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如何看待公司的前景?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最近写了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行业的大部分公司,有感而发。

汽车行业,一个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行业,核心技术已经稳定到很难进步了,什么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一直是日韩欧美占据技术高点。谁曾想到新的技术,完全不走这一套了。电机,电控,电池成了新的核心技术。中国快速占据领导地位,实现超车。

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电池,市场占有率全球前几位。整车厂比亚迪,一人占据中国新能源车的50%以上。排行榜上当年前十的那些车,现在一大半都换成了比亚迪。曾经的比亚迪,有几人看得上?当年的f3,还有谁记得?如今,小迪还是那个小迪吗?城头变幻大王旗,今日轮到我小迪。

并且随着电池行业的内卷,成本快速下降,导致新能源车价格已经低于同水平燃油车。比亚迪自产自销,成本更低,销量大,利润可以做的更薄。于是掀起价格战,所有新能源同行,只能被迫应战。而燃油车卖不动以后,也不得不快速降价。此时无论你是高傲的卡罗拉,还是最舒服的轩逸,统统都要降价求销量。而国产新势力越来越火,中高端汽车也获得客户认可,导致宝马奥迪奔驰,价格降得更厉害。

这时候,整车商暂且不说,就说那些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行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原本日子过的挺安逸,现今必须求转型。而转型快的公司,比如拓普集团,扶摇直上九万里。转型慢的公司,可能就要苟延残喘。乘舟侧畔千帆尽,病树前头万木春。世界终究在变化中发展,你倒下时,可能别人正风生水起。

汽车颠覆之快,让我不禁想起了智能手机。当年的摩托罗拉和洛基亚已经在时代的浪潮中销声匿迹。

又让我想起了,汽车流行之前,自行车的风靡。自行车早先风靡之时,欧美如是,中国亦如是。

每一次新东西的出现,都伴随着人们的半信半疑,然后确信不疑,然后疯狂追捧。在股市里,这样的公司很快得到大家的关注,然后各路高手,或从各种网上资料开始分析,或从内部人士开始着手,或线下亲自调研。之后,洋洋洒洒,狂按计算器,发觉万亿市值,指日可待。于是人们更加疯狂,将股价推至泡沫顶端。此时,岌岌可危,大厦将倾。当前轰然倒塌之时,人们悔恨莫及。而当时的鼓手们,早已盆满钵满,转战其他阵地了。

所以,如何看待公司的前景?

本人认为,预测公司未来利润大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君不见各个大v,对公司分析的可谓纤毫毕现。君不见各路券商,对公司可谓了如指掌。君不见公司高管,在公司深处一线。然则,故事的发展,往往并不如其所料。当然,一定有人,对公司有一种深刻的洞见,或因偶然或因天分。以此洞见,能赚到巨大的财富。但是,此事概率之低,风险之高,绝非常人可以胜任。

当都预期公司前景可观之时,伴随着人性天然的盲目乐观,会不断美化这种前景,以致超出实际,从而导致风险急剧增加。此时股价危如累卵。所以是危险的行为。

那么预测公司未来一片黯淡呢?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危险。预测暗淡,至少不会太快抄底。当暗淡真来之时,由于人性天然的过度悲观,又会大幅强化这种暗淡,以致股价跌过头。但凡行情有好转,股价即有转机。所以,是相对审慎的行为。

而大多数时候,公司是平平无奇的,既不会暴增,亦不会爆减。或有周期,但也是上下波动,在一个相对可预知的范围内。

而人性的情绪,其波动远较公司业绩,相互叠加,产生剧烈的股价波动。

本人不太喜欢预测未来,一是自认不比别人聪明,看不清楚。二是预测太累。大概多以公司历史和现状为参考,对未来推个大概,看大不看小,看粗不看细。但是,仅供参考,你要我为未来给估值,我不愿做。

守正方可出奇,正在于历史,奇非我可知。

$潍柴动力(SZ000338)$ $拓普集团(SH601689)$ $旭升集团(SH603305)$

全部讨论

07-04 09:31

不预测未来怎么投资呢?投资就是买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