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5喜欢:0
回复@欲辨已忘言-: 这涉及风险定价及超额收益。至于“确定性”问题,我有不同见解。
首先,4.5元时深圳国际基本面情况与回升到6.5元以上时,并没有太大不同。包括深航亏损将不再拖累,华南物流园的升级改造产生价值释放,都相对明晰。这也是为何不少球友当时敢于越跌越买的原因。
其次,我也发帖谈过,相对于22年的疫情影响,23年的不确定性远没那么大。22年也跌到4元多时,我也说过只敢买了一点。23年跌破22年低位,分析过其核心业务其实有改善,似乎可以“重锤出击”。
关键问题是,当时被做空的原因是什么?是提供了捡便宜货的良机,还是远离的警号?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球友都认为深国际的业务在国内,那次做空主要是外资,而港股通持仓一直在增加,外资对企业的了解及信心应该不如内资,做空可能是外资短期(赚钱)行为。虽然其季绩差于预期而成为做空借口,但分析其业绩差的一大原因是汇兑损失(其实22年也有),也源于其外币债务比例较大,应该可以通过调整债务结构解决,特别是国企可以借到较低成本的人民币去置换,实际上管理层也是这样做的。季绩差最多跌5%~10%已然足够反映了,不至于跌那么多,当时可能跌过头了。
后来,外资做空的“底气”终于被知晓了,就是它利用深国际被剔除出MSCI指数做掩护,利用季绩差来做空牟利。大伙知晓时,股价已回升到5元左右,接着管理层迫不及待地推出5元多的激励方案[捂脸]
所以,如果您说5.5元买入的确定性比4.5元高,我可能不会写那么多来商榷,毕竟4.5元升到6,元也积累了不少获利盘,形成股价波动的另一不确定性[大笑]
我难得近距离观摩了一次外资做空股价的过程,与球友一起分析研究其原因,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投资体验,也感受到不少乐趣。。那段日子,我这个长线懒人竟然盯起买卖席位,发现卖方席位清一色是外资(基本没有港股通席位,也没有香港本地或中资券商),而且是“车轮战”式的接力:高盛--花旗--大小摩--麦格里--瑞银--巴克莱,甚至也出现了Citadel Securities...
$深圳国际(00152)$//@欲辨已忘言-:回复@财经极客:感觉我4.5抄底深圳国际时候的确定性是不如最近6块左右买深圳国际的。6块买入的时候只需要相信今年能分7毛5 - 8 毛就会看到金山银山,去年4.5的时候有点看不大清楚[捂脸]
引用:
2024-05-10 22:54
$深圳国际(00152)$ 深圳国际新高了,看着k线图里这个跨度极大的v字形,恍如隔世。
在股价最黑暗的那段时间里,大家抱团取暖,彼此打气,真好。
木野人兄应该在前几个月就撤离了深圳国际,今天云游兄也暂时离开了,哎,有点伤感。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天...

全部讨论

这个不敢苟同。我记得4元多时时规划部门查到的华南物流园改造图没有住宅的,都是物流、写字楼、商业配套和一栋员工宿舍,去年9月份股价4元多时我分析这帖子甚至都没有单独去对华南物流园进行测算,就是认为商业和物流不值得单独去测算,估计跟踪深国际的有心人都会留意到这个规划,有人当时说华南物流园值100亿我是不相信的。后面住宅及补偿给深国际是改了规划的,10月31日补偿住宅给深国际公告后当天股价就站上了5.1港元。

05-11 18:33

写的真好,历历在目。去年9,10月空头每天大比例做空,最高好像60%多成交比例是空头。后来才知MSCI剔除,要被动卖出近亿股。看来不止我们国内有人看底牌,港股也有人先知先觉。好在,我们内地股友对国资理解更深刻,才敢持续买入。其实炒股最后还是要看基本面(当然有人也能靠交易赚大钱)。

05-18 21:39

值得反复看的好贴,现在读来更觉财大投资思路的精妙之处。

05-13 15:51

学到了,不仔细研究的人看不到这么多事情,我实属是后知后觉。这些年持有除了赚一点股息,最大收获反倒是看楼主分析学到的视角和方法了。 目前的形势我是不太看好土地和航空的确定性的,不过因为缺乏合适标的,只是单纯把去年5块钱加的临时仓给平了,剩下的大头依旧持有,没有明确机会,一动不如一静。

高速和深航值150亿,改造补偿150亿,未来8年利润150亿,园区值150亿。8年毛估估600亿

05-12 19:54

财大是在哪里看的买卖席位呢

05-11 18:09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