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9喜欢:0
$三安光电(SH600703)$ 泉州三安半导体一期项目的产能建设和规划出入很大,但是钱花的差不多了。预计投入138亿,目前投入已超过140亿。
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不按照规划进行相关产能建设。
特种封装原本规划只有8.72kkk/年,但是最终产能却达到20825kk/月,换算也就是249.9kkk/年。几十倍的产能出入却不进行披露说明原因,LED芯片产能也少了一大半,我估计前期的MLED产能和传统的产能占比出入也会很大。共计428.4万片/年,原先规划的892万片/年。
根据相关披露信息21年9月30号,泉州芯片产能是178万片/年,但是到年底就达到28×12=336万片/年,将近一半的产能在21年四季度建设完成的。
当时正是收到miniled芯片意向订单合计2.2亿/月(不止一个客户),26.4亿/年。增加的产能我现在怀疑21年底就是建设的MLED芯片产能,也许泉州一半以上的产能就是MLED。
根据年报披露信息,算了一些高端销量和传统销量的数据,百分比增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可知22年全年高端LED芯片销量为12.66亿,传统是40.63亿,合计53.29亿。那么22年增加的库存就解释的通了,几乎全是miniled芯片的库存,因为22年报提及国际客户下半年拿货趋缓以及年报也有提及商品库存泉州三安增加了6个多亿,导致库存高企,miniled芯片产品价格从22年四季度开始开始降价,23年同比大幅度降价,这就是这两年跌计提增加的重要原因。
目前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泉州三安半导体一期项目LED芯片35.7万片/月(具体传统和MLED多少不得而知,个人猜测MLED可能占大头,不然不会搞这么多特种封装产能),特种封装20825kk/月。个人觉得公司应该披露一下具体占比以及特种封装产能出入较大的原因!<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泉州三安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项目主要从事氮化镓、砷化镓和特种封装业 务,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约 892 万片/年(折合 倒装、垂直的产品产能 446 万片/年)和特种封装 8.72KKK/年的生产能力。
1、氮化镓业务板块:(1)年产氮化镓芯片 769.20 万片,其中:第五代显 示芯片(Mini 背光/Micro LED)161.60 万片/年、超高效节能芯片 530.80 万片/ 年、紫外(UV)芯片 30.80 万片/年、大功率芯片 46.00 万片/年;(2)PSS 衬底 年产 923.40 万片;(3)大功率激光器年产 141.80 万颗。
2、砷化镓业务板块:(1)年产 GaAs LED 芯片 123.20 万片,其中:第五 代显示芯片(Mini/Micro LED)17.60 万片/年、ITO 红光芯片 34.90 万片/年、RS 红光芯片 19.10 万片/年、高功率红外产品 14.20 万片/年、植物生长灯芯片 14.40万片/年、大功率户外亮化芯片 7.20 万片/年、车用级芯片 7.00 万片/年、医疗健 康芯片 8.80 万片/年;
(2)年产太阳电池芯片 40.50 万片,其中:商用卫星电池 13.50 万片/年、临近空间装置 27.00 万片/年。
3、特种封装业务板块:(1)UV LED 封装 81.40kk/年;(2)Mini LED 芯 片级封装 8,483.00 kk/年;(3)车用级 LED 封装 57.80kk/年;(4)大功率 LED 封装 63.20kk/年;(5)IR LED 封装 39.00kk/年
作者:活着的散户唐人龙
链接:网页链接

提供一个信息:泉州三安投资花了那么多钱是因为设备已经基本都购买完成并安装,但只有一半投入生产。购买安装和成为产能是两回事,所以你看到的是花了很多钱,但是产能却少了很多。设备是按照900万片规划买的,但是目前启用的只有420万片的量。
为什么这样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前拿到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