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1回复:68喜欢:47
个人不喜欢的消费品公司:低端消费品,toB转型toC的消费品。
消费品一直都是长牛股的摇篮,但是不太喜欢低端消费品。
巴比食品这种,就算数据再好,也很难提起我的兴趣。吃包子和豆浆只不过是低端的消费,他这种很难有溢价。而且从公司以往数据来看,加盟在增长,自营一直没啥进展,实质成为一个加工企业。
有朋友拿麦当劳和达美乐这些来进行比较。麦当劳的中国客户真的不会把麦当劳和达美乐作为低端消费品的。巴菲特会说我天天吃麦当劳,总不会有中国的巴菲特说我天天吃巴比馒头吧。另外我觉得国外和国内消费品还是不一样,国内低端消费,可以平替的太多了,国外高的是人工成本,所以方便快捷是不是更适合他们的国情。
还有港股那个小酒馆个人也不喜欢,品牌很难有积累,都是些低端酒在卖。
曾经关注过一家叫$哈尔斯(SZ002615)$ 公司,后来才知道从to B想转到to C没那么容易,企业的基因决定,买一个品牌,但是你原来不懂品牌运营,要想做起来并不容易。
还有一种反驳就是涪陵榨菜和洽洽这些低端的品牌一样会涨的很好,是不是代表低端消费品也会有春天呢。涪陵榨菜很大一块红利就是散装变袋装,消费升级,洽洽大致如此。
低端品牌在消费崛起的时候往往是最后,高端先崛起,然后次高端,然后是中低端,如果中低端都起来了,那么周期可能就位于顶点了。顺鑫农业这种直接会被我pass。
想着什么低端白酒是刚需,这其实有些误解。越有钱,可运用的工具越多。所以消费好转的时候,还是高端的先起来了。虽然有些难听,却很现实。

精彩讨论

逻辑猎人2022-05-16 11:50

榨菜和瓜子,明明是高端。去超市看一看,对比其他牌子贵多了。。。

柳林17112022-05-16 18:42

消费品竞争力三要素:品牌、产品、渠道。靠品牌的肯定最牛逼,品牌有强弱,送人的白酒、炫耀的LV,满足精神需求的品牌溢价最高;像洽洽和伊利这种就弱很多,但知名度、美誉度很高,也是决定你消费的因素之一,这类品牌可能没有太高品牌溢价,但有更好的客户粘性。to B的消费其实本质上更像制造业,只不过下游是消费可能比其他制造业更稳定,属于周期性更弱的制造业,没有品牌溢价甚至下游也没啥粘性,主要靠产品质量和价格,也就是性价比,所以规模成本优势往往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和to C没办法比。

Investrader2022-05-16 11:21

巴比食品:明天就拓展业务转型预制菜

股探2022-05-16 14:01

范总,抬个杠。麦当劳早期在美国也就是低端的啊。要比也要比发展初期在本国的形象吧。和巴比一样的甘其食在美国也开店了,肉包卖3美元,不知道算不算低端食品。这个跟个人喜好有关系,跟低端高端没关系吧,王思聪经常路边摊,他应该也不避讳说吧

小散龙2022-05-16 11:39

同感,其实恰恰和陪陵不能算低端,只是单价低,比同级别的贵多了

全部讨论

2022-05-16 22:23

有道理这类低端消费品只有阶段性的投机机会,没有长期投资机会

2022-05-16 19:13

核心不在于低端,在于品牌价值,进而引出产品定价权。大众百姓买得起的消费品牌,很多产品也很便宜,但是有很多长牛股。

范总,看下代糖的百龙创园如何

2022-05-16 16:46

一个是不同种类上的高端和低端,还有一个就是同一品类里面的高端和低端。$贵州茅台(SH600519)$

2022-05-16 15:54

科沃斯就是2B 转的2C

2022-05-16 13:57

包子的可替代品太多

2022-05-16 13:25

那些白酒好?

2022-05-16 12:53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消费频次,比如白酒的消费频次低,但毛利就高;纸巾的消费频次高,但毛利就低。但如果某间公司消费频次低但毛利在同类型公司里毛利和净利比较高这就是龙头型公司也是好的投资标的,;某间消费频次高但在同类型公司里毛利和净利算高的这就印证了这公司是这行业里是龙头。消费品公司因为财报简单,而且现金流好,投资这类型的公司非常适合小散。经济不好全市场都不好,经济好的情况,投资消费品的好公司是算稳定的投资。

2022-05-16 12:46

A股有什么消费品具备品牌壁垒的?除了茅台

2022-05-16 12:08

如果看看李宁安踏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之所以这些品牌没有溢价,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没有完成消费升级,在口袋钱少的事实或前提之下,谁愿意为消费品支付品牌溢价呢?但长期去看,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