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教育股这种情况,让我想到白酒,当年扛着塑化剂和反腐反三公消费,去抄底茅台五粮液这些白酒的那些人,是水平远高于他人,还只是另外一种幸存者偏差呢?如果后面进一步进行打击,比如严禁官员消费高端白酒呢?这又会是什么结果?
或许后面教育股反转,发现一切政策都无法打破刚性需求,我也只是恐惧于市场的波动,在剧烈波动面前丧失分析能力?或者目前自身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圈,注定赚不到这种钱?
不管怎样,这次都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入市两年半,经历了19年的触底反弹和随后的正常市场,20年年初的疫情带来的流动性盛宴,百花齐放,随后演变成对确定性的极致抱团,到今年的瓦解后对成长性的极致追求和教育股风波,一下子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而我却依然活在市场里,真幸运。
永远对市场抱有敬畏心。

全部讨论

2021-08-26 15:20

很多东西都是事后诸葛亮

地产也是一样,如果房价翻倍+不限价,恒大满血复活。9倍的杠杠,随便卖点地皮就回血了,当然加工成房子卖更好。

幸存者偏差普遍存在,2013年能抓住消费升级这个趋势的人,才是高手。

另外股票本身也充满了意外,新城控股,曾经的时候股东看好地产部门,现在地产部分废了,没走的股东都看好租金收入。如果新城租金没发展出收租这种商业模式,那么股东仍然会看好地产,因为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