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后重大消息解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回复:75喜欢:22

职业股民没有节日,没有春节。
都休市了依然要复盘,依然要琢磨。
可能就是那老话说的,训练多流汗,战场少流血。

------------------------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出了2个重大消息。

一个是全面注册制立法计划,证明全面注册制稳定、坚定地推进中。

第二个是大批公募基金和头部量化基金大手笔自购。

在我看2个都是重大利空。

先说第一个,全面注册制推进。

20年和21年,仿佛是个牛市,有不少人赚钱了,赚的还挺疯,赚钱效应堪比6000点大牛市,但是更多人亏钱了,亏得还挺惨,亏钱效应堪比08年16年股灾。所以有人发明了个新术语,把这种行情叫做——“牛头熊”。

是什么造就了这极端的冰火两重天呢?我认为无节制的疯狂IPO是重大关键,也就是所谓的注册制,大量垃圾死贵死贵的疯狂圈钱。

文字形容都太苍白了,还是上点图更形象



19年以前年均只有1000亿,上下波动几百亿。20年突然飙到4000亿,21年5000亿。

突然就飚到5倍了。

这简直,这简直,我没办法形容,我理屈词穷了。

21年,IPO抽血5000亿,印花税抽血3000亿,都是暴增,可转债、定增等再融资1.7万亿(或更多,没统计太细),解禁减持不好算,保守估算4000亿(因为解禁了未必减持,披露有延迟,小非及减持还不用公告),再加上券商佣金起码抽1000亿。

也就是说,21年各种抽血累计3万亿。

这能不倒吗?能不股灾吗?谁能年年增量资金补3万亿进股市?活跃股民只有3000万,人均年入10万吗?

这里面疯狂IPO是其中第一大灾因,不管是当年ipo直接融资,还是1年后解禁减持(尤其那些创投,基本上都是解禁后迫不及待清仓式减持),还是上市后炒高新股高位套牢,都对流动性造成重大抽血效应。而再融资炒高其实也是注册制滥发的衍生物,比如大全能源上市才多少天,这又要再融资100亿了?钱就这么好圈?

也就是假设没有这个疯狂ipo,假设20年,21年ipo发行哪怕控制在2000亿以内,现在股市早就4000点了,而不会是牛头熊,不会是70%的个股价格还呆在2800点以下时水平。

结果现在还要一意孤行,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注册制,NM啊,22年IPO融资那不是要直奔万亿去了?23年1.5万亿甚至2万亿?玩个毛线啊!除非和美元一样疯狂开动印钞机,否则怎么扛?这样疯狂抽,23年估计全年最高都见不到3000点了吧。就这样抽流动性,半年后交易量就会萎缩到两市5000亿以下,23年估计3000亿都难了。

现在发政策说要立法规范,防造假,防垃圾。我先不说他能不能做到真的明察秋毫,公正严明执法,我假设他真的做到了,个个上市的都是好公司,合理估值,但是爆量供应一样要出股灾。

就好比,牛奶是假的吗?是好东西吗?为什么经济危机时牛奶要倒到海里去呢?没有钱,好东西再多,一窝蜂涌来卖,还不是得贬值,打折。

我老家最喜欢种荔枝,荔枝,好东西啊,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往年都是20多一斤,18年居然跌到零售1元一斤你敢信?去果园收几分钱一斤,漫山遍野都是,都懒得采,人工费都收不回来。为何,无非就是往年太好赚,18年抢着种,种太多,还大丰收。



然后再说下第二个重大利空,大批公募基金和头部量化基金大手笔自购。公募合计自购25亿,幻方量化自购3亿。

媒体解读这是个利好,大赞特赞,认为是挺起脊梁的表现。

我觉得是利空。

老股民应该还记得,上一波类似的基金自购潮是什么时候?是2015年的6月中下旬,也是一波大牛市刚刚回调初期,当时媒体一片号召抄底“回调是为了更好的上涨”倒车接人”“人民日报4000点是牛市起点”,号召买买买。机构一周内自购了60亿护盘。

和现在没区别。虽然现在指数似乎不算牛市过,但是流动性真的挺牛的,流动性的宽松泛滥的确和15年上半年差不多,而拐点同样因为流动性危机(15年是强制去杠杆,现在是美元加息则外资流出则基金先手砸盘)。

所以其实公募基金自购潮往往是大幅瀑布下跌的先兆,而不是护盘反弹市场底。

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巧合而已。

那我举些更通俗更好理解的例子。

比如楼市,更熟悉吧?楼市火的时候,抢疯了,楼盘还没开就搭帐篷提前2天排队;后来楼市不行了,房地产上市公司是不是号召员工买房,内部消化?结果后面呢?自购也顶不住趋势,各种资金链断裂,各种暴雷。

又比如格力造手机,结果卖不出去,是不是要求员工自购内部消化?最后格力手机怎样了呢?

反正如果一个东西行,他是肯定不需要自购的。如果到了自购自救的时候,大概率已经快要不行了,自购只是最后吊命的手段,和老死前灌参汤回光返照几个时辰没区别。

基金自购代表资金链断裂,新基发不出,老基疯狂赎回。有渠道的不信自己查下问下,是不是这样?这就是资金链断裂,完全可以参照恒大,甚至可以参照当年的p2p,不出事大家都仿佛赚钱,赚的飞快,一旦被赎回挤兑,立马穿帮,全是空城计。

当时15年机构参汤吊命,护的当然也是自己的重仓股,但是失败后,高估值泡沫股下跌70%平均。其实现在很多赛道股估值水平和15年根本没区别。比如锂矿股,本来就是个周期股,偏偏按照成长股去炒,现在碰到供需失衡利润率是高,但是能长期保持这个利润率吗?比如    $赣锋锂业(SZ002460)$     $盐湖股份(SZ000792)$    40倍PE,能保持40年?其实冷静客观的估值,就应该和中远海控差不多,保守点给5倍PE,乐观点给10倍PE,顶天了。那么算下泡沫要挤掉多少?基金自购能护住多久的泡沫不穿?

所以周五明明宁德时代业绩远超预期,但是也没用,基金一样在跑,一样高开低走,因为他们知道跑慢了就跑不掉了。

所以他不大吹自购还好,头条大吹,我直接可以把赛道股从这里再看腰斩。

年后谨慎,有反弹最好减仓甚至清仓。

我这里没法预测指数,因为客观可以突发改变市场走向的政策是很多的。但是 如果没有什么新鲜政策出来,的确3000点很快破。

我举例一些可能改变大局,挽救颓势的政策。

1.提前加速降息
现在降息牌,高层是打算和美元加息,一对一的打,,平盘抵消的。
也就是高层计划里,美元加息一次我们降息一次,刚好弥补美元抽走的流动性就够了。
我觉得不够,重症须下猛药。
如果他能连续降3,4次息,释放出远超美元抽走的流动性,真的护住大盘,走出上涨趋势,做出赚钱效应,自然阻止了流动性方面的系统风险。

如果A股能赚钱,赚的速度比美元利息还高,北水还跑个毛线?
趋势不坏,量化还止损个屁?
不跌了,融资盘还会爆仓吗?还会践踏吗?

2,降印花税

股市跌成这样,印花税21年居然大赚特赚,同比大升32个点。


印花税赚的这些钱差点就够应付21年的IPO了,以后IPO财政部出资包圆了行不?



3. 新股发行降速,
或者出台法规政策治理超募。

比如 $$禾迈股份(SH688032)$    ,人家明明要的募资5亿,活活弄成50亿。个个都这么玩,21年计划5000亿IPO,22年是不是可以搞到5万亿?

不是 说不能高价发行,定价50元,机构你看好非要顶到500元,也没问题,能不能股数降低90%,还是5亿?

这超募制度简直就是利器,强行顶高,再强行护盘,后面原始股解禁,立马赚10倍减持,这钱也太好赚了,谁还做实业。

4.出台法规政策,改革优化公募基金机制
比如取消排名奖金制度,或者改革固定费率旱涝保收等,
治理公募坐庄化,瞎几把炒。

如果啥都没有,15年股灾很快重现,都不用3月底就完蛋了,先是基金出货应对赎回,趋势大坏各种技术派和量化疯狂止损,最后融资盘爆仓强平,千股跌停再现,连续一字板,很快大家又回到2000点时代,整个大A,推倒重来了。

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现在比15年还严峻,

15年股灾时,北向刚开放没多久,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占比还没那么重,外资如果坚决做空中国,坚决天天卖,还不至于可以严重打压指数。

15年股灾时,没有敢于果断割肉止损,坚决砸盘的大量量化基金。

15年股灾时,仗着别人的钱砸盘不心疼的公募基金,占比也没现在多。

所以现在的系统性风险,一旦真的爆发,情况比15年绝对更严重。

反正,现在铁律——不碰沪深港通的股,不碰有融资的股,不碰基金重仓股。

















全部讨论

2022-01-30 21:47

比一般酒草强太多

2022-01-29 23:34

老师说的很好哎,之前看了一个报道,光易方达的固收+规模就达到上万亿,很多固守+产品都用可转债做增强,一旦股市持续下跌,以目前可转债平均-4%到期收益率可转债有巨大的下跌空间,到时候固收+恐怕要大亏,而且这些资金经不起亏损,必然会遭到大幅赎回,今年真的谨慎了

2022-01-30 11:43

其实球主操心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开设证券市场的本义就是为了企业融资服务的,没有融资功能证券市场恐怕早就关闭了,注册制上市公司再多,你可以用脚投票啊,象我们现在打新股采取两条原则:一是只申购创业板、主板的上市公司,科创板、北京三板吹得再好,我们不申购就行了,让愿意申购认为自己能在科创板、北京三板赚钱的人申购。二是只申购连续三年有净利润、并且现金流为正的公司股票,至于亏损公司、创新公司、微利公司等全部放弃,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因为坚持这两点,包括投资上市公司标的也是坚决执行这两条基本原则,所以今年股市暴跌,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今年一月份基本上保持了6%的收益。在证券市场上时间长了,就得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要去挣不属于自己的铜板,否则被韭菜是早晚的事。最后祝各位球友春节快乐!

2022-01-30 11:30

天道刹那你这些实话实说,前几天大概率会被删除警告的.写的深刻言简意赅 运气也不错

2022-01-30 11:26

推进全面注册制.是为了突出正计.每年股市圈走多少万亿.别墅区豪车越来越多,为啥经济缺还越来越差?

2022-01-31 13:58

不碰沪深港通的股,不碰有融资的股,不碰基金重仓股。
那不是又要回去买st了

2022-01-30 21:28

感谢老师的提醒!关注你以来也抄过几次作业,但因为自己操作的问题,没赚钱还小亏,要是操作的好加有耐心,估计每个作业能赚10-20点。感谢老师的分析和分享,祝您虎年大吉!阖家幸福!

2022-01-30 17:07

这年过不好了

2022-01-30 14:54

凡事都有两面性。参考抗美援朝战争。战前,一片悲观。放到胜利后来看,放到越南战争的时候看,放到现在看。你我能在这安全的讨论难道不是它的红利吗?

2022-01-30 01:53

现在还在场子里,个人是觉得注册制要实行,须得要有一个平稳的市场让它安全着陆。所以就赌上头不会让市场跌过头,目前近下沿,已大幅买入,希望是对的,希望明年过完我还能在雪球听各位大佬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