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朵有福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3
@大耳朵有福:1. 柏盛的BioFreedom支架能缩短术后双抗服药时间到1个月,这主要是针对高出血风险患者。这类患者比例约占两成,不能长期吃双抗。火鹰的TARGET DAPT针对的是普通患者,能把术后服药时间从一年缩短到3个月,卫生经济学价值巨大,真拿到结果了,医保局不排除在集采时对这类品种开绿灯。

2. 杭州启明的TAVI是经股动脉的,苏州杰成的产品是心尖入路。微创的TAVI产品VitaFlow临床数据显著优于启明的Venus,不过启明动作很快,预装干膜产品已经在国外做临床了,微创还需要加快追赶步伐。VitaFlow是2018年1月10日提交的注册资料,目前还在审评阶段,因为是绿通产品,想必这两个月应该就有结果。
$微创医疗(00853)$<a href="http:/

热门回复

可能从风险收益比角度已经进行过评估,TARGET DAPT把观察终点设到3个月更合理也更稳妥。确实,对乐普和信立泰的氯吡格雷是降维打击。另外据了解,乐普的可吸收支架术后双抗要吃到2年,所以对患者的受益要综合评估了。
TAVI市场远期与冠脉支架相当,患者的平均年龄差不多要75岁,1960年代婴儿潮的一代人要到2035年才会到植入高峰期。其实关节、CRM和支架也都类似,未来十到二十年确定性强,坡道长雪厚。$微创医疗(00853)$

其实关节国产化进度并没有很慢,2014年微创是没有骨科产品生产能力的,从建厂房、建生产线到质量控制、报批拿证,其实和做新产品的差别就是省了临床试验,4-5年拿国产髋膝关节产品的证是合理的。创领国产起搏器从合资设厂到最后拿证也用了4年时间。

2019-03-02 07:47

投资微创,很受伤的一点就是到处遇到别人动作快,自家哪怕是进口引进也慢的很[吐血]

负债要减除呀

2019-03-02 13:23

谢谢!我一直没搞明白,双抗一个月就行的,难道就不能用于普通人群?这个对药的不利影响显著,对医保和病人是节约了。瓣膜短期市场不大,当然每年3到4万例,能做到2000例盈利也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