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发展AI Agent,App,Model的意图猜想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9喜欢:2

$百度(BIDU)$ $百度集团-SW(09888)$
昨天百度发布了AgentBuilder、AppBuilder、ModelBuilder这3个工具,许多人分不清楚其中区别,而且为什么大模型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其实我也一直很疑惑,尤其是Agent智能体,大模型最大的好处就是啥都懂,一站式搞定,再一个个搞Agent,那不是脱裤子排气么?
昨天看发布会感觉有点搞明白了,但不一定对,提出来大家讨论。
其实总结就一句话,这3个工具就是大模型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对开发者技术要求从轻到重。其定位有点像以前的小程序,尤其是App这一层。
一个入口搞定一切事情,确实是最终形态,但目前做不到。就拿景区客服来说,有谁能比景区自己更清楚景区的最新情况,更有动力去更新呢?如果用大模型做问答,不调优的话初始准确率也许只有60%,这样用户满意度不会高的,但如果景区自己去调优,可能准确率就很容易到95%以上。更复杂一点的就是涉及提供服务的场景,比如订票订酒店,大模型目前也做不到自己去看懂各个网站然后下订单。
所以要让大模型更多地被C端用起来,只有发动所有人去共建。所以目前百度提供了0代码的AgentBuilder,0代码到低代码的AppBuilder和专业程度最高的ModelBuilder。其中ModelBuilder应该也是可以用给于App提供底层服务的。
等生态建起来,大模型一个入口调用所有经过人加工的更靠谱的服务,从流量到质量再到流量的飞轮就可以转起来了。这可能就是发展这些工具的战略意图。而类似于GPTstore的Agent市场,其实是前一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是搞不起来的,并不是大模型发展的方向。不能生搬硬套去凑商业模式。

全部讨论

04-17 14:11

一个是算力资源消耗,一个是定制(有一些信息未必是共享的),一个是服务更多有自己想法的人(拼创意)

为何产品上市,股价一点反映没有

需要分清啥区别,都是垃圾代码,垃圾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