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看汽车电子和智能驾驶的巨大区别。业绩高增长和加速度的差异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前段时间从分散投资的角度,重点研究了赛力斯同时,又顺着产业链发掘了江淮汽车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股票。

原持仓赛力斯江淮汽车德赛西威华阳集团4222。结果成功做高了风险做小了盈利。。再次给了一个教训,做自己最熟悉的才是最小的风险,所谓分散投资对于散户纯属扯淡。。专职股民长期研究四五个股票,每天更新基本面数据基本是极限,业余时间玩股票可能跟踪一两只股票基本面就是极限了。做不到知根知底一起免谈。尤其涉及到宏观行业供需,个股业绩,估值长期成长性,短期业绩变化等大量变化和不可测因素。

赛力斯大涨了二十点了。江淮汽车目前已经回撤到不到十相对弱势很多,继续重点持仓。华阳集团由于想加大江淮,拉升到28.8着急卖了。德赛西威一路下跌,最恶心的是刚减仓赛力斯加到德赛的时候他下跌,赛力斯又拉了十个点。最终101.3买,18号冲高放天量负1止损离场。

根本原因其实是股票做的是业绩加速度向上,而不是单纯看当下成长,还有未来空间和市盈率是否匹配。

之前陷入一个巨大误区,认为智能驾驶才刚刚起步,所以智能汽车电子增长空间还有近十倍。。实际上二者差距巨大,基本不是一回事。

详细来说,汽车电子,主要产品汽车芯片,雷达,中控显示,副驾驶显示屏,后座显示屏。抬头显示hud等。。和智驾高度相关的是汽车芯片和智驾算法。目前空间巨大,但实际上目前汽车芯片5到7纳米的已经是满足三四年后l3,l4高端智驾需要的,也没有想象那么大,瓶颈目前主要是智驾算法通信技术,数据搜集。

智驾算法就是靠数据跑出来的,但是有个问题,如果厂家做实验第一无法完全逼真各种复杂的路况,比如小孩鬼探头,路上有高的凸出障碍物,或者各种乱停的。你也不可能真的模仿高速中各种生死危险的情景否则对于汽车和人员危害太大。后期的数据就是拿用户当小白鼠测试,数据越多,越能精准提高算法。。这也是为何有些车企不到万不得已不想投靠华为,因为数据不在自己手里控制。。所以智驾领域先行的特斯拉华为优势巨大。特斯拉已经出售的几百万汽车一年能带来起码数百亿级别实战数据,华为今年假如问界销量四十万,加上已经卖的加智界,一年也能得到百亿公里数据。。这些会让他们智驾水平高速发展,落后的越来越难。。

说回到中控显示,各种显示屏,hud。包括雷达,其实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在价格能承受的价位区间已经很高的市场渗透率了。

德赛西威主打的座舱,核心芯片是买的英伟达,主要供货特斯拉理想汽车和一些国内传统车企。中控,显示屏这些没啥技术水平,15万以上价格能承受区间渗透率大多超过五成,最多下一步降价往十万到十五万车普及,空间也就一倍了。。而且是增量降价。。这意味着业绩天花板很近。而目前市盈率35左右,已单纯看智能座舱,国内市场的价值在100的股价已经基本反映,没有啥低估空间。原来估计的价值就是110到120,主要是给的和特斯拉机器人领域合作的空间估值和海外智能座舱市场的估值。。但是这个显然是两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最终结果大概率绝对的主产品智能座舱的业绩加速度已经往下,每年利润增收会不停下一个台阶,直到机器人产品成熟才会再度业绩加速往上。。有点类似于2023买比亚迪,过去2122年的股价透支了未来成长,但是他当下低估程度又打不到比亚迪。而且他的核心点在于绑定英伟达特斯拉,没有比亚迪的业绩主导独立性。

加上其他战略股东的减持导致跌破了96关键支撑。

总体看,德赛这个股票,今年能回归110平价估值区,(加上机器人的预期)但低估程度远远不及赛力斯江淮汽车,月级别更是没热点,没想到近期车辆智能行驶的政策他完全没反映。股票做的就是新,当下的向上业绩加速带来的兴奋和未来的高预期。夕阳状态或者说利润依然较高增速但是已经加速度变弱,去年翻倍今年百分三四十,距离行业饱和天花板临近,加高估值往往是股价最大的杀手,这也是投资成熟行业龙头最大的知识误区。

比如高价买比亚迪茅台海天宁德,隆基通威都会撞的头破血流。

华阳集团的hud猛一看渗透率十出头,空间巨大,实际上,主打二十万以上汽车,目前的空间也是20万到四十万还有一半空间挖掘,四十万以上基本普及。向下降价普及十五万到二十万。。其实最终空间也就2.5倍。。而不是从百分十渗透到百分百。。十万以下汽车再过三年大概率高端芯片,雷达,hud这些普及不到,最多搞个显示屏反正低技术的便宜量大管饱。

市盈率看,华阳集团25倍左右,但是主要供货赛力斯,所以和问界一样,是业绩去年四季度开始高增长,按当下利润水平持续一年,对标七亿利润,对于未来2.5倍销量增长空间叠加降价换量,利润打个八折,加上两年时间贴现再八折,就相当于当下利润的1.6倍,11亿。。就是13倍估值,然后进入业绩低增速。个人看法,有三成低估空间。

华阳集团德赛西威都有一个威胁就是比亚迪华为这些巨头也自己搞汽车电子。未来可能从合作伙伴变成对手。

所以整体来看,猛的一看汽车电子整体成长性似乎远大于整车,实际上,股价空间上远远不及。。毕竟最核心的芯片不是英伟达就是华为或者地平线这些后起之秀。搞雷达的不是港股就是美股。。这两股票很大程度和消费电子股类似。。长期看,大概率会沦为周期股业绩大起大落,无法维持高增长,但是比预期的天花板属实小太多。

电子股重点研究了五年,越研究越明白一个问题,中国大部分电子股都是美国主导的电子产业上处于绝对依附关系,技术更新初期行业繁荣,美国吃肉他喝汤,行业向下,就濒临亏损。或者就是好点的去美股港股。

北方华创,中微刻蚀机,中际旭创工业富联这些做的好的凤毛麟角且大都已经反映在股价里,或者中芯国际这种未来空间大的,但是短期业绩平庸,能搞一搞,但是也只有大盘大涨了,通过提高估值来反映短期看不到高速往上的盈利。

所以其实大多时候,电子股重点博弈的是价格,原材料和产品价差的往上扩大,即便是汽车电子这种貌似空间巨大的领域也没有多少肉。大多只能超低价业绩极差的时候搞低吸然后长期蹲坑,或者等右侧有个季度以上级别业绩拐头往上,比如近期的斯达半导体,兆易创新汇顶科技

(但应注意由于历史库存产品或原材料的影响,或者原材料和产品价差的起落波折较大,消费电子股如果没有极端的供不应求一般业绩拐头向上以后依然容易起起落落。

2021年前后电子股和新能源的极端往上行情是,5g技术更新新能源技术革新,加供需拐点往上,加乌克兰战争和疫情后无法增产或者运输不通畅,加恐慌需求卖方议价能力提高,加居家办公需求,加全球货币宽松,加上2020上半年前低股价最终集中爆发的结果,压根就没有可复制性对于研究中国这种主要做中低端产品的市场,行业需求一好,产量很快飙升,一般就不会有那么夸张的涨价空间和周期,不能拿他作为参考。

比如第一个季度历史低价原材料加终端存储产品导致价差异常高利润爆,比如存储芯片后起之秀的德明利

这种只能提前预测跟,往往没有持续性低价库存电子原材料一般很快一个季度消耗接近完毕。或者库存产品减值没有了带来的利润叠加向好也只是短期影响。三重叠加会导致第一两个季度利润高速修复之后会起起落落,而不是单边往上)

目前大盘一两月内大概率弱势震荡情况,高赚钱效应的只能是自己业绩高加速往上或者某些关键要点导致预期一年内能高速拐头往上的个股而估值没有反映充分的。比如赛力斯江淮汽车华阳集团万泰生物这些。

交易计划,目前重点持仓赛力斯江淮汽车华阳集团。。重点关注万泰生物,万泰不知道510的二类会议是否是九价HPV上市申请,如果是可能稍晚同步进入暴利主升浪。如果不是可能要八月份以后。。希望错开能挣两波钱[斜眼]。。

全部讨论

06-23 19:04

只想说屁股决定脑袋当然自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