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一下,给晚上没看到的朋友们,欢迎各位大V小V们转发
全体A股营收,四季度同比+0.67%,一季度同比-0.15%,均高于三季度的-3.78%。
全体A股归母利润,四季度同比-43%(是的,你没看错),一季度同比+4.72%。
四季度明显就是在财务洗澡,一季度虽然看着还不错,但不排除有很多公司把四季度的业绩挪到了一季度,用合规的方式。
四季度毛利率为17.19%,2023年四季度为18.09%。
一季度毛利率为17.82%,2024年一季度为17.77%。
四季度的其它损益,比2023年四季度,多亏了0.9%的营收,这太可怕了。
拆开来看,信用减值损失明显增加了,其它收益和投资净收益减少了,导致这一块差距特别大。
四季度的净利率是1.46%,比2023年四季度低了1.12%。
其中0.9%来自于其它损益,0.9%来自于毛利率的下降,而四费率省下了0.68%。
我猜有一些上市公司调整了会计规则,把销售费用挪到营业成本了,导致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同步下降。所以看整体的毛利率意义不大。
四季度和一季度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都是增加的。
资本开支也都是减少的。
四季度买理财减少了,一季度增加了一些。
三季度应该是买理财最多的一个季度。
筹资还是减少的。
(注意这里不包括金融股)
这些股票汇总的分红总额是15418亿,同比前一年的14750亿,增加了4.53%。
汇总一下,目前的情况是:
经营现金流转强,资本支出继续减少,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持续转弱,分红小幅上升。
流入项:经营现金流增加,股权和债权融资减少,整体流入增加。
流出项:股息支出增加,资本支出减少,整体变化不大。
所以现金是净流入的。
企业的类现金资产,同比回升,升至+1.30%。
3月份的M1增速是1.6%,M1主要就是企业活期存款。
有息负债,增速继续回落,当然它的增速是正的。
由于资本支出下降,在建工程增速也下降。
固定资产是滞后于在建工程的,这里有小幅回升,应该是转固加速了。
存货增速下降,这一轮去库存比较漫长,去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向上弹的力度很弱。
应收的增速在底部走横了。
预收增速反弹,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主要还是去年的基数低。
应付增速也是底部走横。
预付同比走横,处于负值区间。
到这里,我们得到结论: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都有种“躺平”的感觉。
现金流好于利润的原因,主要是去库存导致的。
1.蛋糕(现金总收入)
现金总收入(大蛋糕)已经三年不增长了。
2.1.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占比回落,以前有些公司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毛利率下滑,现在这个问题缓解了。
2.2.折旧减值成本
折旧刚性增长,由于收入不增长,折旧占收入的比例就增加了。
另外四季度减值特别多,也贡献了较大的比例。
2.3.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也是刚性增长,也是收入不增长导致成本占比增加。
其中人均薪酬仍在小幅增长,但增速下降。
员工人数增长很少,岗位不增加了,所以找工作难。
2.4.存货应收应付
存货释放了大量的现金。
预收也释放了一些现金,但没有去年那么明显了。
综合起来,主要还是存货去化,预收少量增加,贡献了现金流。
2.5.利息成本
利息继续下降,占比也在下降。
四季度的利率水平降至最低,一季度反弹了一些。
上市公司去年喜欢存钱,就是因为存款利息高。
四季度和一季度存款利率回落了些,但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2.6.税费成本
最后一项成本是税费,变化不大。
增值税和其他税的比例小幅下降,所得税小幅增加。
3.自由现金流
现金总收入,减去六项成本,就是保全性自由现金流,同比下增长11%。
和利润对比一下,利润是下滑的,自由现金流是上升的。
四季度和一季度的股东总人数都是上升的。
下降的时候是布局的好时机,上升的时候可能是牛市进程中
股东减持情况,四季度和一季度不算特别多(看斜率),但也减持了一些。
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已经提高到60%以上了。
利润明显下滑,但股息上升。
实际上,分红能力,不是看利润,而是看自由现金流。
(注意没有金融股)
这些股票的总市值73.59万亿。
市盈率28.49倍,当然主要是四季度把利润做低了。
市净率1.96倍。
ROE为6.88%,在历史底部附近。
再发一遍股息率,2.10%,拿手上的股票和它比一下,如果连这都不到,且不是科技股,那就等着安琪喵的自选股吧,明后天我会发出来。
这个一季报,整体不算糟糕,但是明显有一部分利润是四季度挪过来的。
四季度的财务洗澡也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A股的核心逻辑,是资本支出减少,去库存,自由现金流提升,分红提升。
很多指标都在底部位置,但就是没看到非常强有力的扭转力量。
【本文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明后天会上线财报优质股】
精品,很全面也很有价值,比统计局的有价值多了。微观上的数据跟我宏观预测是一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不确定性中,选择降低资本支出,降低杠杆,多余的自由现金流更多用于股东回报。平均分红率已经到60%了,确实有点意外,一部分有去年监管鼓励的因素,但提高分红确实是大趋势,也是理性的选择。但是从市盈率、股息率来看,整体A股估值还是不低的。
跟很多新粉介绍一下,蛋糕模型是由@这只猫叫安琪 自创的财务量化模型,其原理是将全体a股非金融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总收入看成一个大蛋糕,将六项成本(原材料、折旧、人工、库存和应收、利息、税费)与股东的自由现金流进行切至后的图示化展示。以此来更好的呈现a股整体的真实情况,详情请见网页链接
“现金总收入(大蛋糕)已经三年不增长了”
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平台型的巨无霸如腾讯阿里多多美团等都在港美上市,包括增长惊人的泡泡老铺蜜雪这类新消费也在港股,字节华为这种还没上市,所以A股全体上市公司,缺失了我国经济中最有韧性及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A股股民被圈在了一块水草并不咋丰美的土地上,挺命苦的。
捞一下,给晚上没看到的朋友们,欢迎各位大V小V们转发
精品,很全面也很有价值,比统计局的有价值多了。微观上的数据跟我宏观预测是一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不确定性中,选择降低资本支出,降低杠杆,多余的自由现金流更多用于股东回报。平均分红率已经到60%了,确实有点意外,一部分有去年监管鼓励的因素,但提高分红确实是大趋势,也是理性的选择。但是从市盈率、股息率来看,整体A股估值还是不低的。
跟很多新粉介绍一下,蛋糕模型是由@这只猫叫安琪 自创的财务量化模型,其原理是将全体a股非金融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总收入看成一个大蛋糕,将六项成本(原材料、折旧、人工、库存和应收、利息、税费)与股东的自由现金流进行切至后的图示化展示。以此来更好的呈现a股整体的真实情况,详情请见网页链接
“现金总收入(大蛋糕)已经三年不增长了”
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平台型的巨无霸如腾讯阿里多多美团等都在港美上市,包括增长惊人的泡泡老铺蜜雪这类新消费也在港股,字节华为这种还没上市,所以A股全体上市公司,缺失了我国经济中最有韧性及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A股股民被圈在了一块水草并不咋丰美的土地上,挺命苦的。
安琪666,开打赏啊,这么优质的内容,实在不好意思白嫖
好文。大躺平时代到来了。
后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也是资本富余的时代,高分红时代来了,顺应利润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