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企业“PE+PB”估值法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1

寿险企业与普通企业估值方法截然不同,由于寿险企业负债的久期极长,一点小的会计估计变更就会影响寿险企业当年度的报表利润。目前对寿险企业估值最通用的是PEV法,EV是寿险企业的内含价值,PEV相当于普通企业的“PB”。保险行业基础知识请移步:《保险公司经营分析》摘要

PEV估值法有其的局限性的一面,只考虑寿险企业的已经包含的价值却不考虑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用银行股来举例,招商银行PB大于其他银行,但是其使用同样规模的净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又大于其他银行。寿险企业也是如此,如果AB两家寿险企业内含价值均为1000亿元,A企业每年新业务价值200亿元,B企业每年新业务价值100亿元,那么显然A企业是更有价值的。

由此我认为,对寿险企业估值既要考虑“PB”,又要考虑“PE”,应该在估值时同时考虑新业务价值与内含业务价值。

上结论:

寿险企业价值=(内含价值*0.5+有效业务价值*0.5)*0.7+新业务价值*5

公式的假设如下:

1、合理的“PB”=1,合理的“PE”=10,两边各取一半,合理价值=0.5“PB”+0.5“PE”。

2、在内含价值中,“有效业务价值”与“经调整净资产”的含金量明显不同。有效业务价值是未来可以化成利润的,经调整净资产每年只能按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5%)给股东带来回报,这个回报率是明显偏低的。因此,有效业务价值可以按70%折入估值,经调整净资产仅按35%折入估值,两者拼在一起几乎=总估值的50%。

按这个方法,我们来算算保险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

1、太保目前市值略高于我的估值,仍有投资价值。

2、中国人寿市值高于估值。

3、港股的中国太平市值(684亿元)远低于估值(1515亿元),应该是由于港股市场极不友好的估值导致的。

4、新华保险市值显著小于估值,存在低估。

5、中国平安不能用这种方法估值,平安同样内含价值实现利润的能力远强于其他保险公司,且平安业务复杂,证券、陆金所、财险等业务与寿险的估值体系截然不同。目前平安股价是否有明显的投资价值,见仁见智吧。

之前看到雪球有人说很多保险公司,上市之后直到今天都没涨过,没给股民带来过回报,从这几张表格可以看出,保险公司价值的确是在逐年增长的,但是早年保险股的估值实在太高(2010年的中国太保市值是价值的3倍),透支了之后数年的成长空间。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万科,虽然万科从07年到15年净利润增加数倍,但股价始终没有回到07年的高点,无他,唯当初泡沫太大耳。天不生姚员外,万科股东万古如长夜。

在18年年末这个时间点上,大多数A股保险股才第一次完成了“价值”对“市值”的超越,A股保险板块整体进入了低估状态。作为在3000点下长期投资的选择,保险值得配置。

@今日话题

$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人寿(SH601628)$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03-02 23:26

寿险企业价值=(内含价值*0.5+有效业务价值*0.5)*0.7+新业务价值*5
请教下公式里的0.7和5是怎么得来的呢?

2023-10-21 22:00

保险的确是难弄清楚利润的模式

2019-12-28 09:24

有个保险叫被遗忘的人保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