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8喜欢:2
回复@晋阳书生: 老兄对新城投入了精力,也动了感情。但放在真金白银的投资本金面前,要控制好仓位,以应对预期与现实不一致时的股价波动。从长远来看,新城控股虽然绝对不是价值毁灭型的公司,但仍然属于在下一轮资本扩张周期时无能力和现金流加杠杆的企业。这类型目前仍存续住开板块的商业模式,对于我们以获取确定性收益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是极不友好的,既享受不到分红的现金流,还要和大股东和经营层共担不确定性的未来风险,实在是毫无获益,除了情感上的寄托。//@晋阳书生:回复@做人要厚道1974:先说评价:厚道兄弟是新城控股里难得的客观评论人。简单谈谈我对买新城控股的认识:一是要搞清楚买新城控股是为了什么?一,是为了分红吗?在商品房只买现房或准现房的理念变更下,住开企业均面临资本开支先流出后才能获得销售流入的经营困境,况且已投入资本开支形成的存货去化率面临不确定性,同时新城仍然面临有息负债和应付账款的兑付,所以在未来五年新城都难有充足自由现金流供利润分配,简言之,分红就不要考虑了;二,为了赌股价上涨吗?股价要涨,无非是利润提升或估值提升。先说利润提升的可能性,新城住开现在首要保证的是已售在建保交付这一块,再次是以销定产新开工的这一块,最后就是低效土储利用这一块。这几块没有一个有可观的利润,能保本就不错了,实际上更应该担忧的是房价地价评估价格下降引起的资产减值风险。而商业运营板块的利润提升由量和价决定,量就是新开业的数量,价就是租金水平,这个板块要以预期的保守下限作考虑,而不要预期乐观的上限,因为大环境是消费紧缩的背景。所以综合住开和商业的情况,新城未来五年利润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很低。除非来一波房价地价反弹,成交量暴涨,但这种可能性极低,即使发生了,住开企业那么多都等着甩货抢跑,新城也只会有现金流而没利润。最后说估值提升,我认为这是目前参与新城控股投资的唯一正确逻辑,与其说是估值提升,不如说是因估值逻辑变更而带来的重新定价。因为新城的住开显然已无投资价值,仅剩商业运营存在dcf估值模型的投资价值,所以建立在这种投资逻辑之下的投资人,希望以新城出清住开,仅以商业运营估值作为新城控股价值为投资参考。然而,新城住开的出清时间和亏损(减值计提)都无法确定,保守看未来五年都尚不能出清,且五年后,商业运营是否又面临维持性资本支出的压力?综上:我认为新城控股目前虽已脱离现金流量表范畴内的流动性崩断的压力,但资产负债表范畴内减值出清的压力仍然不明朗或者压力巨大。作为保守以确定性为首要考虑的投资者,目前并非是好的选择。即使小赌怡情,仍然不是好的时候。
引用:
2024-05-07 16:04
自从4月24日随口一说,新城今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一路向北,新城无论是港股发展还是A股控股,在整个地惨板块都是遥遥领先。那为什么是新城呢?
说到底是两个前提:
1、不会暴雷
2、估值切换
先说不会暴雷,这几年行业下行,风雨飘摇,友商纷纷倒下,恒碧万融死了3个半,剩下的要...

全部讨论

客观啊

06-07 07:05

城镇化率还有上升空间,离开土地的三四线城镇老百姓还是喜欢用房产来锁住财富,新生人口是从2018年才开始出现下降,银行利息不断降低。即使如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商业地产贸易类的商社依然是最好的投资品

没几个能在下一轮周期拿地啊 国企聚焦高能城市 融创碧桂园恒大已经死了 万科要缩表 龙湖要换贷款,滨江绿城聚焦长三角几个城市,民企里面能全国拿地的只有新城了。

而且新城能拿综合体地块 商场+住宅 利润比一般的住宅高得多

06-07 07:37

投资者不可以因为一家公司的现有资源充足认为处于必胜位置。有的人评价公司实力喜欢画图,你资金量多少我资金量多少,你成长性多少我成长性多少,公式用了一大堆,双方数据摆出来看谁胜谁负。这种评价方法是打游戏过家家,纯粹的纸上谈兵。但正是因为市场上普遍存在这种过家家式的估值方法,市场上总有些公司会因为当前的资源处于极度劣势,被股市错杀,股票跌成废纸。而这就导致了困境反转这一派的诞生,只要公司没有倒闭危险,等到反转时股价必然一飞冲天。我相信有很多人听说过这种炒股票的思路,但是真的要用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想就是万科、保利。听说过而用不到,那就是没学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