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富亦无法保护家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7喜欢:16

本来很早就想写这个话题,但是当时农夫山泉事件正处于舆论漩涡中心,想想还是算了。

老实说,当时舆论很多,但我没看到多少想看的观点,这是我仍然想写今天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正好昨天晚饭后,无意中看到胡润2024中国富豪榜又出来了,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连续第四年蝉联中国首富。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3月中旬,也就是大概半个月之前,钟睒睒发朋友圈,表示母亲因“自己被网暴所累”不幸去世的事情。

当时在社交媒体看到这则朋友圈截图,挺震惊的,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因为今天P图技术如此发达,有很多朋友看到后也怀疑是假消息,后来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都发布了这个新闻,此外钟母的讣告也已见报。

还有人说,钟的母亲去世与农夫山泉被讨伐可能只是个巧合,而钟睒睒想拿这事挡住悠悠众口而已。

首先,没多少人会拿至亲的离世当工具,去影响舆论。

其次,看讣告的应该知道,钟睒睒的母亲是有文化的人,按照互联网普及20年、移动互联网普及10年、短视频普及5年的节奏,她一个有钱有闲有文化的退休老人,被网络新闻客户端、微信、短视频中的任何一个平台捕获的概率是很高的,她完全未察觉相关舆论是很难的。

且以今天互联网影响现实世界之深远,她也可能通过电视、报纸乃至朋友、亲人的只言片语了解到片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连首富都无法保护好家人,其他人又有多少自信可以呢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需要说明一下,对娃哈哈宗庆后先生的过世,我也很错愕和难过。

我老家是农村,上中学以后,才在镇上和县里喝到矿泉水,当时最先喝到的其实是乐百氏,后来是娃哈哈,然后就喜欢上了娃哈哈纯净水,对我这样一个山村里的孩子来说,它最大的优势是596ml包装,比普通矿泉水(一般是550ml)要多一些,而且对于这种日用品来说,人很容易形成品牌路径依赖。

2010年后到了大城市,见到的大部分是农夫山泉的,我一度还很不适应,经常在超市便利店里特意找娃哈哈的水喝。

而对于钟睒睒本人,我了解不多。

农夫山泉港股上市,我关注过,但没买过,我觉得这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创始人持有股份过多,算不上什么污点,但肯定算不上吸引我的点。

另外对他的保健品业务,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中国这个行业不太规范是事实,但我也不能因此简单认为他的养生堂保健品公司也不好,我只是单纯不了解。

说这么多跟今天的主题无关的话,是想说明,我完全没有偏向任何一方的意思,单纯只是想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如果连首富也无法保护好家人

那么这件事情一定会对富裕阶层人士产生寒蝉效应

富人会首先共情富人:如果那些跟我一样富裕的人,他们无法保护自己的至亲,那么我又如何能确保呢?

无论他们是否对担忧付出进一步的行动,负面的心理影响已经造成,且会因为首富效应放大。

负面影响的第二层,是让普通人增加无力感

如果贵如首富都无法保护自身利益,保护好至亲,我们普通人可想而知。

当富人和普通的穷人都受到心理冲击,社会信心的衰减是无法避免的。你很难计量出具体的影响是多少,但或多或少,它会影响到公众信心。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跟自己毫无关系。

16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过一段话,大致如下: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他的意思是说,没有谁能够将自己与其他人完全割裂开来,因为我们的起源和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后来作家海明威在他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过,世人皆知。

剩下的,可能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的狂欢。这些狂欢,一方面正是引发前述悲剧的原因,另一方面,那些行为背后也隐藏着5重罪恶。

二、乌合之众狂欢背后五宗罪

第一重,民粹之恶。

民粹之恶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挟持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最终达到的却是伤害国人的恶果。

十几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反击日货活动,以河南小伙蔡阳砸穿西安日系车主李建利的头告终。

十年牢狱之后的2024年,蔡阳终于出狱了,民粹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只是更多转移到了线上。

如果一家企业的包装瓶盖使用了红色圆口,都能被隐射关联到日本国旗,那么确实没多少企业能幸免于被讨伐,剩下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那些被攻击的个体、企业,他们在中国消费、开店、办厂、纳税、扩大就业,帮助周围的社区变得更好。利用爱国主义去讨伐他们,影响的是在这些公司上班的普通工人、上下游企业、当地的就业、税收以及社会信心。受苦受累的最终都是国人自己。

第二重,摧毁之恶。

有些人对大公司总有一种推倒重来的欲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事情没有……做还有……去抢着做”,似乎摧毁一个硕大的体系,是完全不用付出代价的。

“一鲸落,万物生”,那是自然死亡的生态链法则;如果一个人或一只鸟是非正常死亡,它引发的将是恐惧和分离。

树上有10只鸟,你开枪打死一只,还剩0只而不是9只,因为其他的都飞走了。

第三重,比较之恶。

许多人攻击农夫山泉,是拿娃哈哈跟农夫比较。娃哈哈很好,我也爱喝。但是不能因此就视农夫为垃圾。这种比较本身是不道德的。我们成长的过程,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隔壁家的小朋友……”。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企业也是,价值不是比较出来的,应该尊重不同企业独立的“人格”,只要它不违法。

第四重,人性之恶。

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女主角玛莲娜是所有男人觊觎的对象,她走在大街上,总是能吸引无数窥视、跟踪的目光。

后来,德国人被赶跑了,解放了的西西里女人走上街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羞辱并摧残美丽的玛莲娜,她们的借口是爱国,“玛莲娜这个婊子陪德国人睡过”,实际上不过是宣泄自己对这个美丽女人的嫉妒和不满。

人性的恶中有见不得别人好这一点,古今中外皆然。美女、首富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有多少人羡慕,就有多少目光背后隐秘的嫉恨。

第五重,平庸之恶。

还有一些人觉得,首富亦凡人,他们的利益被侵占,家人被不公对待,正说明社会公平。

这是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承认个体的特殊性。一个人若足够聪明,它就应该获取对等的回报,而不是和隔壁的二傻子一样每天只能领一个馒头,这是正常社会的运转逻辑,这种逻辑本质上是保护私有产权,即你创造的应有回报,且受保护。而平庸者试图抹平这种差异,追求人人绝对平等,那无异于泯灭个体的创造欲望,若爱因斯坦也只能与我们凡人一般,这世上便不会诞生爱因斯坦。

三、自由的边界

说到底,个体有喜欢或不喜欢农夫山泉的自由,亦有喜欢或不喜欢钟睒睒的自由,但没有攻击、诋毁农夫山泉的自由。尤其是没有通过社交媒体大肆传播诋毁、攻击他们言论的自由。

自由是有边界的。他的边界至少包括不能无故伤害他人。你有不喜欢一个人的自由,你可以不和他说话不和他交往,但如果他没有来惹你,你也没有骂他、诋毁他的自由。更没有动手打他的自由。

有的人说,钟睒睒贵为首富,却让自己的儿子加入美国籍,这个怎么说呢。

我没有具体去核实过,钟睒睒的儿子是否真的移民美国了。

但我想,这大抵上是真的。

不过,这难道不是自由的题中应有之义吗。如果首富的孩子都不能自由移民,你还能指望普通人实现自由国际迁徙吗?

人应该有迁徙自由,这种迁徙包括你从湖南老家去上海生活,也应该包括去任何国家、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生活。

马斯克在探索,让人类成为星际公民,郑和600年前七下西洋,哥伦布的美洲大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正是为人类实现更广阔的迁徙自由而准备的吗?

怎么到了2024年,一个首富的孩子移民到美国,反而成为了不可饶恕的事情了。

哪怕中美之间有些摩擦,民间的和平往来,也是正常现象吧。

多少人用梦想和生命换来让人自由迁徙的权利,你怎么可以拱手让出,又或是限制他人使用。

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出于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人们希望自己的企业家、富人留在母国。

留住企业家们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定有许多种,唯独不包括:通过舆论攻击,逼迫他们留下。

我想,要想真正留住企业家、富人群体,首先应该是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想走。

如果一个人、两个人想走,是正常的;如果许多人都有这个想法,是不是应该问一问,哪里出了问题。

弄清楚问题之后,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解决被这些问题困扰的人,恐怕才是留住企业家们的正确打开方式。

全部讨论

走马老师为了顺畅的表达观点,开篇给自己叠了好几层甲,可见在网络上交流自由度受限的情况。

03-28 10:58

纵观历史,当民粹演绎到高潮,就是灾难降临的时候。二战那用万做单位记录的死亡人数也是由民粹点燃的。

社会贫富分化太厉害了,很多人纯粹就是输出情绪,众所都知社会上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企业家的问题,企业家带给普通人是收入,是服务,是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是只有骂民企企业家不犯法

03-31 15:02

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人总是少数,所以舆论常被裹挟。
作为个体,尽量理性,有是非观,推崇普世价值和有边界的自由,然后尽量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03-28 11:19

农夫山泉靠舆论发家致富,被舆论反噬,都是天道轮回。

03-28 18:06

我对这个事情挺有疑问的,95 岁了还刷抖音?只要不看手机,哪里谈的上网暴?

04-01 13:28

尊重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既是体现这个社会在理解人性方面的价值观,也是这个社会分工合作的基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走对了走直了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就好起来了,这方面的事也就少了。

03-31 13:12

太需要这种发声了,我们什么时间可以自由讨论这个事情,才是真正进步了!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04-01 13:48

还有人给80%美资的企业避重就轻洗地呢~日本支援孙文革命,后面几年两国关系还是可以的,也没啥抵制日货。再往后日本都狼子野心要侵略了,还不抵制日货?买日货给日本输血造子弹,然后给国人一枪,正中眉心。二战以后核威慑打不起热战,贸易战脱钩不是冷战?

也许是被有意无意,若即若离,恰到好处地操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