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行业产能建设及产能利用上缩小信息差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9喜欢:5

现在的缅A行业不好,没看头。工作上今年夏季也没啥事。简单讲讲新三样里面锂电行业产能建设及产能及产能利用上如何缩小信息差。

大家都知道新建产能一定要拿批文和环评。批文主要是批什么呢?

批文审批主要是核定能效能耗和排放指标。

环评主要厘定这个批文生产产品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环评文件里面的生产内容是不能随意变更的。生产内容变更会伴随批文的重新申报。

批文和环评报告是要公示的,报告内容这块是大有乾坤的。

排放指标除了废水废渣废气危害气体外,还有蒸汽,蒸汽是属于碳排放里的污染物,这是重点。

能效能耗除了生产设备外,主要就是看锅炉和输配送电里的设备及蒸汽管路的压降损耗。

回到锂电行业本身,散户很难去实地调研,去了你也不一定能进入现场。在行业各个环节新建产能建设进度上只能通过新闻来了解。但是很多新闻是可以花钱买的,目的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散户的信息差会进一步扩大。

在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跟进变电站招投标及设备物资采购招投标。

工业生产中没有电,啥都干不了。总不可能去手搓对吧。

一个投资总额几十上百亿,甚至大几百个亿的项目生产时是不可能用临电的,一定会在项目建设周期里同步建设变电站。

如果一个大项目始终检索不到变电站这块的招标事项,那基本可以判断项目实际进度远落后于新闻报道。

在锂电环节里碳酸锂 正极材料 电解液 电芯的生产过程中,一定会用到蒸汽(外购蒸汽另算)。有蒸汽一定会有锅炉和蒸汽阀门和阀组。这个时候去盯业主或者施工单位的招投标事项。

为什么要盯这两类设备物资采购呢?因为在宜春地区很多项目只盖完结构框架停工了,没有做后续的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这块又属于信披里的自由选项。但是这个项目规划的产能会被机构算到新增产能里面去。

在产能利用这块只能盯每年夏季的停车检修,这个时候厂方会对配品配件做招投标。如果到了6月份还看不到什么招投标,你基本可以判断这家企业开工率不足,甚至停工后就没有复工。

在国内投资建设产线时会允许一种情况发生,就是拿一个项目批文,但在建设时拆开来分标段建设,尽量避免无效产能建设,这块做得最好是宁王,现在行业内都在学宁王。

行业有没有实诚人呢?有,兰钧和中航,亏麻了。其中一家甚至在某地基地建成后只开了一条产线。

机构每年拍出来的增量和产能过剩数据有零有整的,纯属欺负人。既欺负散户没法实地调研,也欺负散户不懂项目建安。

海外产能建设这块属于基本无法跟踪的。行业内可以跟踪的只有紫金,紫金的设备是国内采购国内组装再运出去,一般情况下配套的承包商是海陆重工,设备端可以跟踪双良,这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关注信披。

在项目新闻报道中我前面说过可以买新闻,甚至当地就是让媒体瞎逼写。

棒杰去年在浙江投了一个项目,今年三四月份才完成总承包的招标。但在去年四季度,当地媒体公开报道称棒杰新建产能项目已经投产[吃瓜]

锂电龙头之一在某地四月份的项目环评文件里的生产内容是电芯和储能电池及储能装置。最近当地发的报道里变成了固态电池[捂脸]

这种事情在光伏和锂电行业普遍发生。

通过以上的方法,不一定会让你赚钱,但是能让你少亏钱。

$江特电机(SZ002176)$ $赣锋锂业(SZ002460)$ $天齐锂业(SZ002466)$

全部讨论

能聊聊宜春的矿渣怎么处理吗?

是不是有资金勾连媒体,一直在做空碳酸锂获利?期现双吃?

专栏写的真好,一键三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