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代价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5喜欢:4

今天通威年报和一季报同时报出,2023四季度和2024一季度都是亏损的。回想去年股东大会上,高管们拿着7、8千万的年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得意自满,居然说出了:“通威最大的风险是骄傲。”这样的金句。在我一个旁观者看来,能说出这种话,说明通威的管理层已经不是一般的骄傲,而是非常骄傲。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成谶。

本来刘老板是一个很具有远见和战略定力的企业家,他不止在一个场合强调过通威的专业化定位。我还专门写过文章赞扬过他的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的定力也是我曾经满仓满融持有通威的主要原因。但环境太顺了就容易让人骄傲,即使是优秀如刘老板也不能免俗,人一旦骄傲了当然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骄傲了动作就会变形。接下来就是通威高调宣布要放弃专业化,大规模进军组件,要做到组件前三。这离刘老板信誓旦旦要坚定走专业化道路才几个月,当时可以说让我大跌眼镜,我刚写完文章赞扬通威坚持专业化的文章就被打脸。我一直坚信专业化才是产业发展的规律,所以是一直不看好通威的一体化的。

做了一个电池毛利对比表,21年没大规模上组件前,通威电池的毛利情况是远高于爱旭的,22年大规模上组件后,通威电池板块的毛利受到组件的拖累,远低于爱旭和钧达,尤其是2023年,爱旭靠卖PERC电池取得了16.76%的毛利,足足比通威高了4个百分点。据此基本可以判断通威的组件业务不赚钱,甚至是亏损的。假设一下,如果通威不上这70GW的组件,业绩也许不会这么难看,而且手里还多100多亿的现金,通威的经营形势将是多么美好。

再次感叹一下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当我不看好通威一体化的时候我虽然卖出了一些,但仍然卖得不够坚决,目前在我的持仓中依然占有将近一半,股市就是修炼场,还需继续修炼啊!$通威股份(SH600438)$

全部讨论

🈶️锤子的专业化,通威唯一的优势是电价低,现在的所谓优势是现金多

通威的多晶硅技术到底比大全、新特强多少?我感觉好像有人在说谎了,真的吊打同行吗?

我是真服你们了,这个时间码这么多字都不用听业绩交流会的吗?

04-29 23:01

恰恰相反,我认为通威大规模做组件才是正确的,通威幸好赶上组件的末班车。通威电池片小步快跑的战略输给了晶科能源豪赌TOPCON战略。通威做组件,才能更快把握终端客户需求和创新变化。通威建立全球创新中心是要补上研发体系和研发投入缺失的课,是改善电池和组件战略态势的必要举措。至于能不能成功,还需要后续观察。

04-29 22:40

我也同样坚信专业化才是光伏产业链能健康发展下去的正确道路。一直没变
但我一直把电池和组件看成一体。

多晶硅的高管工资高又不是通威一家,前几年别说高管,连实习生都抢着要

04-29 21:42

二代接班太多坑

以前没有碳中和,大家都稳扎稳打,怎么碳中和的风一来,大家全都翻船了。

组件是防守策略。

04-29 23:14

通威熬不过这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