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回复@Heisenbergy3p: 这不是踩不踩别人的问题,是底层逻辑是否说得过去的问题。
我只认简单的逻辑:电站投资者的决策在组件没有本质差异的前提下,只关心投资收益率,最影响IRR的因素是单瓦价格。对厂家来说同样,如果新路线的组件溢价无法覆盖成本同样是荒谬的投资。现在的问题是无法确定BC路线能符合以上的商业逻辑。
去年到今年,炒异质结和钙钛矿概念都是如此,站不住脚的。一个思想模型是,即使忽略技术工艺问题,假设钙钛矿能大规模量产,光电转换效率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30%即提升20%,但是单瓦成本和售价贵50%,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转换效率的提高虽然能减少辅材和一些系统费用,但只要最终IRR降低就无意义。不管是已“落后”的perc或topcon,hjt,终端用户其实不怎么关心,所以现在大电站招标还大量使用perc。用户关心的是他投资多少钱能回收多少电费,更别说谁去端详那些组件没有栅格线显得多漂亮。
当然BC电池单瓦如果没贵多少,是能获得像国外户用组件之类对收益率不敏感的场景的。//@Heisenbergy3p:回复@投机亦有道:隆基已经不顾行业老大的脸面了,踩别人抬高自己
引用:
2023-09-05 14:06
隆基业绩说明会有两点说法我认为是有问题的:1、TOPCON扩产多,同质化严重,所以,收益会低。这个说法是在混淆视听,把TOPCON的竞争对手局限在TOPCON,好像BC就不用和TOPCON竞争了一样,如果不同名字的电池就不用互相竞争,那隆基应该扩产多晶硅电池,这个未来肯定没人竞争了,隆基完全垄断都可以...

全部讨论

2023-09-05 19:31

兄弟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