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吊一支还是价值投资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9

经常有朋友争论,单吊一支个股到底是不是价值投资?

有朋友举例说老巴曾经给过仓位限制,最高为40%。

这个说法来自于1965年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一笔投资,我们掌握了事实和逻辑,正确的概率极大,与此同时,这笔投资的内在价值不可能出现根本变化,出错的概率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最多拿出 40%的净资产用于这笔投资。”

这笔投资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美国运通

这个40%的最高仓位比例,的确是老巴在合伙企业期间及以后的投资生涯中的最高持仓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40%的持仓比例就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学习老巴,不能因为他在某段时间说过一句话,就奉为金科玉律,这样有一点刻舟求剑。

一方面我们要看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每一句话都有其对应的语境,脱离了语境这句话就未必对。

另一方面,老巴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其思想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

比如仓位比例这个问题,就有投资人在2008年问过,如果面对一个很有信心的投资时,该如何做?

老巴的回答是:查理和我一直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我们只经营我们自己的净资产的话,我确信有很多次。在过去 50年里,有很多次你会把至少 75%的净资产投入到一个想法中。不是吗,查理?

芒格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犀利:沃伦,在我的生活中,有好几次我把超过 100%的净资产都投资在了一些东西上。

巴菲特:有几次,我在一个好的想法上我投资了我净资产的 75%(GEICO)。有些情况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用的是较小数额的资金,不把你一半的净资产放在好的主意里面是一个错误。有时在证券行业,你看到的是一些毫无疑问的东西。你不会经常看到它们,人们也不会常常在电视上谈论它们或任何类似的东西,但在你的一生中会发生一些非凡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的净资产的 75%或类似的东西投入到特定的情况下。

老巴随后更是举了1974年大都会和1988年的可口可乐,老巴认为投资人可以在当时将100%的投资这俩,在1974年全仓大都会或者1988年全仓可口可乐。

所以,答案应该就出来了,单吊一支个股是不是价值投资?

未必不是。

如果这个机会是你能看懂的,确定性极高的,那单吊一支也是价值投资。

如果不是你能力圈内的,那即使分散到50支上,也是投机。

是否是价值投资,与持有几只股票无关,只与是否符合价值投资的几条原则有关:

股权思维、能力圈、安全边际、市场先生。

学老巴,千万不要陷入到考据里,找到了一句话就奉为瑰宝而后抱残守缺,要看到老巴是发展的、进步的,不要自己反而学成了僵化的。

实际上,过去十几年,有一些投资人通过超级重仓甚至满仓茅台,获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满仓还是分散根本不是衡量是否是价值投资的标准,单吊也可以是价值投资,分散往往也是投机。

只是单吊一支,需要的确定性更高、心脏更强大。

投资不是科学、也不是一项技艺,更贴近一个哲学或者艺术体系。

同样学习巴芒,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零一条路,关键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只要坚持股权思维、安全边际、能力圈的原则,就是价值投资。

如果你问我,你会单吊一支个股么?

不会。

大概率不会,因为我胆小。

集思录147

集思录 · 目录

上一篇把时间聚焦在主航道上

全部讨论

03-13 17:09

前面论证单吊有时也是价值投资,后面又说自己因为胆小不会单吊。
我认为是否价值投资,和是否单吊或分散没必然关系。 单吊未必是价值投资,如果持有50支股票的一定不是价值投资。
是否单吊一只股票,取决于你懂几个公司。 如果你懂10只公司,那就分散10个。 如果为了分散而去投自己不懂的10只公司,那就是投机。

03-13 13:41

自己不是巴菲特,自己是可能犯错的。
他也可能。

03-13 13:36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否是价值投资和仓位无关。

03-13 13:34

不敢单吊,万一看错万劫不复了.

分散是承认自己认识局限性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从投资体系上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