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6回复:107喜欢:61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坪山城主2022-05-12 12:49

我们也算半个熟人吧,融创上怼过,我也持有过融创,只是你后来身份提高了要关注才能评论就没再调侃过。看了别人转你的帖子感触颇深,特意关注了聊几句,至少初衷是避免跟人杠或幸灾乐祸的。我一直有个观点,没有经历过破产或被裁后第二次再创业、再就业,人是不可能意识到运气平台和能力的差别的,曾经大或小成功过的人更是这样。我曾以为某领域成功过的人,来炒股会更容易成功,因为一是有资金优势;二,特别是创业的成功因素经验和炒股的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类似的,但后来发现恰恰相反,因为小成功过一次的人更容易过于自信夸大自己的能力见识,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反而容易股市亏钱。就你的几个观点提一下个人看法:1,“我没有那么可怜,大家不用同情我”,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无非是你家产厚融创亏200万不会伤筋动骨。如果你是跟生意场上的朋友聊天,谈起融创亏200万,那么这只是一个甚至有炫耀价值的谈资而已。但在雪球上,跟股友谈融创,亏200万,你就是200%的LOSER,虽然你亏得起,200万是九牛一毛。2,你“融创并没亏,因为你融创壹号院两年赚了200万”。你真是壹号院赚了200万么?不是,是房子赚了200万,假如你买的不是融创的房,买的是边上金茂府、万科花园、保利城等,你就不赚这200万了?典型失败总结了还逻辑错误,得出了错误结论,会......。另一方面,你这是明显的幸存者偏差,你买的壹号院不错,那你知道同城融创开发的其它小区怎么样么?其它省市的融创楼盘什么样么?真的都跟你的壹号院一样会有今天下场么?3,“。打死我,都不相信融创会出问题,这种信任是刻在脑子里面的。”我也经商过,没你成功,家产没你多,但我认为或许我比你厉害,因为我创业、炒股都没失败过,都是出招必中。我创业的行业,不管是卖贸易商还是工厂,都是有账期的,但我只做现金结算的,所以我做不大,如果做账期,至少规模会大十倍以上。这是新起步者,面对的普遍选择,怎么做才对,融创、恒大现在的供应商就是答案。5000万的货款收不回来,有些公司跟融、恒合作十多年了,合作赚了一两个亿了,其实这5000万不是问题的,但很多是新创业者起步阶段,才合作三两年甚至几个月,一共才赚了一两千万甚至不到,那么现在就是灭顶之灾。我个人观点,做不做这类生意,是个选择问题,是赌博成败的问题,但如果今天的下场可能性没有想到过,那就是水平问题,是我个人不能接受的失败。

阿福-韭菜壹号2022-05-12 10:35

投融创,投的是人,不是行业、趋势和国运,某种意义,可能粉丝是为了偶像买单。

坪山城主2022-05-12 13:04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我这次选择房地产行业,就是对这句话没有理解到位。这一点我并不认同,我先后持有过绿城、金茂、绿地、融创、金科、新城,最后又换回了绿城,在地产上,至少没亏吧。我打工先后经历过十几家工厂企业,而且以前做销售,先后接触过几百家客户工厂,总之一句话,制造业太难了!我说的是多数,不包含比如今天的新能源、疫苗、大宗,即使房地产的今年,也不比过去制造业的30年更惨。地产行业从来没市场化过,这几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轮优胜劣汰的竞争,而制造业,多数行业三十年都经历过好多次的洗牌了。知道为什么地产公司、白酒、烟草多元化基本没有成功的么?你让东莞、北上广深习惯躺赚的女人改行去搬砖,咋可能成?但反过来,你让搬砖的女人改行去躺着赚钱,会失败么?格力、海尔、海信、中兴、长虹、美的等制造名企搞地产有失败么?所以比亚迪多元化造车注定会成功,同样理论我也看好雷军造车。所以,如果投资地产公司都赚不了钱的话,投资制造业就更别想了,一般的。

不乱下2022-05-12 11:31

这200万学费没有白交
大家挣的钱回头来看都是碰巧站在风口上,再叠加自己个人的一些努力。
亏的钱也是因为站在了逆风口上。
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学习,复盘,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后尽量站对地方,不断客观审视自己的投资,尽量控制风险。

人弃我取淘金者2022-05-12 11:20

感谢楼主的分享。楼主主要是反省自己的投资,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人都有成功有失败,犯错了不可怕,谁都会犯错不用羞愧,更不能因为害怕面对犯错承认犯错而拼命去抗拒抵制事实,更何况就像楼主说的,很多时候自己也没错,是运气导致的而已,那就更没必要害怕承认自己过去运气背这个事实了。说实话,之前如果不和当时认为的所谓的唱空做空的坏人陷入骂战,而是仔细想想人家说的是否有道理,进而减仓清仓,那现在是不是会好很多?说zc无情、老孙失败之类的话,可能也是事实,但问题是我们散户既不能控制zc也不能控制老孙,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仓位而已,那为何把焦点放在zc、老孙上而非自己的仓位上呢?

当然了,上面这些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更想说楼主的亲身经历就是我一直对快周转滚动开发模式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的原因。楼主提到他虽然融创股票亏了,但买的融创房子赚了,就算有人质疑房价会下跌,但无论如何楼主保本还是至少的。而融创股票复牌后(假如还能复牌而不是停到退市),相信绝大多数股权持有者保本是奢望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融创一号院的资产质量远好于融创公司的净资产质量,或者说的更加详细些,也就是融创当初卖掉地段好、房子质量好的融创一号院,回流资金后再加更多的杠杆高价抢其他地段更差、地价更高的地王是错误的。楼主的融创一号院比几年前买的时候升值了,但现在的那些文旅项目、郊区项目比几年前拿地时升值还是贬值,看看最近融创处置资产的价格就知道,注意能处置的都是融创最好的一批资产了,比如深圳雪世界、武汉项目、浙江项目等(这点融粉是对的,老孙执行力强,为了保命断尾求生的认知、决心、执行力还是有的,没有消息传出要处置的资产显然是感兴趣的人都没有)。快周转模式下,卖掉地段更好的房子、换成差地段高地价的项目的商业模式,只在房价一直上涨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原因是虽然土地更差了,但快速滚动可以获得更高的杠杆,更高的杠杆意味着只要扣税后的土地升值涨幅能够超过融资利率,那么就能赚更多,好比只要股市一直涨而且没有大幅波动年年涨幅,那我用8%的融资利率融资炒股的话,500%杠杆就比400%杠杆赚更多钱。可问题是,房价未来可能继续大涨么?就算最终长远还能继续涨,中间是否会没有大波动?
如果上述条件无法成立,那显而易见地,楼主买入融创壹号院并长期持有的模式,好于融创公司最快速度卖掉自己开发的融创壹号院再高价抢更差地段更高地价土地快周转的商业模式(为啥要这种商业模式呢?因为孙追求的是规模,追求的是销售排名,这也是融粉们追求并晶晶乐道的)。融创如果把商业模式改成卖掉一部分壹号院覆盖盖楼成本及还债,然后保留一部分壹号院持有,而不是回笼资金后抢高价地王。zc来了虽然也受伤,但活下来还是可以吧,融创壹号院不但没有贬值还有升值吧?这不是融创一家的问题,快周转模式普遍存在这种问题。二十年前,深圳蛇口房价几千元一平米,目前超过十万,就算未来房价跌一半到5、6万,和买入价比也是远远高的,业主没有抱怨的,而开发这些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很多却破产退市了(比如华业等),其中的逻辑大家去想吧。
而港资地产商的商业模式,比如李嘉诚等,就是不追求规模追求常识的商业模式。现在低负债现金多的他们,可以从容的捡便宜了。
$融创中国(01918)$ $中国金茂(00817)$ $碧桂园(02007)$

全部讨论

我们也算半个熟人吧,融创上怼过,我也持有过融创,只是你后来身份提高了要关注才能评论就没再调侃过。看了别人转你的帖子感触颇深,特意关注了聊几句,至少初衷是避免跟人杠或幸灾乐祸的。我一直有个观点,没有经历过破产或被裁后第二次再创业、再就业,人是不可能意识到运气平台和能力的差别的,曾经大或小成功过的人更是这样。我曾以为某领域成功过的人,来炒股会更容易成功,因为一是有资金优势;二,特别是创业的成功因素经验和炒股的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类似的,但后来发现恰恰相反,因为小成功过一次的人更容易过于自信夸大自己的能力见识,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反而容易股市亏钱。就你的几个观点提一下个人看法:1,“我没有那么可怜,大家不用同情我”,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无非是你家产厚融创亏200万不会伤筋动骨。如果你是跟生意场上的朋友聊天,谈起融创亏200万,那么这只是一个甚至有炫耀价值的谈资而已。但在雪球上,跟股友谈融创,亏200万,你就是200%的LOSER,虽然你亏得起,200万是九牛一毛。2,你“融创并没亏,因为你融创壹号院两年赚了200万”。你真是壹号院赚了200万么?不是,是房子赚了200万,假如你买的不是融创的房,买的是边上金茂府、万科花园、保利城等,你就不赚这200万了?典型失败总结了还逻辑错误,得出了错误结论,会......。另一方面,你这是明显的幸存者偏差,你买的壹号院不错,那你知道同城融创开发的其它小区怎么样么?其它省市的融创楼盘什么样么?真的都跟你的壹号院一样会有今天下场么?3,“。打死我,都不相信融创会出问题,这种信任是刻在脑子里面的。”我也经商过,没你成功,家产没你多,但我认为或许我比你厉害,因为我创业、炒股都没失败过,都是出招必中。我创业的行业,不管是卖贸易商还是工厂,都是有账期的,但我只做现金结算的,所以我做不大,如果做账期,至少规模会大十倍以上。这是新起步者,面对的普遍选择,怎么做才对,融创、恒大现在的供应商就是答案。5000万的货款收不回来,有些公司跟融、恒合作十多年了,合作赚了一两个亿了,其实这5000万不是问题的,但很多是新创业者起步阶段,才合作三两年甚至几个月,一共才赚了一两千万甚至不到,那么现在就是灭顶之灾。我个人观点,做不做这类生意,是个选择问题,是赌博成败的问题,但如果今天的下场可能性没有想到过,那就是水平问题,是我个人不能接受的失败。

投融创,投的是人,不是行业、趋势和国运,某种意义,可能粉丝是为了偶像买单。

2022-05-12 11:31

这200万学费没有白交
大家挣的钱回头来看都是碰巧站在风口上,再叠加自己个人的一些努力。
亏的钱也是因为站在了逆风口上。
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学习,复盘,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后尽量站对地方,不断客观审视自己的投资,尽量控制风险。

2022-05-12 11:20

感谢楼主的分享。楼主主要是反省自己的投资,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人都有成功有失败,犯错了不可怕,谁都会犯错不用羞愧,更不能因为害怕面对犯错承认犯错而拼命去抗拒抵制事实,更何况就像楼主说的,很多时候自己也没错,是运气导致的而已,那就更没必要害怕承认自己过去运气背这个事实了。说实话,之前如果不和当时认为的所谓的唱空做空的坏人陷入骂战,而是仔细想想人家说的是否有道理,进而减仓清仓,那现在是不是会好很多?说zc无情、老孙失败之类的话,可能也是事实,但问题是我们散户既不能控制zc也不能控制老孙,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仓位而已,那为何把焦点放在zc、老孙上而非自己的仓位上呢?

当然了,上面这些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更想说楼主的亲身经历就是我一直对快周转滚动开发模式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的原因。楼主提到他虽然融创股票亏了,但买的融创房子赚了,就算有人质疑房价会下跌,但无论如何楼主保本还是至少的。而融创股票复牌后(假如还能复牌而不是停到退市),相信绝大多数股权持有者保本是奢望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融创一号院的资产质量远好于融创公司的净资产质量,或者说的更加详细些,也就是融创当初卖掉地段好、房子质量好的融创一号院,回流资金后再加更多的杠杆高价抢其他地段更差、地价更高的地王是错误的。楼主的融创一号院比几年前买的时候升值了,但现在的那些文旅项目、郊区项目比几年前拿地时升值还是贬值,看看最近融创处置资产的价格就知道,注意能处置的都是融创最好的一批资产了,比如深圳雪世界、武汉项目、浙江项目等(这点融粉是对的,老孙执行力强,为了保命断尾求生的认知、决心、执行力还是有的,没有消息传出要处置的资产显然是感兴趣的人都没有)。快周转模式下,卖掉地段更好的房子、换成差地段高地价的项目的商业模式,只在房价一直上涨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原因是虽然土地更差了,但快速滚动可以获得更高的杠杆,更高的杠杆意味着只要扣税后的土地升值涨幅能够超过融资利率,那么就能赚更多,好比只要股市一直涨而且没有大幅波动年年涨幅,那我用8%的融资利率融资炒股的话,500%杠杆就比400%杠杆赚更多钱。可问题是,房价未来可能继续大涨么?就算最终长远还能继续涨,中间是否会没有大波动?
如果上述条件无法成立,那显而易见地,楼主买入融创壹号院并长期持有的模式,好于融创公司最快速度卖掉自己开发的融创壹号院再高价抢更差地段更高地价土地快周转的商业模式(为啥要这种商业模式呢?因为孙追求的是规模,追求的是销售排名,这也是融粉们追求并晶晶乐道的)。融创如果把商业模式改成卖掉一部分壹号院覆盖盖楼成本及还债,然后保留一部分壹号院持有,而不是回笼资金后抢高价地王。zc来了虽然也受伤,但活下来还是可以吧,融创壹号院不但没有贬值还有升值吧?这不是融创一家的问题,快周转模式普遍存在这种问题。二十年前,深圳蛇口房价几千元一平米,目前超过十万,就算未来房价跌一半到5、6万,和买入价比也是远远高的,业主没有抱怨的,而开发这些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很多却破产退市了(比如华业等),其中的逻辑大家去想吧。
而港资地产商的商业模式,比如李嘉诚等,就是不追求规模追求常识的商业模式。现在低负债现金多的他们,可以从容的捡便宜了。
$融创中国(01918)$ $中国金茂(00817)$ $碧桂园(02007)$

2022-05-12 10:45

加油!总结,进步,最好的投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

2022-05-12 13:01

很认同运气,也是亏了融创,我老婆还问我,趴着的融创都快跌没了,怎么不动呢,随它去吧

2022-05-12 12:43

凭运气赚的钱(房子涨了),凭实力亏掉(企业的真实价值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我也买了地产股,但是我运气好一点,买了央企,国企,至少没有亏损。地产这波清洗,深刻告诉我们什么是国家信用,什么是高杠杆风险,巨额债务形成的高ROE没有表面那么美好

2022-05-13 08:43

看完了感觉200万学费还是不够。
首先地产是很难的,比银行都难。这个是行业选择的问题。
其次融创到底什么风险,18年就很清晰。收并购项目都是建议1成控股并表,走钢丝的,现金紧平衡,不过非业内人士可能接触不了。这个是深度研究的问题。
这不是运气。

2022-05-12 13:13

是否能得出部分结论,要深入研究政致,政经不分家。

2022-05-12 11:59

有两个朋友在破9元时劝我割肉,他们投资水平也算ok,虽然不会接受他们的建议,但是也会感谢他们好意。我和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投资都有风险,一个做环保设备的朋友投40多万在万达开了家奶茶店,半年后关门,一分钱没有回收。投资就是这样,本就有风险,既然投了而且仍然看好,就会一直坚持到融创中国破产,就当开了两家奶茶店,交学费能学到东西,也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