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见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马斯克这一趟中国之行来得非常有效果,昨晚特斯拉股价大涨15%,是最近3-4年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特斯拉国内官网上对FSD的描述从“稍后推出”改成了“即将推出”,并且已经有特斯拉车主收到了参与FSD测试的配送。如果说2018年特斯拉搞上海工厂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时代救了自己一命,那么这次推动FSD入华就是特斯拉在智能车时代给自己硬开了一个窗口。

跟电动化不一样,智能化的门槛并不会是技术,而是政治。这两年俄乌战争期间,大家都看到了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价值,单兵在穿越机面前就是人肉靶子。未来“视觉+AI”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成为很多无人化设备的基础。机器人、机器狗以及各种仿生机器人等等无人设备,一旦又了“视觉+AI”的加持,在未来可能会爆发出超强的能量。

新能源车时代跟智能车时代另外一个不同则是在产业链上。新能源车时代,特斯拉的国产化帮助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快速提升,这些产业链是可以给国产汽车共享的,所以现在才有了小米3年造车这样的“奇迹”。而智能化的基础是算力和算法,这2块很难直接跟其他友商共享的。

特斯拉目前在这个领域投入的资金规模巨大,并且技术成果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未来要在国内大范围推广FSD就必须要纳投名状,这也是马斯克为什么需要亲自过来,见见老朋友,纳完投名状就可以正式干活了。

猜想18年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推动,这次马斯克来华可能会推动中国自动驾驶跟ai领域的大幅提高跟快速发展。

晚上出了一堆重要的一季报,摘录一些放一起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万科一季度亏了3.6亿,扣非亏了16.7亿,靠着处理资产和投资减亏了13亿。经营现金流-94亿,筹资-89亿。亏钱+现金持续流出,万科的经营情况也是在逐渐恶化,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持。

药明康德营收下降10%,利润下降10%,国内创新药事业部收入直接腰斩,化药跟高端高端医疗CTDMO业务缩水13%,只有测试类业务微涨。从药明的数据看,国内依然是资本寒冬,药物研发规模在萎缩,海外业务依然是药明的大头。医药还有得熬。

恒逸石化一季度营收增11.54%,净利润翻了10倍,扣非净利润翻了38倍,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出现业绩拐点,化工企业的周期拐点应该是要来了。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都出了年报,隆基23年营收基本持平,微涨0.39,但是净利润跟扣非净利润基本上都下降了接近3成。通威股份更糟糕,营收微降,而净利润跟扣非净利润都接近腰斩。光伏领域的内卷都还看不到头。

A股今天继续维持强劲表现,特别是创业板跟科创板都是大涨。从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跟分红情况看,大家都更愿意分红了,A股的投资生态是在改善的。

行业周期分化的非常明显,有些行业还在下行期,像房地产、光伏,有些已经开始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像化工,有些则依然在底部煎熬,像医药。

现在的投资,依然是选赛道,站错队的话,投资收益差距会非常大。昨晚美股大涨,看标普生物医药也企稳了,4月最后一笔加仓可能会给标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