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股市投资风格转换之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13喜欢:9

其实我说了一句废话,因为市场每年都有风格,这种风格是切换的。

如果可以买对当年的风格,那么就可以飞,可以写书《怎么用一万一年内赚一个亿?》、《屌丝的股市逆袭之路》。

问题来了,怎么才能买对当年的风格?有人研究筹码分布,有人研究政策,有人研究拥有大量资金的基金经理, 有人研究北向资金。

换句话说,这些人都在研究市场,在猜测市场的风向。

市场风向决定什么?估值。估值是什么?是市场收益。

投资的收益来源于内生性收益和市场收益。

那么你要赚内生性收益,还是市场收益?还是一半一半?还是市场收益为主,还是内生性收益为主?

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才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然后路的对错才有价值,才可以提供修正。

不然你去读一本《屌丝的股市逆袭之路》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很可能出现你想收获土豆,这本书讲的是怎么种玉米,刻舟求剑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策略很简单:选择一些内生性很好的股票,如果风来了,我就赚内生性增长+估值的钱,风不来,我就赚内生性增长的钱,然后继续等风。我相信,风一定回来,但是买进的前提是,如果风真的一直不来,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持有保险、地产、水电、水泥、煤炭、银行等股票,被称为“傻子股”,我的心态一直比较好,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没啥,认知到了,心态也就到了。

我唯一没想到的是,我本来以为市场会逐渐成熟,不会再去炒作垃圾股,但是真的,市场就是搞垃圾,这没有理由。19年至今,三年,创业板指翻了三倍,中证500都翻倍了,这么垃圾的指数都能这么猛,我是怎么都想不到的。(这两个指数的长期净资产收益率指数非常低,股息率非常低,市盈率非常高)

所以说,不要是市场讲道理,你一讲道理,看似讲道理的市场马上就不讲理了。

换个通俗的说法:市场不能预测,只能利用。

换个策略: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买好啦,然后就是拿,死拿,因为风,一定回来。垃圾都有风,大白马怎么可能没有风?

今天,今世缘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23%—27%;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21%—34%;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22%—35%。

2021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0.70%,当前市盈率为33.06。

2021年度,生产茅台酒基酒5.65万吨左右,系列酒基酒2.82万吨左右;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090亿元左右(其中茅台酒营业收入932亿元左右,系列酒营收126亿元左右),同比增11.2%左右;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52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3%左右。贵州茅台市盈率49.26。

傻子股也来凑热闹,,兴业银行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兴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为2212.36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6.8亿元,同比增长24.1%。公司不良贷款余额487.1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42亿元;不良贷款率1.10%,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68.73%,较上年末提高49.9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40.47亿元,同比增长8.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40.38亿元,同比增长23.45%,其中第三季度利润为239.2亿元,单季同比增长24.07%。

显然兴业银行四季度的业绩增速比前三季度更高,当前市盈率5.44。

大道理不讲了,怎么选自己定。

最后再说一个事,最近各地陆续发布2021年统计年鉴,共有15个省份公布了2020年出生率数据,其中11个省份低于1%(即10‰)。其中,中部人口大省湖南2020年人口出生率为8.53‰,为1950年以来新低。2020年湖南出生人口为56.64万人,是1962年以来首次跌破60万。

造成的结果是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21.49万,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4.03万,2021年?大家可以猜一下。

《江苏统计年鉴2021》公布了1978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据。其中2020年江苏出生人口为56.43万人,创下了43年来新低。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出生人口为92万人,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36%。

安徽更离谱,2017年至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人口形势极为严峻。短短五年,新生儿数量几乎下降一半。

合肥房价2016年1月均价为8572元,12月均价为14983元,2021年12月合肥房价均价为21274元,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国第十八。2016年合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416元,2020年合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6831元。

以100平房子计算,2021年比2016年年初贵了127万,但是每年工资只上涨了2.8万(按照2020年计算),那么年轻人要结婚生孩子自然要考虑怎么买房?买多大?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也就不出奇了。

对比日本,2020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84万,2016年为100万人,同样是五年,日本新生儿数量只减少了16%。

2021年全国数据还没出来,反正是不好看,那么2022年会变好吗?大家心里也有合理的预期吧。

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输出能力或者人口引进,经济很大概率会内卷,进一步降低出生率。

这种现象很难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和适应。对于老龄化社会,最大的开支就是:养老和医疗。

这方面压力最大的首先就是社保,今天领导开会,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要集采,但是不能影响到医药医疗行业的发展,怎么办?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支持创新药发展,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的药,那就开刀了。

可以预期的是,这种集采只能缓解社保压力大,入不敷出的现状,但是不可能逆转,未来社保对每个人能够提供的保障力度只会降低,只能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

除了社保还有两个选择:年金险和商业保险。

亲,你们单位给你交年金险了吗?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兴业银行2021年净利润超820亿元#   $万科A(SZ000002)$   $兴业银行(SH601166)$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2022-01-11 15:30

政府不可能无限承担医保的责任,商业医保大力推广势在必行

2022-01-11 08:44

看过你在雪球上写的不少文章,受益非浅。感谢你分享。
提个小建议,你的文章里有大量中外出生率和房价数据,逻辑上说明房价已使百姓不可承受,也可能是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的一大原因,这些我都同意,房住不炒也是高层几年来很坚决的原则。如果认可今后这个中长期的逻辑,是否不该持有地产股?至少不该同时持有地产和银行?
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2022-01-11 07:00

内生收益?市场收益?慢钱?快钱?

2022-01-11 04:48

跟本问题是放开生育,减底育儿成本

炒垃圾股的原因很简单,一是A股很多股票虽然业绩很差,商业价值很低,但是他们社会价值高啊,关系就业和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国家会保着他们,会重组+注资,有变化有故事自然可以炒。。。二是市场本来就有游资这个主力资金群体,本来游资玩不过量化,但是国家又限制了量化,公募也没有那么多新增资金了。。。

2022-01-11 01:01

创业板的股票也没那么不堪,业绩和赚钱能力在变得越来越好

2022-01-11 00:45

确实18年雪球很多大v都不看好创业板,只能说不懂宏观周期。只适合自下而上投资个股

2022-01-10 23:31

也许你就是看PE炒股,没有去分析行业。

2022-01-10 23:29

,三年,创业板指翻了三倍,中证500都翻倍了,这么垃圾的指数都能这么猛,我是怎么都想不到的。(这两个指数的长期净资产收益率指数非常低,股息率非常低,市盈率非常高)
 

要集采,但是不能影响到医药医疗行业的发展,怎么办?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支持创新药发展,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的药,那就开刀了

2022-01-10 23:08

你可以说三傻有价值,但是把过去两年白酒、宁德、迈瑞、隆基这些指标股归为垃圾,作为大V,只能理解为要么搏流量要么偏见幼稚