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在股市刻舟求剑: 国企的非市场化做法注定会让它的薪酬福利调整大大落后于市场化程度高的私企部门。如果国企采取加薪加福利的做法在私企发展不理想,经济较差的时候变成了较高薪酬福利的部门,从而虹吸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所以国企/体制内单位是否应该5年按统计局的薪酬中位数/平均数调整一次薪酬福利?近些年的做法都是不怎么提升基本工资但是采取提升福利的做法(比如体制内公积金额度很高,绩效薪酬也不低,很多是基本工资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做法虽然说有市场化的感觉在里面(反正经济不好就压缩福利而不是降低工资),但是参考的对象确实私营企业里最好的那档,这是不公平的做法。
而国内的私企部门因为做得都不是核心行业,以前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低,只能压低薪酬。。而服务业而言,因为整体的基本工资低,服务业薪酬也很难涨起来。比如体制内只靠基本工资的话也比较低,工厂薪酬也比较低,消费经济的价格也很难涨起来。只有少数特许经营领域(像高端白酒可以看做特许经营)才会有高收入。
至于解决办法嘛。
1.体制内单位其实应该提升基本工资同时压缩福利和绩效。大众是可以接受体制内大部分人拿中等偏上的薪酬的(表现优秀的前30%给与额外奖励)。如果靠低工资+福利&绩效的话体制内会有很强的动力去增加额外的福利&绩效,反正能短期多发钱就发,要是上头规定下来后就发不了了。
2.私企部门只能靠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大幅度降低地方保护,因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提高薪酬,一大堆中小企业是不太可能提供高薪酬的,那么就要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少数几家或者10-20家竞争力最强的大企业,员工薪酬就能高起来。
而新兴科技领域,本身这方面投资就很旺盛,目前国内的科技领域从业者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机会也很多。//@在股市刻舟求剑:回复@forcode:为啥平均收入不如欧美日韩
引用:
2024-01-19 11:18
接着昨天说的展开聊一下。
我们国家的企业部门,主要分为两种,也就是国企以及私企。
先说国企。
我国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生产要素,从银行到能源,从水,电到燃气等等等等。
正如我昨天说的,超额收益只来源于两个途径,垄断以及创新。
那么做为垄断的国企,理论上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