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高管热议“新能源车人才缺口103万”,到底缺什么人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出品|三言Pro 作者|DorAemon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可达103万人。

从该数据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俨然是一片“新蓝海”;但是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却也是中国竞争最激烈、最卷的行业之一。

那么,这种矛盾背后有什么意义?行业内各大佬又如何看待此事?

此外,恰逢高考结束,各地高考成绩也将陆续出炉,对于正准备选择专业的考生来说,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合适呢?

各大佬:汽车行业确实急需人才

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3万一事,行业内多位大佬均发表了各自看法。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各企业都在寻找创新和优化相关领域人才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发文称,他看到很多朋友说汽车行业缺人,缺的是基层操作工人,但实际上这么理解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在新能源方向的行业趋势下,各家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技术创新和优化,比如电效率的提升,让同等电量的车子可以跑得更远,比如智能驾驶的算法优化,让停车难、开车累不再是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相关领域人才的。

而且在延伸岗位上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比如因为重量分布、安全性等与纯燃油车不同,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车辆结构和底盘等,进而需要汽车设计人才;比如面向新能源车受众特点,能够做到有效触达的营销人才等等,都是需要且有缺口的。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 杨大成: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杨大成表示,随着用户体验为基础的产品力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旋律,造个车就能卖出的时代将会不复存在,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岗位工种将产生,所以这个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赵长江:103万缺口代表着发展机遇和未来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发文称,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103万,这一数字确实凸显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同时这一数字也代表着新能源行业无限的发展机遇和未来。

蔚来副总裁 沈斐:最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蔚来副总裁沈斐发文称,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远远不止103万。最缺的是跨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哪吒汽车CEO 张勇:企业要做好技术派也要做好营销派

哪吒汽车CEO张勇表示,中国新能源对于人才的渴求到了新的高度,企业不仅要做好技术派,也要做好营销派,不仅要卷国内,也要卷海外。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 周金开:给大家推荐大学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金开直接了当的向所有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们推荐大学,比如一汽可选吉林大学,东风选武理工,上汽选同济、上交大,广汽选华南理工、中南大学,北汽选北交大、北理、清华等。

阿维塔科技总裁 陈卓:每个行业成长都需要人才支撑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表示,每个行业成长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

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穆军:

领克副总经理穆军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是行业发展势头好的表现。在新能源领域,从理念到制造,从服务到品牌文化,这些专业的人才都有机会在新能源行业崭露头角。

比亚迪方程豹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人才缺口成为车企挑战

比亚迪方程豹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人才缺口也成为挑战。

除了车企大佬发表观点外,还有很多博主也对此谈了自己的想法。

汽车博主“小怡说车”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生产、设备、维修、配件、汽车电商等在内的全产业人才需求将会产生巨大缺口。其中,维修服务领域体量大,又身处转型期,对于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也有博主并不看好“103万人才缺口”,他表示这个看上去很多,其实很少;如果学生大量涌入,几年就会造成供大于求,到时薪资待遇不仅不会上涨,还会下降。

博主“Will车聊”称。传统汽车人才是多了的,而现在缺的是新能源三电技术相关、智能相关、软件相关以及交叉技术相关的。

汽车博主“广志说车”表示,新能源车市场崛起,需要更多人才来撑住这个市场。车企不仅要会造车,还要会创新。像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对人才需求变高。

汽车行业最缺什么人才?

关于“汽车行业最缺什么人才”话题,很多大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中高端技术人才、产品经理和营销人才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相关行业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比如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等方向人才是各大车企极度渴求的。

其次,能够敏锐洞察用户需求、认真打磨体验细节以及创造情感共鸣的产品经理们;还有能让产品被公众知晓、认可、喜爱的营销类人才,都是车企所需要的。

上汽通用五菱营销副总经理:人工智能、营销和品牌综合性人才

上汽通用五菱营销副总经理同样认为人工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生物医疗科技等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最后欢迎的;同时,懂用户需求、懂产品的市场音效和品牌综合性人才也很紧缺。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 杨大成:电子电器机械专业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杨大成认为,专门做汽车的电子电器机械方面专业人才、职能部门专业人才在汽车行业都很紧俏。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新能源、智能网联、软件开发和新材料等人才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新能源、智能网联、软件开发、新材料以及跨领域复合型人才会重点进行培养和储备。

长安汽车首席人力资源官谭本宏: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等

长安汽车首席人力资源官谭本宏表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仍有大量需求,计算机、软件、电子电气、通信、统计学等软件专业,以及新材料、电化学等新能源专业人才更是各行业争夺重点。

随着中国汽车出海,对全球品牌策划、创新营销、合规经营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外,更需要拓展全球化视野、掌握多种技能,以及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法规知识等,成为跨领域、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边缺人,一边裁员?

笔者在招聘网站上也发现, 各车企招聘规模并不小。例如蔚来正在招聘的岗位包含技术、销售、生产制造、市场、产品等十六个类别。

具体岗位上,各大车企所需求的的人才也五花八门,除了门店店长、门店运营这类To C的销售类岗位外,各车企还着重招聘更专业的人才,比如自动驾驶测试开发工程师、高精地图相关工程师等。

但也有网友质疑称,既然新能源人才缺口这么多,为何屡传车企裁员?

对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认为,传统汽车的车辆工程学科,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如今的汽车企业一边裁员,一边挖人,裁员裁的是传统的汽车人才,挖的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还有汽车分析师认为,传统汽车在向电动化、智能化加快转型的过程中,会优化一些无法与相关领域衔接的岗位与人员;同时,新势力在高度竞争环境下,为企业经营提高效率,也会采取降本增效手段。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求职人数增长30%,但是企业招聘需求增长32%,其中普工/技工占比23%。

新能源的三电研发人才招聘需求较高,其中电气工程师需求量最大;此外,智能驾驶工程师、软件开发师的需求增加,CATIA、AutoCAD、C++、Java、C语言等基础性编程语言应用,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ADAS开发也属于热招类型。

报告还指出,2023年车载软件研发岗位薪酬增长18%;模拟芯片设计岗位月薪接近5万元,这凸显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高技术岗位的价值。并且车企倾向于高薪招聘研发人才,高学历人才薪资上涨明显,硕博平均月薪超过2.5万元。

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求职人数增长低于招聘需求。其中核心技术岗位投递门槛较高,非核心技术岗位竞争激烈。从企业类型来看,合资车企竞争最为激烈,新势力人才吸引力稍逊。而年轻求职者青睐合资车企,国资车企则吸引高学历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