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个人投资者也跟你一样赎债买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不明真相的债市群众

作者:韭菜核子

换位思考

现在债券群已经没有人聊债券了,都在问是追券商ETF还是死抱白酒和科技

假如你作为债券投资经理,最近一直在炒股票,不看债了

那么买债基的个人投资者们是不是也会同样操作?

有个打新三板的肠子都悔青了,几百万资金占用了好几天,最后打了几百股,同期A股涨了这么多,机会成本太高了。

买了债基和货基的也是一样,这并非是无风险利率下行,而是比较低的无风险利率在往上走(区分宏观流动性与股市流动性:简单说一下两种流动性),利率的趋势下行,其实理财是在一直浮盈的,会进一步正向循环。

从资金流势看,现在是头脚倒置的2015年

2015年,连续4次降准,金融创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的钱都是从理财端来的,主要配置固收资金,其次是各种伞形信托、打新结构化产品,间接流入了股市

股市其实是分流了一部分的委外理财的涓滴,形成了股债双牛的局面

这一轮的环境是流动性收紧了快两个月,债券市场怎么涨的怎么跌回来,不少刚刚改革的净值理财产品夸嚓浮亏,太掉面了,固收赚不到钱,另一方面股市的赚钱效应非常明显。

理财子的股票类产品产品,无论从明星效应上,业绩上,还是宣传上,至少在目前,毫无疑问是弱于基金的。

即便是买了基金公司的固收类产品,经历了这俩月的浮亏,估计也都很难克制切换到股基的想法。

股票玩一天,CD持一年。

隔壁两天都20%了,你还大大大类资产配置,配配,你配钥匙么?什么你配?你配几把?

混合基金也都在降低债券和货币的仓位追股票。作为散户没理由不切。

这哪里是和2015年一样,我的天,这应该是和2015年头脚倒置

这轮资金的存量转换能有多少?

相比卖房炒股,卖理财炒股肯定更容易

理财产品目前26万亿,债券产品32%,利率产品23%,股票产品大概2%左右。还有30%的啥都买的产品,保守估计其中50%配的是固收,总体基本上有70%的产品都是债券类产品。

1~3M:3~6M:6~12M:12:24M到期的产品分别为30%:30%:25%:5%。也就是说最近1~3个月,有接近26万亿*0.7*0.3的固收类产品到期,一共4.2万亿的终端散户持有的东西要到期,每个月平均1~1.2万亿的规模。

到期了我会不会再买没有赚到钱的净值理财产品呢?至少你2015年是给我刚兑的,这不会出现亏钱的,现在很明显不一样了。

另外公募端是一样的,马上公募基金中报就出来了,可以看看截止到6月30日,债基的申购赎回情况,和股票的申购赎回情况对比一下

还有与2015年的变化:

非银对债券市场的定价能力逐步提高,由于资管新规,非银负债端的机构变少了,典型的就是货基不断萎缩。上个月27号银行上班,券商基金不上班,交易都比较清淡,其实非银边际的定价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咱非银也能顶半边天啊。

这也意味着,非银的负债端如果不稳定,那对债券市场也会产生流动性冲击,这个东西有多大,咱也没见过,咱也不知道。

所以比较担忧的就是,主要投资人并不是机构的固收类基金(这个数也不难,可以批量导出来基金持仓季报 的前十大持有人,算一个占比,还没来得及算),尤其是前期跌的比较多的纯利率债类产品,这波赎回压力应该会比较大的,可能这个事情还正在发生

那么很有可能见到一波赎债买股继续带来的债券下跌

你妈会出手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回到上一篇的内容,这个问题很显然不在你后妈思考的框架中,因为你妈可能并不觉得你冷

你的后妈目前考虑的是:

经济还不错,没理由继续放水

财政我就是要让你 妹有好果汁吃,看你服不服

至于股票市场、基金申购赎回,你妈应该几乎没有站在过非银的角度上考虑过问题,毕竟银行才是亲儿子。

这个搞不好很有可能呈现一种真正的跷跷板:

股市越涨,债券越跌,6号的T可能只是预演

今年可能很难有股债双牛了

以上都是投资者行为(艺术)的分析

至于基本面、大碗宽面的问题

散会吧,啥也不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