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格局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4喜欢:4

最近,微博博主“平原公子赵胜”写了一篇关于长城汽车$长城汽车(SH601633)$ $长城汽车(02333)$ 的文章,因为投资于长城汽车的股票的缘故,它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了文章,又看了很多留言,给我惊了!

好家伙!长城汽车做了什么,居然引来了这么多贬斥的评论。

热度排名靠前的评论,大致上是指长城汽车“读不懂国家战略”“新能源落后”“销量下滑、快倒闭”“思想落伍,可怜可恨”等,博文也称“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头人,真的是这个认知和格局的话,那么也难怪这家企业会遇到目前的状况。”

哦?是这样的吗?

长城汽车领头人魏建军用30来年的时间,带领一家接近破产的车辆改装厂发展成一家享誉世界的全球性企业,是越野车和皮卡车的头部企业。长城汽车的产品出口世界多国,皮卡车型甚至还上了古巴的货币图案。他玩了30多年各式各样的车,因为热爱和执着,人送外号“保定车神”。他最近以60岁的年纪,还能主动通过网络平台与网友交流互动,学做“网红”。长城汽车最近还成为第一家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召开股东大会的车企,魏建军在会上的发言被评价为诚意沟通、真诚分享、干货满满,口碑甚好、吸粉迅速。

人家魏总的“认知和格局”我不好评价,反正我只是认为,如果“认知”不到位,如果“格局”不大气,有些事肯定是做不到,也成不了的。

博文整篇读下来,给读者的感觉是长城汽车因为“战略错误”,遇到了“目前的状况”,这(糟糕的)状况大约是指由于不跟随国家大战略,销量大幅下跌,经营出现困难,以至于被很多人认为“快倒闭”了。

这显然是一种误导,因为要说人家目前的状况,可好着呢:2024年一季度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28亿元,同比增长1752.55%;营业收入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增长1800%。这些都在历史级高水平,显然不是文章里写的“要出问题”的状态,甚至说长城汽车经营状况目前处于历史最好状态,也并不为过。

博文言之凿凿长城汽车“自家产品竞争力下滑,销量下滑,且不反思”,这就很不符合实际。长城汽车近些年来销量的确没有太大的增长,但并没有“下滑”,2022年销量106万台、2023年为123万台,怎么就“下滑”了?至于竞争力嘛,有以下公开数据:2023年1-12月,长城汽车新能源累计销售26.20万辆,同比增长98.74%,历史最佳!海外销售31.60万,同比增长82.48%,历史最佳!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8万辆,占比达18.34%,比上一年同期提升了3.07个百分点,历史最佳!长城汽车单车售价2021年为10.64万元,2023年四季度为14.70万元(2024年一季度为15.57万元),历史最佳!2019年营业收入926.11亿,2021年1364.05亿元,2023年则升至1732.12亿元,历史最佳!2024年一季度,以上指标继续在高歌猛进,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尤其突出。瞧瞧,这都是历史最佳的成绩,不骄傲就很违反人性了,反思啥?咋反思?

最离谱的是这段:“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不能总是想着成为日系、德系、美系的‘低价平替’,而应该有超越这些卖标智商税的勇气和决心。” 低价平替?长城汽车?怕不是搞错了对象吧?从当年的“国民神车”哈弗H6到平民越野启蒙车H3、H5,你多少年前姑且可以说一声长城汽车是“低价平替”,但现如今,你去滩涂、去山野、去沙漠,去草原,去新疆、去西藏、去泰国、去俄罗斯,在祖国的各地,在“一带一路”的沿线,现在漫山遍野看到的难道不是长城汽车的越野车、皮卡车、SUV?早年间,这不全都是路虎卫士、揽胜、牧马人、丰田霸道、兰德酷路泽、途乐、猛禽、卡宴那些动辄百万元为单位售价的进口大家伙的天地吗?从哈弗到坦克,从金刚炮到山海炮,从魏牌蓝山到高山,从欧拉好猫到闪电猫,有那么多的让用户喜爱、价格坚挺、让国人自豪的精品车型面向全球用户,长城汽车难道还是“低价平替”?还是没有“超越这些卖标智商税的勇气和决心”?长城汽车又岂止要考虑全世界最大单一市场用户的需求,它还得考虑全世界所有用户的需求,这不正是历史的潮流吗?

博文图片是长城汽车年度股东大会的直播现场,以截图字幕的方式给长城汽车的魏建军的发言扣了几顶大帽子:“不反思自己,反而对国家政策指手画脚:一口一个‘我们国家还是政策驱动的’。作为企业老板,不关心国家战略、人民诉求,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这就过了:批评可以,不要上纲上线!

但凡看过直播大会的人都知道,老魏只是在客观描述我国与他国不同的新能源政策,他说的是“新能源是中国战略,不是他国战略,我们国家将新能源看得很重,到今天还是政策驱动型的市场,但国外没有像中国这么支持新能源的,澳洲政府一点支持没有,泰国、巴西是有一点,但都在退坡。” 这都是在描述一种事实,并依据事实给股东解释长城汽车的海外销售策略,这也有问题?人家什么时候“指手画脚”了?又从哪里看出“不关心人民诉求、不跟随国家战略,只考虑个人利益”了?博文建议“国外基础设施差是什么问题吗?我们中国的生产力难道只是造车吗?我们天下无敌的工程建设、电力输送难道不能输出吗?电网不完善,充电桩少,找东方大国啊”,这就有点可笑了,这是汽车企业能把控的事?浪漫和天真到连基本事实都不尊重,难道企业经营只靠臆想来决策?要是企业的领头人基于这种认知来办企业,股东都血本无归都不知道多少回了。

博文还说,“某些人还活在自己旧的世界观里,根本不了解革命性的技术,属于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有些企业是在之前西方主导的世界产业链里喝汤长大的,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看到市场发生剧烈变革,躺着就能赚钱何必要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创新?总想着吃进口和合资的残羹冷炙,没勇气向国外品牌亮剑”。大意应该就是长城汽车不搞研发,不懂技术,还自以为是。我心想长城汽车的“国民神车”H6独自对抗进口合资那么多年,现在则是技术路线燃油、混动、纯电、氢能源(如果科技的氢能源载重卡车)多线并进,6缸和8缸发动机直道超车,HI4混动技术独树一帜,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算力平台、AI大模型进度领先,行业内都呼厉害,在这里却被讽刺为“喝汤吃剩饭,没见过世面,不敢亮剑,”,这不得多令人心寒啦!博主是真不查公开信息啊,我给列举一条:2023年度中国汽车专利数据公布,长城控股(含旗下子公司长城汽车及零部件等)年度专利公开量6888件,连续三年获中国民营车企集团第一;专利授权量4665件,连续三年获中国民营车企集团第一;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1838件、授权量1375件,均连续三年获在华车企第一。

博文提供的“品牌零售销量排行榜图”中长城汽车没有进入前十,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这只包含乘用车,所以长城汽车处于垄断地位的皮卡车型未计算在内;另一方面,占总销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的海外销量也未纳入。其实长城汽车4月份销量已经发布,为94796辆,这个销量数据的确是不太耀眼,但也没那么差。关键是如前所述,长城汽车的营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呈现出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这次股东大会,魏建军也强调,长城汽车要坚持“长期主义”,应当努力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在目前极度“内卷”的汽车行业,尤其是在普遍亏损的电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将“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再唯销量论。长城汽车将主动避免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比如长城汽车欧拉品牌的黑猫、白猫,本来销量非常好,用户反响也很好,但因为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被主动停产。这样的举动虽然招致了不少批评,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也没什么可指摘的。毕竟如果持续亏损就不能持久,长期而言也不能给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所以长城汽车的纯电动欧拉品牌现在维持着“卖的少,亏的少”的局面,先搞差异化专注于小众,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择机而动。

曹操有句名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如果只追求销量的虚名,至少对长城汽车而言,是不难的。恢复低端车,通过减配降本,低价再卷一卷,分分钟新能源销量就上去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为了上销量而搞降质减配,,这不符合企业的价值观,也没有未来的。现在,想搞“低价平替”的企业是有的,但绝不是长城汽车。“低价平替”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如果只追求“低价平替”“电比油低798”,只宣传“颠覆性”而本身并没有技术壁垒和不可替代性,等大家都卷起来,则无底线的降低成本,甚至开始采取偷工减料、低价低质的不公平竞争手段的,最终也必然自取灭亡。如果大家都无底线,那也必然重蹈当年自主品牌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败退的覆辙。

真正厉害的企业,是能够跳出这种恶性循环,通过差异化竞争、产品高端化,做到品牌升级,加深加宽企业“护城河”,能“站着把钱挣了”。如果能做“国货之光”卖到海外,高质高价,以高额利润赚外国人的钱,那才叫真香。

长城汽车选择了后者,目前看来,是成功的。

博主的文章我常看,他的杂文言辞犀利、逻辑缜密、嬉笑怒骂,读起来常令人酣畅淋漓。

他文章高产,话题丰富,涉猎甚广,我也是非常佩服的。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局限性,或者因为了解不足,或者因为利益、立场所在。

我翻看了博主过去的文章,也知道本篇博文中“却总是对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自主品牌龇牙”这句话中所指的“自主品牌”是谁。

每个人因为各种缘故,都会有自己特别喜爱或支持的事物 ,就像同样是足球迷,有人喜欢梅西,而有人则喜欢C罗。同样是看待自主车企,我喜欢并投资长城汽车,博主则喜爱和支持另一家自主品牌,我对此表示尊重。

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利益,带来不同的立场,这并不奇怪,也没必要避讳。

但是,作为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即使你有不同的立场,你至少要认识到长城汽车并非敌对阵营的企业,它是河北保定的纯本土企业,股权结构也决定了它是妥妥的国货。退一步说,它即使不做任何新能源车,只要它发展了产业,带来了就业和税收,赚取了外汇,提高了国家的影响力,就不应该在了解不多和没有什么根据的情况下,凭着感情好恶,下笔千言,似是而非的任意挖苦、嘲讽,甚至“扣帽子”,从而误导了很多人。

我想,这才是应该有的认知和格局。

全部讨论

05-21 07:31

在竞争对手只追求虚名,用股东的钱为高管贴金的时候,长城的冷静和自律尤为难得。目前看,只有魏建军是真正按照造好车的本质要求在做事。长期看长期主义必赢。$长城汽车(SH601633)$ $长城汽车(02333)$

05-20 23:26

一个在微博上通过发起民族对立,赚爱国流量的垃圾的博主,有什么好关注的呢?随便看了几篇他的文章标题,全是活在自己狭义世界的垃圾文章

05-24 10:31

长城股价烂成憨批了!

05-21 00:07

这种认知低下的人太多了,跟它们认真没意义。拉黑远离即可,不用浪费时间。

05-20 23:38

楼主优秀!实事求是!长城实在!

以上就是给汽车颜色起名原谅绿的理由么?公司高层没有纠错能力,人人明哲保身,公司成了一言堂,上傲下骗。战略选错了,下面人也不敢说。

05-21 06:58

打碍国饭的,基本上没有真本事,全靠精神加持

05-20 23:13

一篇有理有据,客观公正的文章!

05-21 09:25

什么人都可以胡说八道,还平原公子

一个跳梁小丑,拉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