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的硅料价格战策略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59喜欢:10

1.多晶硅价格走势

跟据上海有色金属网信息,2023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从2月28日的最高点的23万元/吨的高点迅速下跌到了7月3日最低的6.25万元/吨,短短4个月时间,价格下跌幅度达到了的72.8%。其中,6月份的跌幅最大,6月1日的价格为11.7万元/吨,6月30日的价格跌到了6.4万元/吨,一个月时间跌幅就达45.3%。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在硅料剧烈下跌过程中,通威采取的价格策略是什么呢?

2.通威的策略变化

产品价格总是和产品销量相互影响的,我们要研究通威的价格策略可以从产品销量上一窥端倪。通威在多晶硅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竞争对手,所以通威在多晶硅产品的销售策略上一直采取的都是保量不保价的策略。即使在多晶硅价格最低的2020年,通威的多晶硅都是满产满销。但是进入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2022年底通威有了1万吨的存货,2023年通威又增加了1万吨的存货。也就是说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通威已经囤积了2万吨的多晶硅存货在仓库里,这个存货数量比一向喜欢囤货保价的大全还要多。现在反过头来看,通威没有在价格比较高的1季度把存货全部卖掉,是明显的失误。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失误吗?还是通威有其他目的?

3.新玩家的威胁

二季度,在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的过程中,有些消息值得关注。本来预计在二季度开始要投产的东立、宝丰、晶诺、上机等多晶硅新玩家纷纷宣布推迟投产,其中有一家公司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合盛硅业

合盛硅业是国内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企业,主要的多晶硅原料供应商。2022年2月,合盛硅业发布公告,宣称投资175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预计投产日期为2023年二季度。对于通威、大全、协鑫、新特、东方希望等经历了几轮多晶硅周期的剩利者来说,其他新玩家的项目都只是小打小闹,而合盛则具有颠覆性的威胁,威胁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除了通威之外,其他几家的主要产能都在新疆,合盛是他们的主要原料供应商;

2)其他的跨界玩家基本都没有太多行业经验和资源,而合盛则长期和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合作,具有很深的行业经验和资源;

3)其他跨界玩家的产能一般都是5万吨/年起,而合盛的产能是20万吨/年起,而且是两个20万吨项目一起上。

4.老玩家的应对措施

自从合盛公告投资多晶硅项目以后,大全、协鑫、新特、通威纷纷宣布投资工业硅项目,以保证自己的原料供应。

另一方面,对于进入行业的新玩家,老玩家们开始进行价格绞杀。通威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囤料,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多晶硅的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掌握价格的主动,控制价格下跌的节奏:在新玩家的项目,特别是合盛的项目投产前夕集中放货,让产品价格迅速下跌低于新玩家的成本,让这些新玩家投产即亏损,最终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据了解,合盛的多晶硅产品成本大约在7万元左右,6万元/吨的多晶硅价格已经跌破了其成本线,面对投产即亏损的局面,合盛不得推迟投产。

目前,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大约是11万吨/月,通威手里的2万吨存货占到了月产量的大约20%,如果全部在一个月内迅速投放,就会对多晶硅价格造成剧烈的冲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6月份的多晶硅价格迅速从11.7万元/吨跌到6.4万元/吨。

5.总结

为了打击未来的强劲竞争对手,通威一改保量不保价的销售策略,提前存货;在对手项目投产之际集中投放,让价格迅速跌倒竞争对手成本之下,使其无法投产。这就是通威2023年的多晶硅价格策略。

$通威股份(SH600438)$ $大全能源(SH688303)$ $新特能源(01799)$

精彩讨论

Dolphiner2023-08-09 21:54

通威发的通22可转债年度报告里的多晶硅产销情况包含了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觉得是正常的。去年和今年多晶硅厂都有技改项目,产能提升了,在年报里面称为填平补齐项目。

象鼩2023-08-09 22:05

12万吨q3投产哪里不对了,再说这个真不用再问了,看看大全中报明确讲了包头项目6月转固,实际上3月已经点火,所以目前情况下永祥就是在试产,确保q3完成计划就好了

象鼩2023-08-09 21:10

今年4月的交流,不用再猜了吧

全部讨论

2023-08-09 21:10

今年4月的交流,不用再猜了吧

三季报显示,大全的三季度平均销售价格比硅业协会报价的最低点价格还低,典型的价格打压。大全和通威一样,在价格高的一季度累存货,在价格低的二三季度加大出货,压低价格。二季度开始,大量的新玩家要投产,不知道推迟到三季度投产合盛的20万吨到底投产没有?$通威股份(SH600438)$ $大全能源(SH688303)$

我认为$通威股份(SH600438)$ 不会主动这样干,通威讲究的是顺势而为,没必要为了一家主动自损。
上半年大全十万吨投产,一季度是硅片博弈,二季度是跌价预期导致的需求端观望,加速了跌价。
多因素导致q2跌价过快,如果需求端火爆,就像q3这样,那么低价是不可持续的,只有自己利益受损。
而且目前硅料又开始涨价,延期投产的硅料预计q3将开始投产。

2023-08-09 19:39

没什么可说的,一切都在名牌中,硅料价格何时回到10以上就是股价反弹的开始,现在就看年底和明年的需求怎么样,是否能接近产量!

2023-08-09 19:32

什么策略都没用。产能过剩,产品就会跌破行业成本线。

2023-10-28 14:28

两万吨起不到极限打压的作用,主要还是各家产能的释放跟终端的需求减弱,博主还得总结提高啊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再听了一遍高管参与的电话会议,李斌的回答,硅料库存半个月左右。按照一季度9.06万吨的产量算,一季度差不多库存就一点五万吨左右。

2023-08-09 22:00

确实高明

2023-08-09 19:30

请教从哪看出来一季度屯料两万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