为主,储能的下游是沃太
11、软包未来的扩产放在哪里?
主要看未来的订单是哪个主体拿到的,亿纬拿到的话放在集能,SK拿到的话放在盐城
12、未来产能扩张的瓶颈?
土地资源和人员的支持,我们已经在外面走了一圈,动力电池中电费是很大的消耗,如果电费下降1毛钱,10GWh能多1亿多的利润,云贵川的电费能给到3毛钱,今年下半年会有陆陆续续新的产能规划。目前产能以及未来要扩的产能70%是已经有订单了的
13、软包的技术自主能力?
目前已经有独立的技术路径了,亿纬和SK对于知识产权都有保护,未来产能放哪里主要是基于双方合作的情况,客户接单情况,不取决于技术路径。
14、产能的爬坡期
爬坡3-6个月,完全达产还要6个月(一年)
15、铁锂的路径?
市场上主流产品都是大模组方案了,但也会看客户的需求,从纯电芯到模组到系统都是有能力生产
16、国内乘用车客户主要方案?
模组、系统的都有,国外戴姆勒是纯电芯
17、车展展示了个LFP系统,系统能量密度160,客户是谁?
这个是海外的客户,供应系统,国内也有新的定点,很快会公告。利润率上会有差异,国内客户会便宜一些
18、xHEV客户?
欧洲为主,不过国内开始也有需求了
19、软包扩产需要新的定点吗?
目前的订单就要扩产了,未来主要向国内客户沟通,他们有需求就会扩,扩产只要有地就能扩
20、储能需求的看法?
爆发性不如车,延展性比车好,公司给储能专用的电芯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了,行业趋势是很好的
21、储能盈利性?
往年能少亏一点就很不错了,今年专用电芯出来以后经济性就非常好了,长期盈利性也能保障,可以比车要高(非软包,软包利润率高)
22、电动工具大客户,有博世吗?份额?
有的,国际排名前十的工具都是客户,去年保了TTI的份额,其他的没什么出货,今年量上来了给其他客户都会有弥补,今年只能有6亿颗出货,但订单是远远超过6亿颗的
23、锂原电池未来的需求领域?
小医疗、无人机、胎压(募投项目),目前胎压电池以日本为主
24、今年收入增长目标?
内部的绩效目标是150亿,绝大部分是动力的贡献,圆柱可以有外协供应,但要基于合格品质
25、后续研发投入?
董事长关注研发的创新,印象是不计成本,会持续保持在8%以上,研发大楼、试验楼会陆续展开

2021-05-02 16:25

mark
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的区别?
 
储能讲究循环次数,目前已经做到了10000次的水平,技术路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以看成两个产品,成本与价格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2021-05-02 14:12

电池产能会过剩没?

今年营业收入目标是150亿,净利润率是11%的话,大概是16.5亿净利润。然后加上20亿smoor的利润,今年利润是36.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